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党历来重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早在改革开放前就曾提出并实施过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根据不同时期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又分别实施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都体现了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良好愿望,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但在时代背景、主要任务、运行机制、实施效果等方面又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区域发展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先后选择实施了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尽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但只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才是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段娟 《党史文苑》2009,(6):4-7,20
建国后,我国实施了近30年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该战略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于巩固国防、平衡内地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方针的转变,平衡发展战略的弊端日益凸显,并被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所取代.本文以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为研究时限,对平衡发展战略向1981-1985年期间实施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和1986-1992年期问实施的三大地带梯度推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的原因进行了历史考察,概括了两大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举措,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客观评价了非均衡战略的影响效应,最后得出若干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我国实施了近30年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该战略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于巩固国防、平衡内地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方针的转变,平衡发展战略的弊端日益凸显,并被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所取代。本文以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为研究时限,对平衡发展战略向1981-1985年期间实施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和1986-1992年期间实施的三大地带梯度推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的原因进行了历史考察,概括了两大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举措,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客观评价了非均衡战略的影响效应,最后得出若干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切入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 ,实施民营主体战略、产业升级战略、人才开发战略 ;其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应是 ,全面开放招商引资、参与西部开发主动务实、着力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加快城市化进程、从体制入手再造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6.
从非均衡到均衡:改革开放30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行了差异较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本文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梳理和回顾,重点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并得出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文  万军花  刘健 《求实》2007,(10):58-60
在当前江西经济快速崛起的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与城镇转移就业始终具有重大的战略促进作用。它是江西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战略;是提高城市(镇)化水平,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历史共时和历史历时观分析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过程,指出该战略的实施是在我国长期所处极其恶劣的历史共时环境中和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生产力分布高度畸形的历史历时性经济基础传承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该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综合国力得以增强,国际地位上升,并为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正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共时与历史历时,在该战略的实施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无论成就还是问题,均是目前我们在常态下按常规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应予重视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入到城乡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业态,迅猛发展的农村电商已成为有效激活农村市场、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推动农民增收、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针对当前吉林省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短板",要在电商生态和品牌化建设、人才引进和培训、脱贫攻坚等方面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0.
《唯实》2018,(2):31-3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好这个重大战略,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至关重要。民宿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近年来迅速进入爆发增长期,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受到各地重视和各界关注。江苏民宿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完善政策提升质态。  相似文献   

11.
加快转变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地区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必由之路,是满足地区各族人民群众需求的根本保证。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加快转变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第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结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发展环保产业,促进阿克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秀萍  张小萍 《求实》2005,7(5):14-17
中共三代领导人依据各自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历史条件,开创出一条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突破之路。比较研究毛泽东的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江泽民的协调发展战略,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为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失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君 《实践》2013,(8):37-38
作为欠发达县域,如何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资源状况等条件,采取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固阳县作为包头市唯一的自治区级贫困县,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到2017年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总体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更迫切、困难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04,(5):1-1
统筹区域发展充分体现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开放沿海城市,建立深圳特区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的高速发展,开发上海浦东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可靠保障。从实践上看,实现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以区域经济增长为特征,以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为核心的,包括整个区域技术、经济社会变革的综合性进化过程。因此,制定、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即资源、区位、体制、素质、生产力水平因素。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资源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区域区位指的是区域所处的地理环境,是选择区域经济战略的重要条件,体制是孕育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发展。土质因素是指劳动者素质,人的文化程度、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直…  相似文献   

16.
曹元坤 《求实》2003,(10):34-36
纵观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不难知晓 ,“食品工业大省战略”、“旅游产业大省战略”等 ,均以不成功而受到批判。其实 ,区域政府制定和实施战略本身并没有过错 ,错就错在没有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层次 ,误将第二甚至更低层次的战略当作第一层次的战略给予足够重视 ,相反却对第一层次的战略有意无意的旁落。理论和事实都越来越证明 :“资源优势战略”、“结构调整战略”均为第二层次的战略 ,“企业家战略”才是第一层次的战略。所以 ,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必须以“企业家战略”为核心 ,否则 ,即使制定出什么名称更好听的战略 ,只要是基于忽视第一层次战略之上的 ,都最大可能是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7.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客观要求,是区域经济均衡协调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能否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党的十二大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历了初步形成、正式确立到全面深化的演进过程,其基本内容、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也由非均衡发展中的协调逐步走向全面协调。十二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既体现了党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模式、发展价值观和执政理念探索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体现了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关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与策略安排的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9.
赵莉  王兆宇 《前线》2014,(4):49-51,1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区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然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但由于体制机制、发展落差等原因,十多年前就启动的京津冀区域合作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使三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是新时期京津冀区域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 ,需求难扩大、市场难搞活、增长难拉动、发展难加快、收入难增加、消费难提升 ,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而其根本症结正在于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社会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工业化。因此 ,积极实施小城镇战略、加速农村城镇化发展 ,是解决当前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及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