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毅 《理论导刊》2003,(2):12-15
提出社会发展综合动力观,揭示精神文化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和“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理论的扬弃与创新。批判了工具文明的弊端及负面效应,重审人类共同选择——现代化文明转型的价值尺度和终极目标。展望了中国转型的核心、主题和历史归宿:由农业文明向工具文明、从工业文明向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2.
"熵"世界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通过无节制地开采和消耗矿物能源等自然资源,创造了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存环境代价,带来了种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人类陷入了利己主义的理念误区中,忽视了自己与地球环境的共生关系;没有认识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现代人类必须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巨大应用价值给予重新认识,树立以"熵"世界观为指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3.
朱英睿 《党政论坛》2010,(17):44-46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社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相对滞后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持续弱化的城市生态,使得上海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逐渐增强,制约着上海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充分把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体现的城市发展的生态价值和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上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社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相对滞后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持续弱化的城市生态,使得上海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逐渐增强,制约着上海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充分把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体现的城市发展的生态价值和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上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价值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建军 《理论视野》2007,(12):18-20
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一种新的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社会形态,这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以人为本、生态先行的运行机制,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交往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一、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了初步反思,各国政府开始把生态文明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施政内容。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斯·R·布朗出版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作了理论表述,形成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题》,更是强调和深化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王振良 《民主》2012,(7):48-50
唐山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座重工业城市,虽以工业著称于世,但人文历史久远.其古代文化、近现代城市文化的底蕴深厚。  相似文献   

8.
人类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的新世纪 ,正在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我国将在充分汲取和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 ,逐步走出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在发展问题上带来的“非生态”困境 ,走出一条以生态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民族边疆地区在走入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 ,究竟应当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子 ,能否实现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胶着状态、甚至直接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在民族边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加速发展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如何做好这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均需要我们认真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综合学界的研究成果,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应从时间和要素两个角度的结合上来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从时间意义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进步的新文明,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形态。从要素角度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取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部城市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现实需要,可率先建设成为生态文明都市示范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新文明形态,要求人类在发展进程中,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准则,健全完善健康有序的生态保护建设机制,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改善并行不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