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泉 《理论导刊》2001,(5):62-63
一、破产制度的淘汰作用企业作为以一定财产为物质基础的人的群体组合,并非是一种永恒的社会存在,在历史的任何瞬间,总有一些企业开业问世,也不乏一些企业破产倒闭。企业这种盛衰枯荣,生存消亡的运动构成了经济实体的新陈代谢,并由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我们要增强其活力,就必须遵守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即新陈代谢规律,不仅要允许有生,还要允许死。破产制度通过法律强制手段,取消已经丧失存在意义的企业的主体资格,使之淘汰出市场,一方面能够维持和推动整个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文选第三卷中,对坚持“两手抓”这一方针作了深刻的论述,主要内容有:(一)阐明了坚持这一方针的客观依据。他指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消极腐败现象,“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但中国不走改革开放这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这两个基本点构成了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但近年来,在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了把二者对立起来的倾向。在一些人看来,强调改革、开放、搞活,就可以“全盘西化”,不要四项基本原则;而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认为目前改革、开放、搞活“过头”了,要“收”了。那么这二者在理论上的内在联系究竟怎样?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这是我们当前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4,(30)
今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目标,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随着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等一系列宏观改革措施的实施,企业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严峻挑战。就国有企业整体现状而言,效益欠佳、亏损较重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有些企业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没有搞好搞活的希望,却难以淘汰。究其原因,关键是缺乏健全有效的企业破产机制。 一部分企业因经营不善等原因而终至破产,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没有正常的破产机制,企业优不能胜,劣不能汰。这已成为当今国有企业体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狄娜 《瞭望》1996,(40)
企业破产,一个曾经令人惊诧的字眼,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终于以法律的形式闯入我们的经济生活且已有8个年头。尽管人们今日对破产还仍抱有种种疑虑,但它已在建立企业劣汰机制,规范破产行为,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破产,是商品经济社会的自然现象,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破产的出现对破产债权人、债务人乃至整个社会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要顺利推进破产实施,国家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以《破产法》为主体的企业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6.
承认社会主义也有企业破产问题,是理论上的进步,而在实践中具体处理这一问题,意义更为重大。沈阳市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原因就在于此。企业破产,先有“规定”,然后执行,这是一种稳健的做法。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就其经营状况和负债状况而言,早已达到破产界限,一些地方也认为应让这些企业破产倒闭,但由于无法可依却不能名正言顺地宣布其破产。作为过渡,先试点,并且给被“亮  相似文献   

7.
搞活大中型企业,一方面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需要练好企业的“内功”。练好企业“内功”,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搞活大中型企业中的作用?我们的体会是:树立三个观念,增强三个能力。一、树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增强自主经营能力树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政企分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环节。党和政府在改革初期就提出了实现政企分开这一改革目标,但至今,政企不分仍然困扰着我国的国有企业。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政企不分的原因所在,找出关键环节和突破口,争取早日实现政企分开。为此,本文作一些有益的探讨。一、政企不分的原因政企分开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关系和谐的一种表述。政府与企业在性质和职能上是完全不同的,本来不存在分开与不分的问题。但为了简单明了地表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使用了“政企分开”与“政企不分”这两个词。在西方…  相似文献   

9.
高速 《瞭望》1985,(39)
当好“舞台建筑师” 在太原,我去采访新任市委书记王茂林。他刚刚离开市长岗位,对经济工作很熟悉。我请他就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表看法。王茂林直截了当地说:“不改革,我们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不改革,我们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推进城市综合的经济体制改革,确实面临着难点。这个难点就是搞活大企业。大企业是我们国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已势在必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破产制度毕竟是一件新事,它的实施,将意味着极少数经营亏损严重、一经济效益低下、负债累累、无力偿还的企业宣告破产倒闭,以资还债;社会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小部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阶段,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对一些资源枯竭、效益低下的矿山和一些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国有企业实行关闭、破产,是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关闭、破产企业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有企业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一、认清着力点。中央工作会议把“八五”时期列为集中力量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效益的时期,这就明确了党的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集中力量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因此,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为主旋律来进行。搞好大中型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2,(5)
随着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从政府到企业及舆论界都开始正视这样一个敏感却不容回避的现实:企业有活就有死,要想搞活一片,就须同时“搞死”一块,淘汰掉那些确实效益低下、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这实际是今年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存量调整要过而且是非过不可的一个难关。 调整经济结构有如下内容: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要解决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之间的比例、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等问题,这种结构调整要长期不断进行;二是产品结构调整,根据市  相似文献   

14.
一定的观念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但它对于经济政治又有巨大的反作用。我们正在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需要有反映这种经济、政治并为之服务的观念形态,包括经济观念、政治观念、文化观念和社会生活观念,以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持续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总的说来,我们的观念形态是同改革、开放、搞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这主要表现在: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们的破产意识逐步增强,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6年12月2日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1988年11月1日正式生效,但时至今日,破产意识并未深入人心,破产机制也尚未建立起来。究其原因很多,目前迫切需要破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破产不是“私有制特有现象”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总是把破产与所有制的性质联系起来,把破产视为私有制甚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派生物和特有经济现象,它与社会主义制度绝对无缘。  相似文献   

16.
亏损企业如何处置一直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难题。很多地方倾向“能兼并就不破产”的内部解决思路。但兼并也并非易事,弄不好.不但被兼并企业难以脱困.就连兼并方也可能被拖入泥潭难以自拔。河北省衡水市在处置这类企业时有新招数,他们对那些应兼并而又难以一步到位的企业,采取让优势企业“先代管后兼并”的路子。目前,该市已有4对企业按照这一方式完成兼并,有6对企业正在实行代管。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1,(33)
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难题。最近,本刊记者走访了经济学家、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何家成,请他就当前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谈点看法。 何家成说,十多年来,为搞活大中型企业,国家出台了不少改革政策,经济界也开了不少“处方”。总的思路不外乎放权和让利。应当说效果还是有的,但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1989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市场疲软,对全民大中型企业影响很大。尽管国家采取倾斜措施,增加贷款1400多亿元,使去年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值增氏2.9%,但在其背后,有80%以上的产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4,(32)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地方把国企改制当成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为尽快放开搞活国有企业,一些地方政府限定企业改制要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完成,有的甚至明确提出“对办事不力或推诿不办的部门和企业领导人要严肃处理,必要时‘不换脑筋,就换人’,以确保政令畅通”。在这一背  相似文献   

19.
处理好减人增效中的四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人增效是当前众多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不正确处理好减人增效中的各种关系,不采取强有力的配套措施,不积极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减人增效就容易走偏。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减人增效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减人增效与企业其他方面工作的关系。减人增效是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的~大举措,但决不是搞活国有企业的“万灵妙丹”,也不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唯~出路。搞活搞好国有企业,仅在减人增效上做文章是不够的。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绝不能只强调减人增效而忽视其他工作。要真正搞活搞好国有…  相似文献   

20.
邱岩 《侨园》2004,(3):17
近年来,由于企业破产、改制、买断,营口市有1573名归侨侨眷下岗失业,这部分群体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营口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鲍岭青说:“在我们营口这个中等规模的城市,解决下岗失业归侨侨眷就业问题是我们政府侨务部门重要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