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贴近”是新闻宣传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平台。贴近实际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和新闻真实性的根本保证,也是新闻社会责任的体现和传播价值的实现;贴近生活是新闻的源头活水;贴近群众是新闻的落脚点和新闻媒体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也是新闻传播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点击短新闻     
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新信息,既是读者对新闻媒体的要求,也是各媒体增强可读性、获得更多读者欢迎所必须的。为此,各报在增设短新闻栏目,打造短新闻精品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一版有“短讯集锦”;三版时事版有“今日要闻”、“集装箱”、“体坛快递”;经济周刊2002年10月28日五版的“信息检索”有13条短新闻,七版“多棱镜”有18条,八版的“八面来风”有信息20条之多;社会周刊有“法苑快递”,农牧天地版有“农村信息”;科教文周刊的“了望塔”、“送你一把金钥匙”等,都是比较好的短新闻专栏。《北方…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力量在于客观、公正、真实。然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类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中出现的“有偿新闻”大大削弱了新闻媒体在公众中的形象。“有偿新闻”缘何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不正之风为“有偿新闻”提供了滋生蔓延的温床。当前,社会上的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和拜金主义思潮,腐蚀着新闻队伍中的某些人。一些企业和商家为了争得产品的有利地位,宣传企业领导的“辉煌业绩”,树立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形象,与新闻单位进行交易,使一些从事新闻职业的人忘乎所以,陷入了“有偿新闻”…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履行的重要职责之一。然而,由于我国新闻司法体制目前还不完善,一些记者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滑坡,社会监督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媒体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其公信力也遭到质疑。比如:有关部门三令五申抵制有偿新闻,传媒的“寻租”行为却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是以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为题材的,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情趣、心理密切相关的报道。社会新闻具有传通性大,民间性强,人情味浓,涉及面广等特点。现在,几乎所有的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都越来越重视社会新闻。有人称,社会新闻现在已与经济新闻、政治新闻并列,成为我国当今传播媒介中的三大支柱。党报要闻版为何要登载社会新闻作为公众媒介之一的党报要闻版登载社会新闻,很有必要。从新闻价值来看,许多社会新闻富含新闻价值。增加社会新闻,提高社会新闻的品位,让社会新闻恰当“登临”党报要闻版,可以强化其可读性、趣味性,增强对读者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田锋 《理论导报》2012,(5):26-26
媒体新闻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一样,是我国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对于进一步密切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闻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执政”能力就是对新闻媒体的“科学管理”与“合理运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构成,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需要。新闻发言人制度正是这种“新闻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城市党报研究》2006,(3):20-20
2006年4月4日至5日,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无锡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记协主办、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承办,会议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创新与合作”。全国50多家新闻专业期刊和媒体研究所的70位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宣部新闻局研究处副处长张烨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李存厚主持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构建中新闻媒体的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是伟大的时代赋予新闻界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新闻界的奋斗目标。新闻媒体如何在这一伟大工程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成为当前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一、从舆论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切实防止社会的动荡和失序,正确应对与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果说政治、经济、法律等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硬权力”,那么,运用新闻舆论的力量,就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软权力”。由于新闻媒体天然具有的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渗透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当前搞好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到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文章从新闻职业的性质,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目前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受到极大挑战等三个方面论证当前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一个重要转变,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平衡机制”的政治功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准确判断的结果。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这个新阶段称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矛盾凸显期”,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场激烈的信息争夺战给我国新闻媒体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然而我国部分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未能恪守职业素养,以至于我国部分网络媒体在报道时不以事实为基础“胡说八道”、肆意曲解人意,给新闻媒体和新闻对象两个主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倪萍两会提案被新闻媒体曲解为例,对当下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存在的“曲解人意”现象进行了深入阐述,目的在于引起相关部门注意,及时纠正新闻媒体曲解人意的陋习.  相似文献   

13.
贺蕃蕃 《新湘评论》2010,(12):19-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重视对社会热点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因此,作为新闻媒体的掌舵者,领导干部应具有良好的新闻执政力。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三加一”研讨会,就是通过召开由实际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领导者四方共同参加的理论研讨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围绕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由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提出题目,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与当地领导,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由新闻传媒将研讨成果加以宣传、推广、介绍,领导者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山东省潍坊市从1993年第一次举办“三加一”研讨会以来,至今…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和改善党对媒体的领导的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既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制度和法治,又靠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和稳定。新闻媒体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风向标”、保持大局稳定的“减震器”、应对公共危机的“防火墙”,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7):77-77
一直渴望在新闻媒体行业出人头地、名利双收的郗永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名”——2013年12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发文,通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中国经济时报社河南记者站原副站长郗永丰等人,多次利用新闻采访报道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查处情况。经查,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横》2006,(6):65-65
2005年,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风起云涌,气象万千。煮酒论英雄,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征程上,谁是助推辽宁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谁又在辽宁大振兴中纵横捭阖?为了展示在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立下卓著功勋的创业者的风采,为我省“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摇旗呐喊.由辽宁省总工会宣教部发起,省内多家社会团体及新闻单位联合参与举办了“2005年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新闻人物”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我国特有的新闻用语在国外各种新闻类著作中,都没有“舆论监督”这个词,因此,舆论监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闻用语。舆论监督就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进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重视舆论监督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尤其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舆论监督对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各家新闻单位也采取了一切有效的措施,以推动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许多新闻工作者冒着风险,冲破阻力,以对社会、对党和国家高  相似文献   

19.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新闻实践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则是指导新闻实践的正确理论和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新闻界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活动,其宗旨就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思想,使新闻实践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在宣传文化阵地牢牢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众所周知,新闻媒体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报纸是一项社会事业,担负着“社会的捍卫者”(马克思语)的神圣使命。而党报更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  相似文献   

20.
媒体资讯     
《城市党报研究》2006,(3):38-38
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举行2006年4月4日至5日,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无锡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记协主办、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承办,会议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创新与合作”。全国50多家新闻专业期刊和媒体研究所的70位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宣部新闻局研究处副处长张烨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李存厚主持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经过两天研讨交流,与会同志就新闻工作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创新与合作形成了共识。□2006年中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