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在通往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要依靠自主创新解决技术问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增长。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中国当前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提升科技水平、促进内涵式发展是相当紧迫的任务。由于引进技术受到技术复杂性和发达国家政策等因素制约,中国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成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消费主导经济转型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和重点。本文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争议出发,力图从理论史和发展阶段角度分析消费主导拉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并且提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经济增长 ,作为整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隶属于一般经济增长的 ,具有一般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但它也有不同于一般经济而成为城市经济的特征。它不仅仅追求经济要素在数量上的增长 ,而且要有一种结构和质量上的飞越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证分析表明,现阶段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各要素中,物质资本的贡献率仍然最大,而R&D投入、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小.因此,努力提升人力资本、市场化改革等非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增长要竭力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转变增长方式已成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和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解决转变增长方式,要消除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工作主线,依靠政策和法律,严格保护土地等要素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作为一个劳动力过剩的大国,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解决就业的途径和措施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并不必然或自动地促进就业增长.所以,要最大限度解决目前严峻的就业问题,还必须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构建"合理和先进的"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弹性,使经济增长能够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7.
持续了20多年的"中国奇迹"式的经济增长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以往的高资本消耗加大规模劳动投入加低技术进步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陷阱.摒弃旧的增长模式,通过创新延续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唯一可行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以此为引擎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济增长“奇迹”。为何在这样一个曾经长期贫困、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大国,能够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问题成为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并力图破解之“谜”。与此同时,在金融危机以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推力的外贸增长遭遇了空前的内外挑战:外贸增长仍然囿于粗放式增长,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乏力,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疲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增大,贸易壁垒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担忧:中国外贸能克服这些挑战实现持续增长吗?还能继续充当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引擎吗?怎样才能克服挑战以发挥这种引擎作用?马淑琴、张友仁和鲍观明三位教授的新著《浙江对外贸易发展机理与转型升级》(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把贸易理论与中国尤其是浙江的外贸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就外贸转型升级的机理、路径、机制和政策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索,三位作者很好地解答了上述问题。纵览全书,我认为这是一本特色鲜明、创新性强,是一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应用价值的佳作。  相似文献   

9.
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新增长理论的出现导致了增长理论研究的复兴。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内生化,并将不完全竞争和R&D理论引入增长理论,从而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有诸多借鉴意义。为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政府在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减少社会激励结构的扭曲方面还有许多事要做。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经济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对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进行了深层辨析:(1)经济增长是满足人民福祉的手段,手段和目的的颠倒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2)二元济中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有条件的,要真正认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片面城市化的误区;(3)大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于小国,我国的经济发展既要重视外需,也要重视内需;(4)经济增长模式是一定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要及时提升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国家通过社会政策修复扭曲的市场的方法应对经济和社会危机。19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内需不足而过于依赖出口与投资的危机。与市场化国家相左,中国应对危机的选择是将公共物品市场化,将社会推向了市场,这成为今天诸多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根源。要化解危机,需将社会"去市场化",以社会再造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2.
论建立“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我国经济已实现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包括:依靠政府主导的大量投资促进增长的模式制约了广大居民的收入增长,收入分配状况进一步恶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教育、医疗价格的迅速上涨增加了居民的风险预期等。因此,我们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思路,从依靠大量投资和出口需求转向切实提高国内的消费需求上来,逐步实现“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投资、消费、对外贸易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共同影响着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投资、消费、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各不相同,政府的重视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在外贸和投资支撑面临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启动内需,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性特征及其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已进入后危机时代,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由复苏走向可持续增长,不但是中国本国福利提升的需要,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起的作用与责任所在。需要从需求和产业两个视角出发,考察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分析表明,促进内需与外需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关键在于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国内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我国能源效率明显下降,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结构不合理,价格管制过严和社会性管制缺失,是我国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原因。“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供求形势将依然严峻,对外依存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必须加快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促进能源节约。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以来 ,受国际形势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内需严重不足 ,为了刺激内需并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 ,我国决定施行个人消费信贷。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消费信贷体系。可是在个人消费信贷的施行过程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利用信贷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 ,严重干扰了消费信贷顺利进行。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这种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在现实中认定和避免诈骗行为。  相似文献   

17.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阐述西方有效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有效需求的基本状况,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由此得出有利于扩大内需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国际经济形势空前复杂、国内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资源环境紧约束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态势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增长切实转到主要依靠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内需消费上来,着力夯实生态经济基础,推进绿色发展,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运动,统一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我国出口飞速增长,从而引起了我国贸易依存度的急剧上升。从短期来看,虽然贸易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则会损害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并且出口依存度也出现了过高的情形。因此,依靠贸易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要想拉动经济增长就必须从内需入手,这样可以降低贸易依存度,从而减少我国以后可能面临的经济体系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失业:特征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凸现并构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尖锐挑战。我国当前失业具有城镇失业人口创历史新高,总量矛盾、结构矛盾与素质矛盾并存,“需求瓶颈”、“体制瓶颈”与“观念瓶颈”并存,隐性失业与隐性就业并存,经济高增长与城镇高失业并存等五大特征。缓解我国不断增长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说来应实施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的新战略和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