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头脑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日常  相似文献   

2.
正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是亲人,也是伴侣。15岁,是个令人感到尴尬、不堪回首的年纪,正值心比天高之时,那会儿,我最爱看的大概就是语文书了,看着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小常识,虽然对文章的意境领会得不清不  相似文献   

3.
书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俄国科学家皮罗果夫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原苏联作家高尔基则说:"书籍是人类进  相似文献   

4.
读书之乐     
杨桂 《当代贵州》2014,(20):26-26
正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可以使人心智不那么闭塞、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读书可以陶  相似文献   

5.
<正>在汉语里面,"万"字有形容很多和极、很等意思。对于我们每个现代人来说,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有知识有文化、高素质的人,就要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经万件事、师万人长、拓万丈胸。读万卷书。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文化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倪新民 《共产党人》2010,(12):51-51
我珍藏的一本《红旗》杂志创刊号至今已有40多年的时间了。它的来历是:我哥哥是一个行政领导干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住平房的时候,他的书籍是放在一个大木头箱子里。后来因为家里人口增加了,屋子放不下,他就把书籍搬到了厨房里。由于厨房阴暗潮湿,时间长了,有些书籍就发霉了,有的书籍也被老鼠啮坏了。有一次,他晒书,整理书籍,把霉烂的、老鼠啮坏的和不用的书籍、杂志挑出来,准备当废品卖掉。当我看见后,就一本一  相似文献   

7.
<正>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我喜欢读《王阳明》,并非因为书中有颜如玉或黄金屋,而是书中蕴含的精气神。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浩瀚星空中,王阳明是一颗闪耀的星星,他曾升起在黔中大地。作者以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再现了王阳明命运多舛而光明磊落的一生。《王阳明》一书为我们全面了解王阳明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王阳明的心学,包含了人的感知、认知、情感、意志、意识以及中枢神经、大脑神经活动内容,整个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探索真理的一个里程  相似文献   

8.
学习名言录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愚昧将使你达不到任何成果,并在失望和忧郁中自暴自弃——达·芬奇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象透镜一样。——法布尔  相似文献   

9.
现代图书馆以收藏、整理和传播人类知识为己任,人们时常形象地把它比喻为“知识的海洋”。读者要想在这个海洋里畅游,就必须学会正确地利用图书馆。下面,我们就有关怎样利用图书馆目录和怎样检索中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等方面的问题,向大家作些简略介绍。怎样利用图书馆目录图书馆目录是记录、报道和检索图书馆藏书的工具。如果说图书馆是一座知识的宝库,那么目录就是开启这座宝库的钥匙。一张张目录卡片,揭示出一本本书刊资料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指引读者从茫茫书海中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书籍。  相似文献   

10.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标尺测量,一会儿计算,又运用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计算出来。就在助手又搬出大学里学过的几何书籍时,爱迪生进来了。  相似文献   

11.
书评     
《红岩春秋》2014,(2):77-78
《毛泽东阅读史》 该书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以时代为序,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揭示和印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享受读书     
书籍,是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和创造世界而一代传给一代的财富。读书,则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让我们强健自大,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13.
霞飞 《党史博采》2011,(3):10-14
“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 毛泽东知道李自成,是他少年时代在韶山上私塾时,那时毛泽东在“正课”之外,喜欢看“杂书”。在毛泽东爱看的“杂书”里,就有关于李白成的书籍。及至年纪稍大些,毛泽东接触的关于李自成的书籍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如今,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的繁荣,各类图书琳琅满目。就领导干部而言,其书籍更是十分富有,有上级发的,单位购的,自己买的,朋友送的,可谓“阳光普照”。但有的人“四壁有书”不读书,解析问题不用书。君不见,把书捆放于床底、积压在箱子里“睡大觉”的有之;将书放在橱顶案首,作为房间摆设“装饰品”的也有之。甚至有些人把价值连城的旧书和新书当成废品,混入破纸箱和旧报纸中一起卖掉。难怪漫画大师华君武曾经挥笔作画:《有书不读,不如画个大书橱》。  相似文献   

15.
正大大的世界,小小的我。从呱呱坠地起,我们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书籍,是我们瞭望世界的窗口。在地理书里,我们见识了七洲四洋、大千世界;从历史书中,我们认识了汉唐盛世、华夏文章;钻进数学书堆,我们更是发现了一个玄妙奥秘的逻辑世界。世界,在我们眼中由陌生变得熟悉。长大后,我们更依赖书籍,不仅在升学考试、谋生立命上依靠它,精神世界里更需要书籍的滋养。在智者的哲思里,我们领  相似文献   

16.
读书最快乐     
正多少个春花秋月,多少个星斗满天,小屋里的我,忘却屋外缤纷的世界,泡杯热茶,点根香烟,便沉入书的世界。书是一种力量之源,人生缺少了书籍,就像宇宙没有了太阳。要读书就得买书,于是常常逛书店,见了就买,宁愿饿肚子。买来的书在柜子里装了一排又一排,床底下还委屈着不少,用时才知太少太少。夏日的窗前,坐在阳台的沙发上翻书,体味书中那悠远而绵长的意境,我常常会有一种杂念顿消、思虑澄明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1912年春天,19岁的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但是,求知若渴的毛泽东很快就发现,学校开设的课程有限,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因此,毛泽东从国文教员那里借阅了许多书籍,并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于是,他觉得在这个学校上课,还不如自学更好,这年暑假中,毛泽东就从第一中学退学,住到湘乡会馆。他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几里外的定王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  相似文献   

18.
张景贤 《学习导报》2010,(18):43-43
毛主席看书多而杂,从四书五经到外国翻译的书,只要能找到、买到的书,都看,没有主席不看的书。 1945年我从抗大七分校到杨家岭中央机关所在地的机要科,从事译电工作。我小学上过5年,高小读了2年,当时在我家的村子里,也算是个文化人。也曾因有文化,12岁的时候我就入了党。  相似文献   

19.
张景贤 《新湘评论》2010,(18):43-43
毛主席看书多而杂,从四书五经到外国翻译的书,只要能找到、买到的书,都看,没有主席不看的书。 1945年我从抗大七分校到杨家岭中央机关所在地的机要科,从事译电工作。我小学上过5年,高小读了2年,当时在我家的村子里,也算是个文化人。也曾因有文化,12岁的时候我就入了党。  相似文献   

20.
正"农闲时,我每天都要来职工书屋,通过读书学习,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生活也感到充实了。"近日,在农二师三十三团一连的职工书屋里,正在看书的农工深有感触地说。笔者在一连职工书屋看见,在这个38平方米的小屋里,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实用书籍和科普书籍,旁边坐着许多前来看书的农工,不时就有农工前来借阅图书。长期以来,农工"买书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