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城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城镇化和城镇的人本化的统一。推进城镇化不仅仅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打造适宜人们居住的人文城市。而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往往看重的是其规模和速度,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对城镇化的文化考量不够,以至造成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和"文化硬伤"。为此,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文为基",以文化之道引领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文化涵养,实现城镇化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魏晔玲 《前线》2014,(7):78-78
<正>本刊讯2014年6月13日,由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北京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文化——第十六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建设的关系,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节日文化传承、民族文化重建、文物遗址保护,北京城乡一体化的新进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实践等问题产生了一系列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3.
朱江 《当代贵州》2014,(28):20-21
正9月16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要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在总理的话中,所谓的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就是指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而引擎,事实上就是指新型城镇化的增长效  相似文献   

4.
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强化人民群众对文化新需求的研究。一、新型城镇化带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新变化(一)新型城镇化内涵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市化而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  相似文献   

5.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基本原则。乡土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与信仰表达的文化母体。城市化进程的"半城市化"现象对地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的冲击,乡土文化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传承断裂的困境,乡土意识弱化陷入身份认同危机,文化自觉的缺失导致破坏性建设的文化灾难等问题。应自下而上地观察城镇化建设的"落地"情势,直面乡土传统与城镇化建设相遇的种种纠结和冲突,在继承与创新中为乡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充分发挥乡土文化推波助澜之效。  相似文献   

6.
陈晨 《世纪桥》2014,(12):87-88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只有切实坚持惠民、利民、聚民,才能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和谐推进。黑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积极稳妥扎实的推进,就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秉承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走出一条独特的龙江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带动了全省重要战线和主要城市经济的全面跃升,谱写惠民、利民、聚民的美丽乐章。  相似文献   

7.
<正>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具有重大意义。深刻把握经济新常态给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崭新机遇。新型城镇化与经济新常态相伴相随,高度契合,深度融合。我省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以及地上地下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等,都给新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湖北省随后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将"绿色GDP"作为把握经济工作两个纲领性要点之一,2013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这里,结合湖北实际谈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绿色GDP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也强调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选择。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不仅表现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更体现在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上。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和培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放眼西方,英美两国都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据统计,英国农民只有3%,美国是6%。  相似文献   

10.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城镇化,它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特点。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充分说明,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和城市发展、形成城镇体系、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制定城市发展政策密切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第三产业、文化产业等基础产业的关系,探索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1.
提速对接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泛珠三角"文化旗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英 《求实》2005,(2):55-57
在实施"泛珠三角"全球化文化发展战略中,江西应该与泛珠三角区域内成员一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把握文化发展趋势,加强区域文化合作;突出地缘经济共性,促进区域文化融合;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实现文化产业对接;围绕区域合作主题,推进产业体系创新;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共同打造"泛珠三角"文化旗舰.  相似文献   

12.
邓遂 《理论研究》2019,(6):40-45
在中国社会城镇化转型、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中国需要在紧扣"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灵魂的前提下,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借鉴古今中外社会治理文化精华、吸取西方城市化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城镇化新理念,以实现社会治理文化创新。以社会治理文化创新破除制约城镇化的社会治理制度枷锁、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打造有利于城镇化的包容性文化环境,引导我国由集中型城市化升级为分散型城市化,开启城镇化新进程。  相似文献   

13.
唐勇  王章 《实践》2013,(6):33
近年来,土默特右旗按照新型工业强旗与文化生态立旗并重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打造包头市城乡统筹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型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西部商贸物流中心、文化休闲中心的发展定位,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马惠萍 《学习论坛》2003,(11):31-32
全面小康既包括经济的小康,也包括文化的小康。繁荣的文化不仅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外在手段,更是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化领域的整体小康。因此,新时期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建立新型道德体系和道德守护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的现实背景是,一方面,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要求至少包括六个方面:新型城镇化是"质量明显提高"的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是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地从哪里来的问题、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现代农业谁来搞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  相似文献   

16.
向勇 《前线》2014,(6):28-31
<正>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已经广为人知。从"文化多样性"到"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和驱动力",文化的作用已经在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近年来,文化创意更是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新的驱动作用。2014年2月,国务院开始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切实加强对城  相似文献   

18.
叶学平 《学习月刊》2013,(13):33-35
当前,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背后,却还存在着城镇化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异地城镇化、"化地不化人"、摊大饼、"房地产化"等问题,因此,我们在加快推进湖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千万不可忽视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和产生的一些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毫无疑问,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巨量投入的资金从哪儿来?成为当前困扰各级  相似文献   

19.
李富有 《共产党人》2010,(12):42-43
在现代经济中,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温家宝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产业与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当前,各地在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中,只有更深刻地把握旅  相似文献   

20.
刘亮明  冀业 《先锋队》2013,(25):10-12
山西,站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节点上。国际经验证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化率在30%至70%之间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社会经济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期。"山西正当其时。能否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积极稳妥地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能否真正实现。"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的认识清晰而深刻。如何又好又快地实现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山西超前谋划、因地制宜,扭住"化"字做文章,不断开创城镇化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