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习语是完整且具有独特意义的定型短语,英语习语的形成受到英语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于英语习语的翻译,可采用直译、意译和融合法.  相似文献   

2.
杨利美 《思想战线》2013,(Z1):222-223
英语习语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导致了习语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多样性的"角色"或多元的语用功能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英语习语在交际活动中的作用或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一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使用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语用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有效、得体、恰当地运用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3.
浅析英汉动物习语设喻的异同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震颖 《理论月刊》2008,(6):128-130
习语是语言的历史遗存,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密切相关.有些英汉习语无论是喻体还是喻义都相同,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共性,但大多数习语反映的是文化的个性.本文就英汉习语中对动物设喻的异同进行比较,以探讨在翻译中应采取的不同方式,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4.
人类语言反映着社会文化。英语习语生动的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对习语与各种文化因素的关系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高国庆 《人民论坛》2012,(11):130-131
该文以英汉习语为切入点,研究汉英民族的民俗文化。借助比较研究的方法,概述了习语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民俗事象的关系,探讨中西方民俗在节日、居住习惯、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而提出应加强对习语与民俗、语言与文化相生相成关系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来实证考察苗族地区120名中学生英语习语构式习得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苗族学生在两类习语构式习得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但因其自身英语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习得的显著性差异:高中学生倾向于以英语习语构式的整体性和语境信息来理解习语;初中生在解读英语习语构式时多借助于其字面意义组合式地推导。另外,基于研究发现而建议的教学启示期许对促进与提高苗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赵敏 《青年论坛》2008,(3):144-146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形象是习语的灵魂。习语翻译中形象的处理关系到习语翻译的成败。通过探讨英汉习语形象的对应特征,利于处理翻译中习语形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格言 (proverb)是习语的一种形式 ,是语言的精华 ,是民族文化的浓缩。格言可以体现出不同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宗教、寓言神话、文学艺术等。通过中西方格言的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中西方在世界观、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异同 ,在格言的表现方式、文化内涵等诸方面也体现出相似和差异。由于格言的表达方式比较简练 ,隐含的文化信息比较丰富 ,格言的对比实际上也是对文化差异深层次的理解。研究格言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 ,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文化是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内隐和外显的行为方式和观念。由于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英汉习语表达产生较大的文化差异性,本文试围绕英汉习语表达的文化差异性加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
陆莲枝 《前沿》2012,(20):131-132
《莫一大王》和《贝奥武甫》是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各自的英雄史诗,由于受壮、英两个民族各自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壮、英语民族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的异同特征反映了两个民族都崇拜英雄,但也映射了壮语民族崇尚集体主义、英语民族张扬个人主义的思维倾向.  相似文献   

11.
王娟 《前沿》2007,(12):116-118
认知语言观认为习语习惯意义与其组成成分的字面意义是非任意的,且具有语义理据性.本文结合Lakoff提出的认知模式(ICM)以及Kovecses&Szabo提出的三种认知机制(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以及非隐喻的规约常识)对汉英习语的可分析性进行语义理据的考察.本研究表明:"可分析隐性"习语语义与词源关系密切,"准隐喻型"习语语义可从非隐喻的规约常识找到更有力的解释."可分析显性"习语语义则是基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以及规约常识.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动因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习语的意义建构,使习语研究从静态、封闭的语言分析过渡到动态、开放的概念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存环境、习俗差异、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方面阐述了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并分析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如:直译法、同义习语借用法、意译法、增添法、还原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从英汉语言比较角度分析英语国家民族与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差异。英汉语言句法映现出,英语国度人的思维特点是分析-逻辑的,而汉语国度的人思维特点是整体-意境的。从语言构造模式看,英语国家民族与汉民族的思维差异体现在:英语民族呈直线思维,汉民族呈曲线思维;英语民族惯用名词陈述,汉民族惯用形象表达;英语民族重分析性形式逻辑,汉民族重整体性辩证思维;英语民族注重客体,汉民族注重主体。  相似文献   

14.
语言规划和建设是城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翻译工作的发展对于城市文化根基夯实、和谐语言生态建构、民族民众的城市适应,以及城镇化产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城镇化建设需要下,民族翻译工作需要通过增加强民族翻译人才培养、增加翻译作品数量、加强民族语言教育、促进民族民众的民族语言与英语使用等方面来推进。  相似文献   

15.
陆莲枝 《前沿》2012,(21):199-200
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对“红色”的物理感知相同.壮语的“nding/hoengz”和英语的“red”作为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红色”意义的承载词,在壮英两种文化中都有喜庆、羞涩、愤怒、暴力的联想,但由于受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审美观念等文化心理的制约,壮语中的“红色”偏向于褒义联想,而英语中的“红色”偏向于贬义联想,其语义联想存在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16.
蓝明生 《传承》2014,(7):150-152
壮语不仅与我国的通用语言——汉语及壮侗语族的各族语言关系密切,与其他语言如英语等亦有相通之处。分析比较壮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和改善壮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语言之美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撇开政治、历史等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英语语言富含一种独特的美学意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从形象、和谐、时空、意境等哲学角度探讨英语语言的美学价值,可以看出英语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大量经典例证,全面剖析了与"LIE"(撒谎;谎言)一词相关的公式化语言,不仅揭示了"LIE"一词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组合与搭配关系以及相关习语,而且深入挖掘了该词所隐含的深刻的文化意义。这一探讨既可丰富我们对"LIE"一词的语言知识,也可加深我们对英语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促进语块学在我国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言在民族身份认同中具有识别、 构建和强化的作用, 对民族国家往往具有统一和分裂的双重作用。 当代印度独特的语言问题和语言政策对其国内的族群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属印度时期, 英国殖民者力图通过语言霸权达到同化印度的目的, 但却催生了现代印度民族主义。 印度独立后的国家语言规划面临极大的挑战;建国初期推行的印地 语国语化政策加剧了国内的民族冲突;原殖民语言 英语地位的恢复起到了平衡内部族群冲突、 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三语模式 ” 的确立体现了国家语言政策对复杂民族关系 的再一 次妥协。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股潮流的冲击下, 印度的语言政策和族群关系仍将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和文化一样,是难以自给自足的,因此任何民族的语言中都存在着外来词汇。英语和日语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两种吸收外来词汇程度较高的开放型语言。就主要以英语、日语及汉语为例,研究分析各民族语言中外来词汇产生的主要原因,外来词汇的主要输入形态及外来词汇的本土化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