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诸文 《今日浙江》2006,(15):20-21
诸暨市始终将对农民普法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突出“四个创新”,全面提升农民法律素质,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创新“枫桥经验”,创建“法治诸暨”,构建“和谐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2005年,诸暨市被评为“四五普法”全国先进单位该市司法局被司法部荣记集体一等功。创新载体,开展实效性教育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把农民法制培训纳入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成立市镇乡(街道)、行政村三级普法教育领导小组,普法教育经费纳入市、镇两级财政年度预算,市财政每年投入法制培训专项资金50余万元。在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讲师团中充…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赣榆县把2003年确定为“农民培训年”,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应对市场、发展农村经济的实际能力。一是举办“假日党校”下基层活动。“假日党校”兼职教员利用节假日时间,到基层授课、到田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农民戏称,“农民培训是政府花钱了事,农民出人‘陪训’”。培训为何变成“陪训”?究其原因,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4个主要问题:培训方式呈现“零散型、突击性、短暂式”,甚至出现“走过场”现象;培训内容与农民的需求联系不紧密,培训效果不明显;一“培”了之,没有配套的服务,知识不能转化成致富能力;农民没有学习习惯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群众》2006,(7):40-41
农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我们坚持把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工作着力点,大力实施农民培训教育工程,以农民素质的提升带动农村的加快发展,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建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民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我们通过“四抓四建”构筑起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使之有了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抓队伍,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有效机制。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县委领导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办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现代农民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5.
民革安徽农业大学支部有土壤与植物营养、生态农业、农林学、茶叶和产品加工等学科专家教授25人。近几年来,他们在兢兢业业完成教书育人本职工作后,抽出时间把才智奉献给科技支农事业,被农民兄弟誉为“自家教授”。把技术传给农民三年前的一次支部活动会上,大家对茶学教授林鹤松、顾谦建议充分利用农大民革支部的人才资源,“抓住农民主体,依托农业载体,推广培训实用技术”取得了共识。首先是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998年以来,该支部在全省先后举办农民培训班100多期,现场指导农民200余次,结合科技赶集、送科技下乡、示范区现场指导观摩以及在安…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5,(24):37-38
为巩固和发展“党员中心户”创建活动成果,探索提升“党员中心户”创建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并为准备在农村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基础,今年下半年以来,百色市进一步延伸农村“党员中心户”的传、帮、带作用,整合农村培训资源,创新农村党员和群众骨干培训机制,集中“党员中心户”、致富能人的能力优势,全力服务“三农”,把以往定点静态被动培训模式转向动态主动受训模式,在全市农村开展“农家课堂”培训工程,组织农村党员和群众骨干到“党员中心户”、致富能人家中进行5~7天的培训,把实用技术培训课堂搬到农家中, 由农民培训农民,使农村党员和群众骨干学到实用技术,提高致富能力。据统计,至11月5日止,全市已确定“农家课堂”培训工程接收户722户及技术指导员309名。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奇葆批示:百色农村党员开办“农家课堂”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有效方式,是农村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崭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相对应的,是农民劳动就业的“千万工程”——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这项工程起源于衢州的“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常山是试点县。2003年7月2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常山考察调研,对“劳务培训券”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这张小小的培训券给常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常山县青石镇人大代表、砚瓦山村党支部书记徐卫国说,20年来,常山县始终抓住“人”这一核心,持续深化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从发放纸质劳务培训券到举办各类特色“技工班”,再到成立常山农民学校、常山阿姨学院、常山工匠学院等专业型“乡土学院”,打开了农民提升技能和学历的新通道。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浙江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和培训领域新举迭出:“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百万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如火如荼,“转移劳动力培训”、“失土农民培训”方兴未艾。地处东南沿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的浙江,是一个土地资源极为贫乏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人均不足半亩地的资源小省,迅速发展为经济活跃、人民富裕的经济大省。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为5400多元,连续18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靠的就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全省1000多万企业职工中,有900多万来自农民。…  相似文献   

9.
“阳光工程”即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是由公共财政支持开展的非农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故称“阳光工程”,意即让广大农民能沐浴到党的温暖阳光。“阳光工程”的实质是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加其就业机会,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目的。事实说明,提供农民就业机会,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上世纪80年代,由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市对农民的包容性逐渐宽松,许多农民洗脚上田,进厂务工,从而使  相似文献   

10.
沈永明 《当代广西》2006,(15):30-3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农民群众是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核心,广大农村党员是中坚力量。因此,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培养新型农民党员,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成为“学习型群体”、“服务型群体”、“务实型群体”、“致富型群体”,达到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凝聚民智民力,共同建设农村新家园。强化培训,把农民党员培养成为学习型群体建立学习型的党员队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1.
刘学永 《当代广西》2010,(10):37-37
永福县百寿镇党委为使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创建了农民党员培训科技集市。科技集市采用开放式的培训理念,对农民党员进行科学技术技能的免费培训,同时开设农民党员“半月论坛”,竭力打造一个供农民党员和群众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大众平台,成为百寿镇农村党员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相似文献   

12.
宗和 《今日浙江》2023,(15):52-53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浙江省人社部门主动“搭桥引路”,大力实施技能型农民培训,开展返乡入乡合作创业行动,提供精准高效的创业服务,努力构建“以产业吸引人才,靠人才带起产业”的正向循环,激活乡村共富引擎。合作创业带着农民奔富为营造资源高效集聚的创业环境,浙江把创业孵化的服务模式引入乡村,大力扶持乡村版“众创空间”发展,帮助更多“农创客”“新农人”在创业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近年来,绍兴市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力点放在“外来人才”、“外来民工”和“本地农民”三类特殊群体上,积极探索,多措并举,让外来人才在绍兴创业安家,让外来民工共享城市文明,让本地农民加快培训转移,努力提高“外来绍兴人”和本地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长治市和中国五百强企业潞安集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号召,共同创办了长治中国农民培训学院。长治中国农民培训学院自2005年创办以来,按照长治市委市政府和潞安集团的要求,以城乡劳动力大培训、大转移为目的,以“培训支农,技能反哺”为手段,秉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办学宗旨和“技能改变命运,培训提升素质”的办学理念,采用德国“双元制”教学和“世界工厂”实习就业的培训模式,强化“学会一门技能,播种一份希望;培训一名技工,带动全家小康”的教学思想。截至目前,长治中国农民培训学院已先后向北京、天津、南京、长治、广州、太原等城市转移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三期521人,转移就业率达90%以上,为长治地区十三个县市区农民脱贫致富打开了进入之门,真正将农民培训办成了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党心工程、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5.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科技与人才的保障和支撑。山川秀美的广西具有优越的区域优势、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巨大。为了加快农业发展,广西农业部门致力于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开展“千万农民实用技术大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大大提高了农民应用现代科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苏星 《当代广西》2006,(6):33-34
百色市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百色市紧紧围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把“农家课堂”培训作为一个重要载体,从党员群众的需要出发,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创新了农民培训的传统模式,为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找到了一条新路子,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7.
“绿色证书”即农村劳动者的岗位合格证书,指农民经过培训和实践具备从事某项工作岗位规范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经当地政府认可的从业资格凭证。“绿证”工程是建立和完善“绿证”制度,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实现科技兴农战略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九五”期间,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在11个乡(镇)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问题开办了 58个“绿证”班,共培训4044人,其中民族地区15个班,培训958人。“绿证”学员学以致用,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截止去年3季度末,吉林省2007年度实施“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工作基本结束,目前,吉林省劳动保障厅与吉林省委统战部正对全省承担“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万农民培训”项目的所有培训机构进行会审核实,并根据审核结果拨付相应的培训经费。  相似文献   

19.
钱开胜 《当代广西》2005,(22):58-58
田东县在发展劳务经济工作中,从创新机制入手,强化技能培训,实行定向输出,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促进劳务输出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强化政府引导,提高组织强化程度,促进农民外出打工由“盲目自发型”向“政府定向输出型”转变。该县县乡两级设立“农民下山进城入谷”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定向劳务、订单培训工作的领导;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定向劳务订单培训网络。通过政府引导、能人客商引路、老乡朋友相互介绍等途径,“盲目劳务”现象已大大减少。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者素质,促进劳务输  相似文献   

20.
“三农”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但实践已经证明,单靠种养业来实现农民增收已远远不够。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文化、科技、从业资格等方面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技能,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就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自治区农业厅从上世纪90年代就号准了农民致富脉搏,并积极通过各种形式,下大力气认真抓好农民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