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民刑不分,实体法和诉讼法合为一起,没有独立的诉讼法和独立的民法。封建王朝的法律结构,一般是在律典之中容纳了各种法律部门的内容,即所谓“诸法合体”。例如唐律,它基本上是一部刑法典,但除刑法之外,有属于行政法范畴的规范,有属于民法范畴的规范,也有属于诉讼法范畴的规范。一直到清末,才出现诉讼法,并逐步地把民事诉讼法同刑事诉讼法分开。宣统2年12月,清政府搞了一个《民事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实行检查监督,是司法制度改革、完善的重要内容,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与任务决定着必须参与民事诉讼的检查监督。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所谓法律监督,应是对所有法律的实施都有权进行监督,不仅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实施进行监督,而且对民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规、行政法规等所有法律的实施也都必须实行监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事违法现象大量出现,民事纠纷案件十分突出,经济纠纷案件迅猛上升,当事人不履行或不认真履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9,(11)
“十年浩劫”之后,我们认识到了法律在管理国家中的重要性,逐步建立并完善着我国的法制体系。其中,先后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以及有关的法律规定,使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章可循,开创了中国法制史上的新纪元。但是,由于法律意识不强、司法制度不完备及立法中的缺陷,致诉讼程序中存在大量问题,需要研究并予解决。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立法工作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全国人大制定了宪法这个根本法,以及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等许多法律,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也先后制定了许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当前,法制建设中一个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尽快制定作为基本法的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以适应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理由如下: 第一、制定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是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历来只有“人治”的习惯,而缺乏“法治”的观念;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根据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又主要是依靠政策办事;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之一,是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学习这一门课时,学生普遍认为民事诉讼法比刑事诉讼法难学得多。为了帮助广大自学者学好民事诉讼法,我们就自学民事诉讼法的方法问题,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试行)、行政诉讼法等基本法律相继颁布实施,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已走上了有法可依的正常轨道。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为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贯彻执行各项法  相似文献   

7.
三大诉讼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我国最主要的三部诉讼法律。这三部法律的修订工作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均列入规划的第一类,即本届内审议的法律草案;行政诉讼法修订列入规划的第二类,即研究起草、成熟时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舆论认为,三大诉讼法的修改会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大诉讼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我国最主要的三部诉讼法律.这三部法律的修订工作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均列入规划的第一类,即本届内审议的法律草案;行政诉讼法修订列入规划的第二类,即研究起草、成熟时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舆论认为,三大诉讼法的修改会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表述,成为诉讼法“出罪”的障碍,也与刑事法治的精神相悖。刑事诉讼法现存的超越刑法的“出罪”规定,有的导致刑法的不能执行,有的又反映了诉讼环节“出罪”的正当需要。刑法“入罪”后的“出罪”是权衡法律利益后的选择,刑事诉讼法为了功利和正当程序等法律价值也应当具有独立的“出罪”功能,并且在“出罪”的考量方法和依据等方面应当与刑法保持内在的统一性与协调性。程序法的独立性决定了程序环节“出罪”的诸多具体法定事由和“超法规事由”。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 为纠正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的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均设专章(《民事诉讼法》第十六章、《刑事诉讼法》第五章)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虽未设专章规定,但内容与其他两大诉讼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 1 6 1条第 2款规定 :“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 ,严重扰乱法庭秩序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法第 1 0 1条第 3款、行政诉讼法第 4 9条第 5项以及修订前的刑事诉讼法第 1 1 9条也有与此类似的规定。这是在诉讼法中以刑法规范的形式对扰乱法庭秩序犯罪所作的规定。修改后的刑法吸收了诉讼法中的这一规定 ,在第 30 9条中将在诉讼程序中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规定为扰乱法庭秩序罪。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前 ,对于扰乱法庭秩序犯罪的追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很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健康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更加巩固。全国上下形成了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的局面。我国法制建设也有了巨大成就,新宪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草案)和其他一系列重要法律的颁布施行,又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政法战线从去年九月以来开展的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维护了社会主义法制,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保障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  相似文献   

13.
法规整理与行政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从一九七九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通过了五十多个法律,包括新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等基本法律;国务院根据形势的需要,也制定了不少行政法规;同时,各地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了。然而,我们的法还是不完备,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例如,许多新兴事业的发展,还得不到法的保护,许多事情的处理还是无法可依,而待审、待改、待研究的法规草案还积压很多。所以,立法工作是我们当前法制建设中最繁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一是立法障碍。法律规定的不明确性及监督缺乏法律保障性,是导致当前法律监督难以到位的首要原因。《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是依据《宪法》而制定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却对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权的规定表述不明确。如《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均规定,检察机关只“有权  相似文献   

15.
马玉娥 《中国法律》2006,(6):28-29,90-93
中国大陆有6000多万残疾人.有50多部法律直接涉及残疾人的某些特别事务,其中有20多部比较重要的法律对残疾人权利作出了专门规定,有作为国家根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民法通则、刑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等国家基本法,有关於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劳动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继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与残疾人教育、就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颁布实施对於发展残疾人事业和保障残疾人权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过一系列的精辟论述,指出:“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十余年来,遵循党和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并向逐步健全的方向前进;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是国家的三大诉讼程序法。对保障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极为繁多的实体法贯彻实施,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特别是行政诉讼法的公布施行,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使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当前党和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最大的一部法学类书一《中国大百科学全书·法学》卷,于今年十月一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由我国知名法学家张友渔、潘念之任编辑委员会正、副主任,主持编纂工作。全卷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司法组织、犯罪侦查学、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外国法律思想史、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二十一个分支学科,由全国二百多位法学家分别撰写,并经  相似文献   

18.
乔萧菲 《政府法制》2012,(16):52-53
将法律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是法学学科的一种传统分类。广义的程序法包括诉讼程序和非诉讼程序,狭义的程序法仅指规范诉讼程序的诉讼法,我国的诉讼法大体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为贯彻落实好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纠正社会上“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尊重和保障人权,笔者撰文略陈管见,冀与同道切磋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律师》2005,(10):12-12
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律师制度,规范律师执业行为,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强化律师执业管理,建议将律师法的修改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并在适当时间对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涉及律师工作的相关规定作出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律师法执法检查报告  相似文献   

20.
秦希燕 《中国律师》2005,(10):13-14
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律师制度,规范律师执业行为,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强化律师执业管理,建议将律师法的修改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并在适当时间对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涉及律师工作的相关规定作出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律师法执法检查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