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能源消费的总量和构成是决定能源安全及能源发展战略的根本性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问题凸显,对我国能源安全影响颇大,也对近、中期能源发展提供了战略启示。一、能源消费总量上升过快1.能源弹性系数过高。研究能源总量变化首先要与本国同期的经济变化作对比,其关键参数是能源弹性系数,即能源增长百分率与同期国内经济增  相似文献   

2.
贺磊  孙倩 《传承》2012,(10):60-61
全球能源安全关系到各国的经济生命线及各国人民的生计,对维持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需求量逐年增长。从分析当前中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并提出一定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郝宇 《人民论坛》2023,(3):64-67
受乌克兰危机叠加疫情的双重因素影响,全球范围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2021年以来,石油、天然气、煤炭、稀有金属价格不断上涨,多次突破预期上限,国际地缘政治危机正在加剧全球经济通胀压力。由于国内能源供需缺口和全球能源转型导致能源生产端收缩,中国也正在面临严峻的能源安全挑战。对此,我国需要从区域平衡、陆权延伸和海权延伸等多方面着手,切实保障能源战略安全。  相似文献   

4.
微言博语     
@望:【中国能源何以安全?】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巨大的需求压力下,中国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是否会因"缺油"而"熄火"?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能源安全不存在问题,但前提是我们必须以动态、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能源问题,加强世界领域的能源投资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与生产国之一,能源安全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这对整个世界能源市场  相似文献   

6.
张荐华  黄河 《思想战线》2011,37(3):74-78
能源金融市场是能源与金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种市场形态。随着国际能源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能源与金融的联系日益紧密,能源的金融属性突显。中国发展能源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当前存在着金融支持单一化、融资开放度较低、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落后、能源金融安全等突出问题。制定中国能源金融市场的发展战略,就必须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金融稳定的高度出发,充分有效地利用金融制度和工具促进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面对未来的能源安全问题,中国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能源战略?如何以有限的资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制定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从新疆可持续发展能源政策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8.
刘波 《前进》2010,(8):27-29
<正>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进口大国。能源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在全国能源供应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全局高度审视山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对于加快推进山西转型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给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上任伊始即颁布了一整套"能源新政",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手段来同时实现能源安全、经济复兴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多重目的。中美同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中国目前正在进行能源基本法律的立法工作,奥巴马的"能源新政"将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然而,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正受到能源安全问题的困扰,中国能源安全不仅面临能源供应的紧缺风险,而且存在能源生态安全的巨大压力。切实保障能源安全,加快调整优化能源发展布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安全观经历了从“自给自足”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转变,能源安全政策也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重建能源工业”的保障政策到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通过“走出去”战略实施能源安全“双保障”政策;从“开源”与“节流”并重的综合性保障机制到积极关注“提能增效”“保护生态”的安全保障新策略,再到如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我国能源安全策略始终立足于国内的能源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形势不断调整和完善,为维护总体国家安全,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若霞 《求索》2012,(4):23-25
能源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战略的制定既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更要兼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能源安全利用。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核安全的担忧。本文分析了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两种不同能源战略调整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总结了欧盟国家能源战略对中国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启示。中国的能源战略受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国际能源市场。把握未来能源战略的趋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朱雄关 《思想战线》2015,41(3):120-122
在中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持续加强的态势下,能源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层面上的重要问题。俄罗斯作为与中国相邻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大国,在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具有重要的能源地缘政治意义。近期,因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国际能源供求形势深刻变化和能源价格的急剧暴跌,导致俄罗斯能源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也为中俄能源合作创造了新机遇。因此,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我们应准确把握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契合点,及时调整中俄能源合作的策略和重点,深化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增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就能源发展历史来看,人类能源消费主要经历了草木时代、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各主体能源在不同时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煤炭、石油能源,推动了现代化工业的诞生和发展。然而,从二十世纪末开始,由于长时期、大规模的使用传统能源,使人类社会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高污染带来的环保压力;二是传统能源日渐匮乏所造成的能源安全威胁。面对生态环境和能源安全提出的挑战,发展替代能源和替代技术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1,(2):I0001-I0008
六、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王正英 《创造》2021,29(4):29-30
结合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谈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清醒认识发展环境,准确站位新发展阶段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重构和地缘政治经济治体系演化相互叠加,我国正处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效率的攻坚阶段.从国际看,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能源需求大幅增长,全球能源需求重心加速东移,全球能源治理主导权博弈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7.
李键  齐虹丽 《前沿》2011,(21):102-106
南海能源安全是探讨CAFTA能源合作问题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关乎我国的能源战略、能源危机以及CAFTA各国的共同繁荣。不可否认南海能源安全对CAFTA能源合作有着深刻的消极影响。正视矛盾,解放思想,笔者认为强化非争议领域的友好合作,增进CAFTA各方对共同体的认同感,从而带动争议领域问题的缓和,是促进CAFTA能源合作的良策。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里海——中亚能源进入国际市场及其能源安全,以及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垄断性影响,美国通过投资开发、建设多元化油气管道和支持划分里海主权的方式参与到对中亚能源的博弈中。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掣肘和自身实力有限,美国的战略目标并不能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15日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所 作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中呼吁各国加 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 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为了在  相似文献   

20.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使中国面临的国际能源安全风险问题持续凸显。通过分析中国目前面临的能源安全困境,本文认为中国面临的国际能源安全风险主要来自能源供给、能源运输和能源价格这几个方面,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