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早听说扶绥县昌平乡石丽村屯楼屯生态美景如画。1月9日,笔者和几个同事一道去屯楼屯,寻找这个仅有130户人家500来人的小屯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后的蜕变。给我们做"导游"的,是崇左市委组织部派驻石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陈立志和村党支部书记方纯意。刚到屯楼屯村口,路边一间新房子旁伫立的一块牌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牌子上边写着"饮用水源保护区"字样。"石丽村整个村都属于干旱石山地区,地下水匮乏,群众多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心户”是指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示范户、表率户、模范户。中心户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有文化、有威望、有特长,是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明星”和“专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广大农村培育一大批中心户式的骨干,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湖北省当阳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以“一户三化”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湖北省文明新村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当阳召开,推广了当阳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一、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抓手。确立乡风文明建设新思路当阳市经过认真探索,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根本在于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相似文献   

4.
报载:今年5月,安徽省长丰县一个仅有13户的小村里,一户人家仅仅因为家中草垛失火而顿起疑心,最终导致七死一伤的人命大案。人们在震惊和感叹之余,不禁要问:我们的“调委会”哪里去了?我们的第一道基层防线怎么不见了?人民调解,是一项颇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在建国初期曾焕发出勃勃生机,尤其在乡村民间纠纷的化解,宗族、邻里、家庭纠纷的平息、维护基层稳定等方面起到过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在国际司法学界被誉为“东方经验”,在联合国法律服务组织内享有较高声誉。就是这样一种“叫得响”、“吃得开”、行之有效且受百姓欢…  相似文献   

5.
李石乔 《云南人大》2007,(12):41-4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里?应该怎样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又该如何保障农民唱好“主角”,使国家投资与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对接?这一系列问题关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同时又是亟待求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春节前夕,凭祥上石镇白龙村板布屯30户危旧房改造对象住进了新房,拿到了补贴,高高兴兴过了个年。大家兴奋地说,多亏了屯里的党员施工队,让我们建房户及时通过验收拿到补贴,住上新房欢度春节。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作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摆在我们基层工作者的面前:邓小平“先富带后富”理论在农村如何实践?农村工作方式如何转变?对农村出现的“能人效应”如何因势利导,顺势推动?民主政治在农村经济领域里如何多形式体现?等等。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实施“农村经济中心户带动工程”是解决农村新问题,探索农业健康发展的一条新途径。一、“农村经济中心户带动工程”的基本涵义及主要特征所谓“农村经济中心户带动工程”,是指在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科…  相似文献   

8.
一、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新农民。可以说,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这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因此,培养新农民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常抓不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但百姓有怎样的预期?通过《农民期待的新农村建设》一文,或许能给政府和公众一个新的视角,去思考如何建设“新农村”。 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确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就新农村建设农民负担反弹的问题,其重要根源在于部分地方干部的“政绩冲动”。修公路、建新房是新农村建设的要义之一,但贪新求洋均不可取;各地必须根据自身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量体裁衣,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符合现实情况的发展之路,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另一方面,税费减免以后乡镇机关的运转经费捉襟见肘的难题,以及公路、通讯、电力等部门“戴着市场经济的帽子”加重农民负担问题,也需要从机制与体制的层面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长期处于艰难“爬坡”,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困扰。原因虽然多方面,但人的因素乃是主导。我省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农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受过技能培训的不多,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不多,而且不同性别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发展也不平衡。现有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导致了农民生产技能单一,既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要求,更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对新农民提出的新的要求。对“新农民”的认识,我们不能停留在普通的“庄稼汉”这一概念上,也不能停留在先前所推崇的“行家里手”、“能工巧匠”这一层面上。要围绕新农村对新农民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
毛海峰  王利 《半月谈》2003,(9):44-46
陕西华县瓜坡镇马泉村龙岭村民小组,是一个位于秦岭深处的小山村,这个村还有一个听来恐怖的别名:癌症村。30年来,全村29户人家中有29人死于癌症,有25户人家出现过癌症病人,癌症总残废率是正常水平的近9倍。2001年5月,陕西省决定对龙岭村民小组进行整体搬迁。然而两年过去了,记者在该村采访时却发现,本是“民心工程”的搬迁计划却遭到冷遇,村庄仍是老样子,村民满腹怨言。一位村民说,以前吃啥,现在还吃啥;以前喝啥,现在还喝啥。自己倒也算子,但娃怎么办?现在,到底谁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如今新农村,建了沼气池,煮饭不用柴;水是自来水,吃水不用抬;路是连户路,出门不湿鞋;电视村村通,想看哪个台就看哪个台……”这是正安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民得实惠后编的顺口溜。  相似文献   

13.
黄鹤 《当代广西》2007,(13):32-32
东兰县隘洞镇香河村平坎屯共有61户人家,人均耕地不到1亩。2005年底,该屯党员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桑蚕业,2006年人均现金收入1700多元,基本实现了当年摆脱贫困。目前,全屯农户用电率100%,沼气普及率60%,彩电普及率90%,固定电话普及率67%,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4月9日,务川500户特色黔北民居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实施,500户农户每户领到5000元的优惠补助资金。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及省、市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务川自治县投入414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发展新产业、改造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为目标,在全县创建23个“四在农家”点,其中重点打造丰乐新田经都濡至濯水河坝、镇南新阳、涪洋小平4个点,并结合村庄整治创建以特色黔北民居为主的12个普通点,完善巩固5个点,扎实推进省规划的2个新农村试点村。同时在全县实施500户特色黔北民居建设工程,专门投入250万元优惠补助500户新建特色黔北民居的农户,凡在主干公路沿线的散居户按市、县统一规划设计的图纸建特色黔北民居,达到“五通三改三建”要求,建沼气池的农户,每户可享受政府5000元的补助;对20户以上集中创建“四在农家”的农户,除享受“四在农家”创建专项资金外,  相似文献   

15.
近日,融安县农户贷款“信用屯”授牌仪式在该县大将镇东潭村大潭屯举行。2009年以来,为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努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和经营贷款困难等问题,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安农村商业银行以村屯为主体,通过做好农户资信调查,严格按照柳州辖区信用村镇创建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村屯进行“信用村(屯)”评定,推出示范典型,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建设农村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6.
谢建刚 《群众》2009,(11):31-33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碧溪人民开创了在全国引起很大影响的“碧溪之路”。如今.这条“碧溪之路”走得怎么样?碧溪人民在新世纪又有什么新的创举?城乡一体化的实践难题如何破解?农民市民化路在何方?碧溪人民30年来的开拓实践,为“新苏南模式”着上了浓烈的色彩.为经济发达县市的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新鲜的经验。本文从理性的角度,对“碧溪之路”的创新发展问题,作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在农村调研时了解到,一个农民进城买农药,回去后竟然看不懂说明书到处问人。这件事反映了一个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应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造就新农民。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农民?新农民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业产业的主人。为培育新型农民,我们组织实施了以“科技、道德、文化、法律进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进农家”活动。科技进农家,加快富民步伐。科技是推动农民致富的强劲支点。我们实行了“群众‘点菜’,专家‘下厨’”的办法。开通了农技服务专线,在种养专业村、特色…  相似文献   

18.
董家河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新老市区的中间地带,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记者在该镇采访中发现,210国道沿线的董家河村、冯家桥村、王家砭村,随处可见蓝色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屋顶,整洁而美观。全镇村村通上了水泥路,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能看到新改建的三格式、双翁漏斗式卫生厕所。而几年前,不少巷道还是“水泥路”,厕所都是外露式的。是什么让董家河镇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六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效工程,各地认真实践,努力探索,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令人满意的成绩。但这项事业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有少数地方领导对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思想或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有意无意迷失在“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泥淖,引起农村群众的忧虑和不满。有些做法当引以为戒。一戒急功近利。有的人一听说搞新农村建设,尚未明白其中要义,便急于搞规划,上项目,修建文化广场,强迫农民拆迁盖新房,急于出成绩,搞得基层干部手忙脚乱,农民群众议论纷纷。据报载,有一个地方,急急忙忙建一新村,水电未通,窗户连玻璃都未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被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全面、准确地把握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农民树立起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培育农村文明风尚。具体是要做好“五新”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