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正进入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用户每年以50%的速度疯狂地增长着,到1998年底,估计全球上网网民已1亿至1.2亿人。在我国,截至1999年6月30日止,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到40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146万台。发展之快,令世人惊叹,计算机网络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研究网络社会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中国传统伦理哲学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财富,闪耀着中国先哲们的睿智之光,蕴藏了宝贵的价值理念,对今天的网络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社会的网络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截止2000年底,世界上网人数已突破4亿,预计在2004年将达到7亿;截止2001年6月,我国上网计算机为1002万台,上网用户为2650万人,我国开始进入网络社会。网络为人们开辟并提供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空间和交往手段。网络交往与网络行动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行动方式。虚拟实存的网络社会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网上的世界真精彩。政府上网可增加公平性、公开性,提高办事效率,便于人民参与和监督,网络在政府与人民的沟通上架起了一座桥梁。企业上网可减少中转环节,节约时间和成本,增加效益,网络使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得以实现。学校联网可克服  相似文献   

3.
网络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的调查统计,截止2001年底,我国上网计算机数约1254万台,上网用户人数约3370万人,用户年龄为18-30岁的占67.8%。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0,(4):57-57
今年我国网络事业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7月27日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有650万台,拨号上网用户约为1176万,使用专线上网的用户为258万。  相似文献   

5.
20多年前,美国人托夫勒在他著名的畅销书《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了信息社会的来临。这一预言中包含的美好前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就是信息成为一种资源,而且是举足轻重的那一类。对信息资源的占有、信息的处理与传播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进步的重大事件。信息社会,本质上就是网络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都对计算机网络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上网成了一种时尚。据估算,2001年国际互联网的用户增至5亿,全球电子商务达到1万多亿美元。去年我国网民达到2…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对人类有着重大影响的传统三大媒体。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在许多方面发挥的作用可以与三大媒体相抗衡,因此人们称网络为“第四媒体”。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1998年6月30日,我国网上用户已达117.5万,比年初的67万净增50.5万,增幅为75%,上网计算机54.2万,比年初增长64%。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购物、阅读新闻、交友等,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然而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  相似文献   

7.
杨绣宏 《创造》2003,(1):43-44
网络化是指网络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工具和“第四媒体”,正在不断向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地渗透。据统计,1998年6月,我国有互联网用户117.5万,但到1999年上半年,全国用户数已达400万,增长速度达340%。预计到2008年,中国上网用户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用户群。可以预见,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将是构成21世纪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基础。尽管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算长久,但它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8.
人的INTERN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得到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0年7月27日在京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一年。截止2000年6月30日,中国内地上网的计算机有650万台,网民人数达到1690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移动终端、信息家电等其他设备上网的用户人数为30万。另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共有近2.6亿人连上了互联网。截止99年,在网民人数的排名上,中国已经继美、日、英、德等国后…  相似文献   

9.
我国互联网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微博客、即时通信等社交网络迅速兴起,成为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休闲娱乐、展示创造的新平台。仅新浪、腾讯两家微博客网站的注册账号即达8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手机上网用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已超越个人电脑达到4.2亿。一切都在昭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汹涌而来。  相似文献   

10.
人类经历了百万年蒙昧.数万年游牧.几千年农耕.几百年工商。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之后.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网络时代.目前我国网民已突破2亿.上网计算机数达到7950万台.均居世界前列。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信息查询、网上交流、网上教学、消息发布和商务活动等等。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又加大了国家、军队开展保密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给人们以许多的精彩,这不容置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上炒股、网络银行等日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与网络有缘,越来越多的人正越来越离不开网络。2002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网民人数已多达3370万人。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上网的人却是现实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同现实生活一样,在“地球村”里,既有着意于闲情逸致、忙碌于私务公务之士,也不乏鼠窃狗盗之徒。随着互联…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的互联网络发展呈现出了相当惊人的速度。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字反映,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数量已达1254万台,比2000年同期增长40.6%;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到3370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49.8%。这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网络的发展为中国青少年带来了走向世界,了解世界,丰富知识的广阔天地;但同时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青少年家长及青年网民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30年前,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互联网──“阿帕网”(APPA)在美国诞生。由此以来.计算机互联网以爆炸性的速度扩张,迅速覆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1994年中国加入因特网。 1999年.中国启动“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 1月 31日 14时 16分,随着多吉才让部长手中的鼠标轻轻一点,民政部因特网网站宣告开通。从此,中国民政在网络世界里有了一席之地,标志着中国民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互联网发展最新数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约达225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约有892万台,半年增加网民5 60万人,计算机242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总数为12.2万多个,WWW站点数(包括.CN、.COM、.NET、.ORG下的网站)约26.5万多个.半年前,WWW站点数只有约2.7万多个.虽然我国国际线路的总容量从去年7月的1234M扩充到2799M,但是调查显示,有46.41%的网民用户认为,当前互联网最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仍是速度太慢,这一比例比半年前的48.54%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5.
王健 《当代建设》2002,(5):38-39
1引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居住在村镇中的总人口达9亿多。这些人口分布在全国360多万个自然村、1.5万多个建制镇和3万多个乡镇中。随着我国“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的确立,村镇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小城镇建设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纵观我国及其他国家的城市发展史,可以看到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果,人口爆炸、城市扩张,现代城市成了钢筋混凝土森林,城市面貌千城一面,缺乏个性,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着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温室效应、生态失衡等环境危机。“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如何使我国的小…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通信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回顾历史,新疆移动通信在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移动公司)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网络交换容量由成立之初的32万户发展到411万户,客户由25万户发展到319万户。“全球通”等3个客户品牌已被广大用户认同,年运营收入由成立之初的6.9亿元增至32亿元,资产总额已达到52亿元,为国家上缴税金达9.4亿元,实现了持续增长,保持了行业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7.
网络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崛起的一种新的信息传输工具 ,它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几何级数增长。全球互联网用户在1997年底已经达到1亿 ,现在正向着2000年底的2亿迈进。在我国 ,互联网用户1999年也已接近700万 ,到2003年将增长到3400万。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同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相比 ,网络作为一种高科技新媒体 ,具有隐匿性、开放性、交互性、自衍性、可区隔性等特性 ,在传播的效率与效益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威力。网络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一些国家竞相争夺的新战场。媒体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8.
邓海林 《群众》2014,(8):25-25
<正>目前,我国网民有6.18亿,手机网民达5亿,微博用户近3亿,网站近360万家。江苏网民有4095万,手机网民3349万,微博用户3681万,备案网站34.5万家。网络虚拟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地影响现实社会治理,并更经常、更集中地反映现实社会治理问题。统筹好现实社会治  相似文献   

19.
在对武汉市在网吧上网的用户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男性用户的上网时间多于女性用户的上网时间。这一现象是真实的吗?对此,我们产生了怀疑。由于网络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因而对媒体访问者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英文水平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20.
匡广姿 《湖湘论坛》2002,15(2):58-59
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计算机互联网正以神奇的速度向世界各个角落蔓延,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伦理学的角度考察,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对道德的发展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又引发出一系列的道德负效应,因此,加强“网德”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当务之急。最近,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促进道德的进步1网上交往对人们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计算机网络有力地打破了“这里”与“那里”的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