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6,(2)
正1月22日至29日,自治区两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上,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代表自治区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2016年重点工作。硕果累累"十二五""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7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万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由7070美元增加到1.15万美元,居全国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070亿元增加到1963.5亿元,年均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273.5亿元增加到4352亿元,年均增长13.9%。累计  相似文献   

2.
通过五年的拼搏,"十二五"规划"打造千亿产业,培育千亿强市"一定能够完成;通过十年的努力,把仁怀市建设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回首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酒都"仁怀亮点频闪。全市生产总值达27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500美元,财政总收入60亿元。市域经济综合实力继续位列全省经济强县市第1位、中国西部百强县(市)31位。国酒工业园、名酒工业园、循环工业园、配套产业园的规划和实施,构建支撑打造"千亿"产业的战略宏图。随着仁怀白酒业投资持续升温,带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乘势前进的关键年。武汉市蔡甸区2011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达到163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3%,达到3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达到11.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增长87%;实现工业总产值360亿元,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  相似文献   

4.
叶霖 《当代贵州》2016,(13):48-49
正自2014年以来,荔波县连续两年在全省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十二五"期间,荔波县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荔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篇章。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5.3亿元,是2010年的2.5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3.01亿元,是2010年的3.37倍;固定资产投资达68.37亿元,是2010年的4.05倍;财政总收入达5.55亿元,是2010年的1.99倍。自2014年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2,(4):60-61
正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谋求新跨越的关键之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到2011年末,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同比增长14.9%;工业总产值206亿元,同比增长23.72;工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10.34%;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同比增长13.85%;一般预算收入8.5亿  相似文献   

6.
"我州不是发展‘快’了,而是发展‘慢’了。"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敏说。生产总值确保实现660亿元,力争超过700亿元,奋力突破8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实现3000美元。这是黔西南州"十二五"经济加速增长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4)
正"十二五"时期,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生态治理力度最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新城区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等荣誉称号。一是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88.4亿元增加到669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92854元增加到149481元;城镇常住居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坚决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解决突出矛盾和深层问题的工作力度,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好势头,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预计达2060亿元,增长12%;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达到350亿元,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  相似文献   

9.
陈建清  徐盈之 《唯实》2016,(4):19-23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形成区域发展新动力,既是苏北地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势头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一个战略重点。"十二五"以来苏北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明显成绩经济发展总体进入创新驱动过渡期。2015年,苏北五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64.3亿元,人均GDP55127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445.5亿元。研究发现,当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人均GDP达到  相似文献   

10.
张浩然 《当代贵州》2014,(12):44-45
正印江自治县坚持"三措并举",加快"四化进程",改善"十大民生",提升增比进位发展成绩,打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2013年,印江自治县完成生产总值48.1亿元,同比增长17.5%;财政总收入4.4亿元,增长29.0%;工业总产值31.5亿元,增长3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增长35.4%;工业增加值6.38亿元,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3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7320元,增长n5%;农民人均纯收入5115元,增长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在"赶"与"转"的征程中双向发力,经济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前三,向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疾速前行。翻开《贵州统计年鉴(2016)》,一组数据成绩喜人:"十二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0409.85亿元,年均增长12.5%,连续五年居全国前三位;人均产值接近5000美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分别提高了0.3和16.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297.13亿元,年均增速28.6%;财税收入9315.42亿元,年均增速18.8%;社会消费品  相似文献   

12.
杨兴华 《当代贵州》2016,(18):42-43
正"十三五"时期,罗甸将加快建设"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大力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期末,罗甸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01亿元,年均增长1 5.8 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 1.4亿元,年均增长3 3.9 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22亿元,年均增长2 4.1 2%;财政总收入6.9 8亿元,年均增长1 6.5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33元,年均增长1 6.5 6%;同步小康实现程度达91.3%,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中游,税收收入增速排位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3.
<正>站在"十二五"与"十三五"交替的历史潮头,都匀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速度,调整结构水平,千方百计做大总量,在"两加一推"的增比进位战中坚守"两条底线",全力推进"四化同步"。百子桥头、剑江河畔、文峰塔下、斗篷山巅;山中之城,城中之水,山水相依,景城相融……"全球绿色城市"、"高原桥城"都匀面向未来昂首阔步,奋战当下干事创业。2014年,都匀市生产总值完成153.72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总收入完成25.06亿元,同比增长23.9%;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4.
正"十二五"期间,瓮安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建设快速推进、民生事业持续向好、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展现出强大发展动力。"十二五"的五年,对革命老区县瓮安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黔中大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19亿元,年均增长16.5%,是2010年的2.4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7.56亿元,年均增长47.8%,是2010年的7.1倍;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全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5公里,成为黔中交通"大十字",行政村100%通油路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传统农业大县,德江县以城镇化带动为战略,以"三高五铁一机场一港口"建设为载体,大抓交通建设,大抓产业发展,大兴教育文化。地方生产总值从"十二五"初的25亿元增长到"十二五"末的85亿元,财政收入从1.7亿元增长到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828元增加到6800元,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8%,城区面积从5平方公里拓展到2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7万人增长到20万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蓝图呼之欲出。依托乌江经济走廊发展战略,德江已建成省级农业高效示范园区4个、市级农  相似文献   

16.
李万军 《当代贵州》2011,(34):54-55
在"十二五"的新征程上,六枝特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向人们展示着一幅幅优美的动人画卷,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要达17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8.41亿元。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6.68亿元,同比增长14.2%,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十二五"我们提出构建"951"发展格局(依托9条外联通道,构建5个经济板块,打造1批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  相似文献   

18.
林明达 《当代贵州》2005,(23):17-18
到2010年,力争全州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加两倍,总量达到3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800美元以上;规模工业总值25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  相似文献   

19.
王树兴 《奋斗》2010,(11):33-34
<正>"十一五"以来,大兴安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接续产业快速发展,林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民生显著改善。截至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9.7亿元,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64.6亿元的规划目标。截至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0.5亿元,人均GDP达2260美元,标志着大兴安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2000~3000美元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汇》2012,(8):66-67
巍巍吕梁山,滔滔黄河水,蕴育了三晋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离石。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山西省吕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秦晋沿黄经济协作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中心。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89.4亿元,增长11.2%;财政收入完成24.8亿元,增长28.9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28元.增长14.0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99元,增长36.7%。"十二五"是离石区抓紧机遇,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机遇,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五三"发展战略.以建设幸福家园为目标.以打造四新离石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