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唐四杰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有着明显的差别.四杰的边塞诗表现了强烈的功名欲望,但还缺乏盛唐边塞诗中那种远大的社会理想;四杰的边塞诗多写战争的艰苦、环境的恶劣,表现慷慨壮烈的情怀,而较少盛唐边塞诗中的乐观精神和浪漫情绪;四杰的边塞诗多情感纵放,有些诗不免激切浅露,缺少盛唐边塞诗中那种浑融的意蕴和秀美的风神.  相似文献   

2.
借鉴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的类比法,以求同的思维方式从文化学的角度探析高适、岑参边塞诗风共性:二者以盛唐时代的高昂意气为共通主调,呈现了雄浑遒劲的阳刚之气和慷慨悲壮的奇伟之美。  相似文献   

3.
国防理智感是军人基于对国防正确识知的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培养军人的国防理智感,可以使军人更深刻地了解国防事业的本质,激发爱军习武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在军旅生活的实践中安心本职、乐于奉献。国防理智感,在战时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在平时是做好战争的心理准备,保持高度警惕性的重要保证。培养军人的国防理智感,首先是教育军人对国防的识知,其次是加强对军人国防心理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情感论是中国宗教理论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认为,其具有强烈的生命情感,本真的人情关切,凝重的宗教情怀,强大的兼容能力,因而整个体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正确把握中国宗教情感论的个性特点,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宗教,树立宗教正信,从而发挥宗教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侨乡文化是历史上形成的云南地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由表及里对其解读,其根本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的融合,体现出包容和开放的品质。关注云南侨乡文化对于充分认识云南侨乡省份的地位,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和保护侨力资源,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永胜这个地处云南西北边疆地区的县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和熏陶,特别是明朝“洪武调卫”以后,具有浓郁湘楚特色的中原文化随着大量湘楚军人的驻屯汹涌而入,并与古老的永胜边地文化碰撞、激荡、洗礼、兼容并包,形成了特有的边屯文化现象。目前,这种文化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形态:  相似文献   

7.
王维的边塞诗历来为山水诗所掩盖。王维有着丰富的边塞生活经历,这让他后期的边塞诗内容更加充实,从而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广度;王维现存的33首边塞诗,大致可分为亲历边塞诗、送别边塞诗、虚拟边塞诗三类,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独具。王维的边塞诗对时人与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盛唐边塞诗派的形成与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诗词,以渊博的学识、伟岸的气质、浪漫的情怀、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熔铸了大气磅礴,乐观浪漫的诗词风格,而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情感以及独特的美学价值与哲理内涵则成为后人研究不尽的话题。本文以毛泽东诗词中的英雄气与儿女情为切入点,对伟大毛泽东的诗人情怀与创作特色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情理兼修"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出的新要求,其基本要义是要思考和回答青年要培养什么样的情怀、情感和情商,学习什么样的真理、学理、道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广大青年要培养的情怀,集中体现为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情感,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亲情观、友情观和爱情观;情商,则要求青年人注重培养情商,并将情商与一技之长结合起来。广大青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理;既要明白治国理政的大道理,也要深谙日常生活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欣赏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一种自由主体的审美活动,是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教育形式。高职院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感受、体验、欣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其情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满足。  相似文献   

11.
一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唐玄宗统治的时代(713~756年),正是盛唐时期,国势强盛,诗歌也是空前的繁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人,其中最著名的有;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他们之中,李白是在天宝年间应诏入宫,供奉翰林而暴得大名,杜甫则是安史之乱后才有成就,在较早一些的开元年同,最著名的诗人是王维。 王维多才多艺,诗文、书画、音乐,无一不通。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社会文化模式的急剧变化对包括军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猛烈的冲击和震荡,形成文化震荡。就军人而言,文化震荡使得军人对其角色的认知、行为目标的选择和人格的取向都发生了变化。通过文化手段调试文化震荡对军人心理行为取向的影响是解决目前军人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之所以人们在娱乐中包含教育,教育中蕴含美育,美育中又首推舞蹈,一是因为舞蹈美育的本质内涵在于昭示人类对美的自然需求和审美欣赏,二是舞蹈美育能传播人类情感的信息、陶冶人类的情怀、提升社会的内在品格、舞蹈美育绵延数千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重视,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素质培养具有独特、明显而直接的作用,即塑形象气质、增强审美感知能力、发展智力、完善人格,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加大舞蹈美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军人是经济人。军人既具有军人的特殊性,又具有社会人的一般性,不能用他们的特殊性否定他们的一般性。社会对军人的供给与军人需求的均衡度,决定着军人的安心度,军人对自身收益的判断,与它的相对值有关。承认军人是经济人,是对军人有追求正当利益需求的肯定,有利于从实际出发确立工作思路和方法、制定相应的政策,也为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军人权益保护问题是军队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制定军人权益保护法,是新时期稳定军队、巩固国防,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健全国家法制、完善军事法律制度的客观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应加快军人权利保护立法的步伐,尽快制定《军人权益保护法》。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与以往的心理战相比具有了本质的非强制性、时空的非限制性、手段的多样性、领域的广泛性、对象的多元性的特点。对于参与和接触战争的人们来说,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上的反应和变化。军人个体的心理在各种危险、紧张、复杂的局面和困难的环境中其认知、情感、意志等都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和影响,从而引起军人集体心理也随之产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军人荣誉感的强弱,意味着士气的高低,制约和影响着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多元利益主体并存,多元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激荡碰撞。西方所奉行的利己主义等资本主义思想不断冲击军队官兵的思想阵地,并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必然会造成一些官兵思想上对荣辱是非观念的矛盾甚至偏差,对部队的战斗力的提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增强军人荣誉感,必须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合理的军人荣誉制度;强化情感体验,切实发挥仪式传承荣誉的力量;注重实践磨砺,在军事实践中激发军人荣誉感;做好舆论宣传和政策保障,形成全社会尊重军人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虽然身为残酷战争中的一个军人,但陈赓被公认为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军人。即便对“你死我活”的敌人,陈赓也表现出其有“情”的一面。有一次战役打完后,陈赓和部下视察战场。陈赓身边的一个战士踢了一脚死亡的国民党士兵,陈赓特别愤怒,说他已为他的错误付出代价了,你怎么还侮辱他?  相似文献   

19.
军人医疗保险作为军人生病就医的基本保障,与部队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建立健全军人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军人的合法权益、改善官兵生活质量、稳定部队军心、增强军队的凝聚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维护国家、社会和军队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从我军传统的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和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制度人手,通过对其现状及不足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军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军人职业风险医疗保险制度的构想,以达到进一步完善我军军人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德育:对学生的人文关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到底是什么,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思考的一个问题。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德育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关怀与爱、是一种牵挂的情怀、是一种面对学生成长的欣慰情感与对学生未来前景的憧憬与忧患意识,也是对学生生活状态、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人文关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