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苏北在崛起     
苏南、苏北,一江之隔。多少年来,人们提起苏南,总把它和“富裕”联系在一起;而一提到苏北,人们自然地把它列入贫困、落后的行列。最近,记者到苏北扬州、盐城、徐州等地转了一圈,使人强烈地感到,苏北正在崛起,奋进。要不了多久,苏北和苏南将会齐头并进。 粮食发展为苏北崛起吹响了前奏曲  相似文献   

2.
费孝通教授在苏南四市调查研究之后,写出了《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再探索》两文。本刊曾陆续刊登,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一九八四年春,费老“烟花三月下扬州”,相继到江苏的徐州、连云港、淮阴等五市考察。此行着重对苏北的小城镇进行调查,又写成《小城镇,苏北初探》。在这篇调查报告里,费老以他敏锐的观察力、渊博的社会学知识,从苏北的繁荣历史谈到近代以来苏北经济逐渐衰微的状况,分析了苏北经济和小城镇的特点,以及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和发展前景。这些中肯的分析和见解,不仅有助于苏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与苏北大致相等的其他地区,也是有益的。本刊在征得费老同意之后,从本期起摘要刊登他的这篇新作。  相似文献   

3.
中央沿海发展战略提出后,东、西部发展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从种桑养蚕业北上谈起 东部地区这一年半来变化很快。以江苏为例,我们曾经把江苏省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我们看过“苏南模式”,也看到了苏北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但是对苏南、苏北的关系问题却谈得不够。其实,苏南、苏北的关系最近也发生了很  相似文献   

4.
苏中不“中” 从地理的角度看,江苏大地可以一分为三。苏南是经济发达区。苏北是经济欠发达的代名词。扬州、泰州、南通三市,在历史上曾被称作苏中地区。苏中,在江苏经济梯度发展中,地位非常重要,它肩负着接受上海和苏南经济辐射并向苏北传递的重要任务。可是近年来,苏中三市作为一个整体,既技大了和先进的苏南的差距,在某些方面也缩小了和落后的苏北的距离,在一定意义上说,正处于“南北夹击”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5.
盐滩行     
社会学家费孝通对苏北盐城滩涂地带作详尽考察之后,写成此文,对如何把大好滩涂建成黄金海岸,对苏北如何赶上并超过苏南,提出了很好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总结近10年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新经验,江苏省政研会与河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共同开展了“江苏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的课题研究,对江苏省国资监管系统,南京市,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进行了实地调研。课题组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16场次、专题研讨会1次,实地考察企业近20家,并辅以浏览企业网站、阅读企业报刊及统计资料等方式,形成了《新世纪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进展——江苏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调研报告》,节选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此同时,省内南北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却在扩大,这个问题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09年,苏北五市人口总量占全省的43.2%,区域面积占全省的52.9%,GDP总量仅为全省总量的20.9%,高新技术产值仅占全省总量的7.59%。纵观苏南苏北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成就的差距,有历史商贸文化、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8.
杜宇 《学理论》2011,(7):29-3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势。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经济小圈带动了大经济圈的转动。江苏省提出了"提升苏南,崛起苏中,振兴苏北"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方针,把建设徐州都市圈作为振兴苏北的重要战略。徐州都市圈建设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同时,徐州都市圈建设本身又是一个跨行政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平台,要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编者寄语     
《瞭望》1988,(40)
编发这期稿件之时,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9周年。我们没有为国庆佳节特别准备什么应景文章,为的是改一改讲成就的“季节性”。尽管如此,来自云南省的信息——《“金钥匙”打开了通向幸福的大门》,来自大西北的信息——《大西北奏起奋进序曲》,以及来自苏北地区的信息——《苏北在崛起》,都说明,改革开放结出的果实,遍布我们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江苏省苏南地区的农村现代化业绩,引起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兴趣,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政治学者对苏南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特色及行政管理经验的研究,近几年才开始,少量论文散见于报刊,长期未见较为系统完整的专门著作。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青年政治学学者钱振明撰著的《苏南乡镇政权建设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读罢全书,深感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系统性与科学性并存。该书提出苏南农村最近2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邓小平理论及党和国家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在苏南农村成功实践的结果。该书较为系统地…  相似文献   

11.
林晨 《瞭望》1993,(25)
淮阴,地处苏北腹地,也是江苏经济发展的“谷地”之一。江苏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去年已超千元,而淮阴仅为660元,不但大大低于苏南,而且低于全国784元的平均水平。淮阴一共十一个县市,其中6个吃财政补贴,贫  相似文献   

12.
反馈     
《瞭望》2007,(35)
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读了8月13日《瞭望》新闻周刊发表的《苏南农村的股份合作社》这篇报道,深受启发。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各地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发展模式。江苏省太仓市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出了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  相似文献   

13.
苏南给苏北带来了什么?本刊记者王礼贶,卢殿洛,杨涧笔者按:邓小平同志关于“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现在,也还有...  相似文献   

14.
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先进典型──张家港市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陈兆德张家港市原名沙州县,是1962年由常熟、江阴两县各划出一块地方组建而成的,1986年撤县建市。过去这里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在苏州专区八个县中是最穷的一个县,人称“苏南的苏北”。现在,张家...  相似文献   

15.
淮阴行(上)     
烟花三月,费孝通教授曾二度下苏北。今年他专程去淮阴考察,认为当地出现的“耿车模式”既有别于“苏南模式”,又不同于“温州模式”。耿车村的“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做法,值得那些缺乏工业基础的地区参考。费孝通认为,耿车模式需要进一步发展,还有赖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具有商品经济头脑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十余年来,苏南的干部群众在自己的经济建设的实践中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这一指示的内涵。苏南苏、锡、常三市经济高速发展,归根结蒂得益于坚实的教育基础、得益于人的素质,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迫切需要大批更高素质的人才。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性需要,江苏省教委于1993年12月发出了一份重要文件:《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苏南各市、县对此反应迅速,近两年多来教育现代化工程纷纷启动,传统的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从一九八三年开始,一辆辆装载声像图文多种宣传设备的科普业务专用车——科学技术普及车出现在苏北平原和苏南水乡。在不长的时间里,便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活财神”。三年中,江苏省科协共购置科普车六十一辆,配备科普车的县(市)已占全省县(市)的百分之八十,今年底,全省各县均可配齐。 一九八三年七月,优  相似文献   

18.
苏南干部群众对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正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升华为更深刻的科学认知“如何在快速发展与矛盾凸显交织的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级党政领导面对的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新近在苏南与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10多位市、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深入交谈后发现,这个经济上率先起飞的地区,依靠蓬勃发展的多元化经济、欣欣向荣的社会事业、清新明朗的民主政风,准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继续领先全国一步。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教授的近期力著《小城镇 大问题》、《小城镇 再探索》、《小城镇 苏北篇》、《小城镇 新开拓》,本刊从一九八四年第二期起陆续刊登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而且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广大读者要求将这四篇论著汇集成册,对此我们已征得费老的同意。新华出版社已将该书发排,预计可在今年六月出版。 这本论文集,费老命名为《小城镇四记》,特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同志作序。这里,我们先将杜老所作序言发表,以稍慰读者渴望。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天,我去苏南某县采访,托当地干部查询一位老上级的地址,想去探望。 他姓孙,苏北灌云人,大军渡江后,到无锡县东亭任区委书记。当年我是区农会文书,才16岁,他叫我“学生娃子”,我称他“孙教导员”。那时地方沿袭部队的称谓,乡支部书记是“指导员”,县委书记称“政委”,不过,没有人把县长区长叫作团长或营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