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国际垄断资本论研究笔记(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依据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简称 ,下同 )和邓小平的国际垄断资本论 ,联系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和变化的客观实际 ,我们已经说明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已从垄断第一阶段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发展到垄断第二阶段 (跨国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下面就来说明这两大垄断阶段的五个基本特征是怎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重点是说明它们既有连续性 ,同时又有相异性即后者是前者的新发展。(一 )从国内垄断扩展到国际垄断。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讲到的“生产集中…  相似文献   

2.
五、国际垄断资本的不平衡发展和相互依赖  邓小平在 2 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谴责国际垄断资本对我国实行制裁时 ,曾一再点名批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①据此 ,我们有必要对西方七国及其国际垄断资本作重点考察。(一 )西方七国及其国际垄断资本雄厚的国际经济地位。西方七国是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由法国倡议 ,西方六国领导人 (未包括加拿大 ) 1975年首次举行了“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最高级经济会议”。次年 ,加拿大参加后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即开始形成。它起先只讨论世界经济问题 ,其后扩展到也讨论国际政治…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后半期拉丁美洲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则出现较大规模的推进,到60年代拉美多数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占统治地位。60年代和70年代,巴西、墨西哥等拉美主要国家的生产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跳跃式发展,开始了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世界资本主义的主体——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包括拉美主要国家在内的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本主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国家有没有垄断资本主义?拉丁美洲的垄断资本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有没有区别?拉丁美洲垄断资本有些什么特点?多年来,一些进步的经济学家就这些问题进行过不少探讨,陆续发表了一些专著。哥伦比亚经济学家胡利奥·席尔瓦·科尔梅纳雷斯的《国家的真  相似文献   

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帝国主义的一个新现象。这种新现象并不能改变帝国主义掠夺好战的本性,也不能缓和资本帝国主义的固有矛盾。恰恰相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然意味着国家这个暴力机关同垄断资本的溶合,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在拉丁美洲的扩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国公司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它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私人垄断资本发展到国际化的一种新形式。战后,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生产的迅速集中,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帝国主义对国际市场争夺的加  相似文献   

7.
战前的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垄断资本的出现比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早,垄断的程度也比较高,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就已形成了卡特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垄断组织进一步向托拉斯、康采恩等高级形式发展,并在德国各主要工业部门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8.
一、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特点东盟各国从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商业资本时期、工业资本时期直到垄断资本时期,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期间内一直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殖民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对象和相互争夺的场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国际金融资本开  相似文献   

9.
“没有代表权,就不缴税”,这是美国独立革命时期反对英国统治的战斗口号。“废除贵族和僧侣的免税特权”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第三等级的革命要求。当资本主义还代表着一种新兴力量的时候,它曾经一度举起过“税赋公平负担”的旗帜。但是,当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帝国主义、一般垄断已经发展为国家垄断的时候,税收已经成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进行搜括和压榨的一项重要手段。当前美国的税收制度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项重要工具。广大的劳动人民承受着愈来愈加沉重的纳税负担,最大的垄断组织和豪门巨富却享受着种种的免税特权。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税收政策,在雇佣劳动的剥削和压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劳动人民乃至于对中小资本家的剥夺,使资本的集中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使资本的压迫达到了无可容忍的地步。肯尼迪上台以后,一再鼓吹“减税”和“税制改革”;事实证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所谓“减税政策”正是进一步为最大的垄断资本服务的骗局。“劳动人民的纳税重担”、“垄断组织的免税优惠”、“豪门巨富分文不缴”——这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税收政策的特征。“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减税骗局”是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税收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说明当前美国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帝国主义国家垄断企业对外经济扩张的不断加强,垄断资本国际化程度也空前提高,它的组织形式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六十年代初期出现的客户工业就是一种新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迅速发展,需要愈来愈多的原料和燃料。科学技术革命虽然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资料,但是由  相似文献   

11.
正The 21~(st)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11~(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Kyoto Protocol(the Paris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opened in Paris on Nov.30,2015.As a member of the China NGO Network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s(CNIE)delegation,I attended the fi rst-week activities from Nov.30 to Dec.4.  相似文献   

12.
13.
试论邓小平外交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的重要论断。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同志调整中国外交政策,使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 策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中国发生政治风波和 国际风云激变的严峻形势下。邓小平同志提出“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 养晦、有所作为”的伟大方针。这些构成了完整的邓小平思想科学体系。邓小平思想准 确地体现了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当今时代的本质,不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局面。并 为中国新时期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研究美国须先学习美国,尤其要学习美国的战略研究.美国战略研究的方法和特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首先,学习美国战略研究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宽度.大国战略研究的时效范围应在10年以上,空间范围应是洲际或全球的.例如,罗斯福总统在二战期间的1942年,请历史学家特纳用美国历史的地域理论来设计未来的联合国框架,其基本要点的有效性至今仍未过时.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中俄两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中俄双方于2006年6月19-20日,在北京举行了“中俄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讨会。该活动为“俄罗斯年”国家级项目之一。19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俄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  相似文献   

16.
一、产品内分工、产品内贸易以及两者的关系 (一)产品内分工、产品内贸易 产品内分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国际分工的新现象,主要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地区,每个国家或地区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特定环节的生产.产品内贸易是指由产品内分工所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  相似文献   

17.
泰缅边境的缅甸难民问题已存在30年之久,目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大量缅甸难民长期滞留在泰国境内,对泰国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为泰北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不菲。虽然缅甸的民主转型为缅甸难民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但难民问题已经发展到了不再是单纯的缅甸内政问题,难民问题的影响已经扩散至周边国家和地区,其最终解决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加剧,难民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年来,随着中东局势的恶化,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难民潮可能会给部分劳动力亟缺的国家带来正向的人力资本支持,但是欧洲难民危机给相关国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财政负担和就业压力,且阻碍了欧债危机后欧盟经济的整体复苏,对欧洲经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在分析难民的结构和难民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就难民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欧元危机未来走向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8~10日,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中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共同主办、新疆社会科学院承办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学术研讨会”。会上,部分专家学者对中国与中亚关系史颇有兴趣。笔者对与会专家、学者有关中国与中亚关系史方面的学术观点作一简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国外证券投资(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简称FPI)是指外国资本为了获取资本利得、利息或股息收益,以东道国的证券资产为投资对象的活动。本文通过研究FPI在越南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越南政府对FPI实施的管理措施及FPI对越南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越南要在投资者准入、资金进出等方面加强对FPI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