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培培 《理论月刊》2008,(7):119-121
西晋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时的诗歌创作,一扫前代质朴的文风,朝着绮靡华丽的诗风发展.西晋绮靡诗风的形成与"文的自觉"发展的必然趋势、寒素文人的功利性心态以及当时崇尚声色之美的社会风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峰 《求索》2011,(3):214-216
中国诗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绝不仅仅止于意象派,在诗歌题材、诗歌形式、中国诗的化用以及诗歌意境等诸多方面,中国诗都给美国诗人提供了无穷的文学想象空间。作为"他者"的美国诗人对中国诗的异国文学构建和创造性的文学想象,极大地丰富了美国诗歌创作,其诗意的呈现更加多元多彩。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主要诗歌流派 ,新月派的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美。作为一个把诗歌创作视为生命的极富诗才的一代诗人 ,朱湘的诗也是极具艺术美的。这种美不仅体现在其创作具有中国古典诗的意境美、含蓄美 ,也体现在他对外国多种诗体进行了有益尝试 ,使诗歌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朱湘不仅是闻一多“三美”诗歌理论的实践者 ,同时也以自己的大胆吸收和尝试 ,开创了现代诗歌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诗学批评在诗歌创作发生论上,十分注重自然界景物的变化对诗人创作的触动和感发作用;在对诗歌文本的分析上,往往将一首诗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以人体各要素或动植物生长规律来喻说诗歌创作原理;在诗歌风格的品评上,大多以自然风物或各种自然情境来描述性地勾画诗歌风格,并由于崇尚自然的观念而形成了以自然清丽为工的批评传统.这些都显示了中国古代诗学批评与“自然”之间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广敏 《人民政坛》2014,(2):32-32
<正>诗,离心灵最近。千百年来,她循着中华文明的脉络,流淌于国人贲张的文化血脉中。"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经》问世以来,中国古代士大夫青睐于以诗言志,以诗抒情,以至诗歌创作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标志。直到黄遵宪一句"我手写我口"才拉开了近代诗歌革命的序幕,诗歌终于步下神坛,走近普通民众。散文,亦是一种优美的文  相似文献   

6.
龙晓滢 《思想战线》2012,38(4):135-136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奥登的诗歌除了"机智"、"俏皮"等特点为部分学者注意之外,其丰富的诗歌特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对于深入解读西南联大诗歌群体的文学创作活动而言,接近"真实"的奥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威廉·燕卜荪的引介无疑是联大诗人们认识奥登的最初途径——燕卜荪对奥登的介绍,不仅仅让这些联大诗人们认识了英国现代主义诗歌,而且直接引发了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实践,使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纳入了世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格局,并对中国当代的诗歌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想"与"因"结合的诗学观,不仅为诗歌创作、鉴赏和文学批评提供借鉴,而且也可作为汉诗英译的研究视角。本文从宇文所安英译王维诗的"译画入诗"、"译禅入诗"和"译典入诗"三个方面,探讨了诗歌画境中的动态性、静态性和光线色彩的和谐性在翻译中的摹写和润饰作用,分析了禅宗审美意境翻译中的"无我之境"、情景交织中的意境翻译的动感、声情意象翻译的乐感,总结了典故翻译的文化交互性,指出了宇文所安的翻译艺术的再现性重于表现性。  相似文献   

8.
就南宋诗歌的发展而言,江西派诗体甫始作为典范出现,就面临人们的不断反思并寻求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南宋人对唐音宋调两种诗歌范型及其风格差异逐渐自觉把握、对诗歌本质的思考逐步深入,尤以杨万里、刘克庄、严羽等为代表的诗歌观念和批评理论具有突破性.由于错综复杂的认识最终未能定于一尊,南宋后期的诗歌创作也就相应呈现为江湖诗人依违折衷于江西、晚唐间的混杂状态,没能在唐诗和江西体之外构建出新的诗美范型.  相似文献   

9.
古往今来,诗歌与自然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于坚是一位长期生活在云贵高原的诗人,云贵高原的高山河流、湖泊小溪在诗人笔端氤氲着神秘的氛围;大自然博大仁厚,宁静恣肆,柔软坚硬的气质,流淌在诗人温情的感动和激情的畅想中,弹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自然的沧桑、受难撩拨起诗人锥心的苦痛,也抒写着诗人被灼伤的目光。阅读于坚的诗,我们被诗人赞美自然的炽热情怀和保护自然的真切呼唤深深打动。一大自然神韵的诗意流动于坚对大自然满怀一腔深情,他对自然的吟咏,不仅仅是为了主体真切地再现自然,而是潜入到自然中去,让自然言说。这样,我们读到…  相似文献   

10.
许浑是晚唐一位优秀而颇受争议的诗人,不少诗家从"气体"角度研究许浑诗歌,其中不乏以"气格卑弱"、"气未深厚"加以评价,这实属不当。许浑诗歌无处不充满"气",包含作者的人格情志之"气"、声律的抑扬顿挫之"气"、结构的整密严谨之"气"、辞句的工整精切之"气"。  相似文献   

11.
张海明  顾漩 《湖湘论坛》2014,(3):48-50,71
《二十四诗品》的《流动》一品,隐含着这样的前提:天地万物由"气"化生,流动不息、变化无穷;而诗歌同样由"气"化生,因此才有可能用诗去展现万象流动。而流动的根本在于"冥无",在创作中,诗人须超越具体万象,洞察宇宙根本,方能得万象流动之神韵。  相似文献   

12.
胡欣育 《理论月刊》2008,(5):122-125
许浑是晚唐一位优秀而颇受争议的诗人,不少诗家从"气体"角度研究许浑诗歌,其中不乏以"气格卑弱"、"气未深厚"加以评价,这实属不当.许浑诗歌无处不充满"气",包含作者的人格情志之"气"、声律的抑扬顿挫之"气"、结构的整密严谨之"气"、辞句的工整精切之"气".  相似文献   

13.
王士祯认为盛唐诗具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妙谛微言”、“色相俱空”的逸品艺术特征,其实这种超逸的诗歌风貌,与盛唐人超逸的精神境界是分不开的。概言之,诗之超逸与人之超逸,都与当时盛行的禅宗思想极有关系,正是南宗禅所倡导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学思想,使盛唐诗人既以自由洒脱、随缘任意的态度面对生活,也以一任自然、不拘绳检的态度写作诗歌,缘于此,这种与佛禅“无住”理论同质同构的风神超妙之诗歌逸品才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14.
正"春日春盘细生菜",出自杜甫的《立春》诗,说的是立春这天吃春卷的习俗。当然,在杜甫的诗里,还寄托着诗人,因安史之乱而流浪异地,所生发的思乡之情。春盘,最早也叫"五辛盘",是将五种辛荤的蔬菜,供人们在春日食用,故又称为"春盘"。吃"春盘"的习俗,则始于晋代。后来,历代承继发展,就演变为吃"春卷",或者叫吃"春饼"。延至于今,吃春卷的习俗,各地均存,而尤以福州为胜。据说,福州还有一个关于"春卷"的美丽传说:宋朝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  相似文献   

15.
朱立新 《求索》2010,(12):187-189
《楚辞》所表现的自然观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作为客体的自然物通常被当做隐喻与象征的载体;二是作为主体的诗人以感伤的情怀观照自然;三是主人公行游的历程大多存在于想象或虚幻的山水自然之中。这些特征的背后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山水文学兴起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终身致力于诗歌创作,尤以自然诗出名。他的自然诗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看似平淡,然而在平淡的外表下,往往蕴含着炽热的思想感情,表现出现实性、人民性和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他始终关注现实社会的真相和趋向,从而使自己的自然诗歌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反映了时代的真实性,表达了对现代人生存状况及命运的真诚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禅意也是一种诗意。中国诗歌在唐代达到顶峰,同时也是禅诗不鸣惊人之刻。越来越多的禅僧加入到诗人的行列,对诗歌是一个福音。从那个时候起,以诗人禅,以禅入诗,已经普遍。如果说,诗歌是一种土壤,是一种天空,禅意可能就是某种生命的种子,是某个生命的翅膀。它不是无物,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有厚厚的积淀,本自天成。它使得诗歌在这里衍生成出了一种活脱空灵而又机趣天成的意趣来。  相似文献   

18.
隋秀玲 《求索》2011,(7):197-199
李颀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一位重要诗人,同时代人殷璠对其诗歌有较高评价,但宋、元两代,李颀及其诗歌几乎遗落于文人视界之外。明初高棅编选《唐诗品汇》,标举李颀为"盛唐之盛者"之诗人,并赞其诗歌为"万世程法",纠正了宋、元以来对李颀的偏颇态度,重新肯定了李颀的诗歌价值。此后,李颀诗集辑录、刊刻日臻完善;李颀诗歌得到充分肯定。终明一代,都不乏对李颀诗歌的溢美之声。正是有了明人对李颀及其诗歌的肯定,才有了李颀诗的广泛传播,并使得今人能够全窥李颀诗歌之风貌。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5月,《广西民族报》(汉文版)副刊取"花山"的壮语读音"岜莱",开辟广西本土诗人创作阵地——"岜莱诗会"专栏,每月用一个整版来刊登广西各族诗人作品。至当年12月,专栏已成功推出8期,共发表80多位本地诗人诗作100多首。"岜莱诗会"专栏的开设得到了热烈响应,一批知名作家、诗人、诗评家、文化学者和诗歌爱好者集聚于此,在母语"岜莱"的意象统摄之下营造精神家园,抱团取暖,话诗论剑,共谋诗歌创新之宏图。  相似文献   

20.
魏红梅 《求索》2011,(9):207-208,78
《怀仙感遇赋》是清初诗人丁耀亢诗歌中很有特色的一首自传诗,也是其诗集《陆舫诗草》的压卷之作。这首诗既对了解丁耀亢54岁之前的人生经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又对探究丁耀亢诗歌创作的体裁和风格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