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完成产值1083.9亿元,成功迈入千亿级产业行列,成为生态贵州孕育出的又一个产业新星。万山深处藏灵秀,多彩贵州出山珍。刺梨产品挺进市场、绿茶香飘世界、"老干妈"风靡全球……贵州生态特色食品正以强劲势头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场,这不仅加快了贵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进程,而且有力推进了全省脱贫攻坚。近年来,为加快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贵州省通过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机制,推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有力促进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  相似文献   

2.
正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逐渐扩大知名度,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站在新的台阶和新的起点上,以工作链传导、产业链延伸推动价值链提升,让农产品迈向更广阔的大市场。为加快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贵州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将首批16个单品和企业打造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坚持分批遴选、常态开展、动态调整,以单品培育带动重组打造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联合舰队"。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全面启动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将首批16个单品和企业打造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以单品培育带动重组打造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联合舰队"。2020年,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产值1400.85亿元,同比增长12%。这份优异的成绩单,彰显了贵州生态特色食品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但必须看到,贵州食品加工企业小、散、弱的情况比较突出,脱贫攻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部分爱心产业也需要转变经营模式。食品产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加快向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将立足丰富的水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强品牌、做大规模,带动全省天然饮用水产业品牌化、标准化及规模化发展,把天然饮用水产业真正培育成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好水贵天然。良好的生态,丰富的降水,造就了贵州品质优良的天然饮用水资源。"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贵州省大力布局和推动饮用水产业发展,变天然水为"产业水",饮用水产业异军突起,正成长为继酒、烟、茶、药、特色食品后的贵州特色优势产业"第六张名片"。为推动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品牌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大力推进数据"聚通用",深挖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大数据全产业链、全治理链、全服务链。近年来,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全国较早选择了发展大数据。2015年11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决定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今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并强调未来五年,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要取得重大成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山川纵横、风光绮丽,河流环抱群山,气候立体多样,处处青山绿水,是发展生态渔业产业的理想之地。2018年以来,贵州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全面推进"零网箱·生态鱼"渔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将生态渔业列为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高位推动生态渔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湖库生态渔业、稻鱼综合种养、冷水鱼养殖、设施渔业,贵州打造了一条全域生态鱼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贵州集中力量推动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优质烟酒、新型建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十大千亿元级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打造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现代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从"乡下妹"到"老干妈"再到"南山婆"……一个个贵州辣椒酱品牌在业界满载盛誉,更在国外市场成功"出圈",成为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系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高达2000万元,销售量突破100万瓶,全网品牌曝光量突破1.4亿次,线下中国南区、北区签约覆盖商超网点突破3000个……今年"618"电商节,贵州辣椒酱新晋品牌"南山婆"的表现不容小觑。而在之前参与的一期公众人物直播带货中,更创下20分钟三次售罄补货、直播点赞3.21亿次、销售额近百万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9.
江婷婷 《当代贵州》2023,(21):26-27
<正>贵州着力聚焦重点产业链,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建立“链长链主”工作推进体系,通过“强一企,带一片”,推动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工业经济恢复势头持续巩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4月底,东方电气集团年产能1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总装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实现了贵州风机智能总装制造零的突破。这是贵州本土制造企业长通集团发挥“链主”作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带来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经济畅通运转,产业链供应链是重要支撑。今年,"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贵州,十大工业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打出系列组合拳。前不久,钟南山院士为贵州刺梨直播带货并点赞:"贵州将农产品变成工业品、消费品。"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助推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将抓好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作为关键一步,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单品为核心,以品牌为支撑,打造贵州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特色优势企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质量发展,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2关注点贵州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化产业引育生态圈,做大产业基金蓄水池,打造产业升级大集群,推动产业招商落得下,引资项目多点开花。“没想到知识产权也能用来融资贷款,是贵州银行贷款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近日,贵州亮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标权质押形式贷款,成功融资198万元。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省将充分利用好生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着力做好酒、烟、茶、药、特色食品"五张名片"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业。2017年,贵州特色产业工业增加值近14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0%以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发展优势的烟、酒、茶、食品、中药材、天然饮用水等贵州特色产业,保持了品种丰、品质优、知名度高的发展态势,逐步成为贵州靓丽的产业名片。  相似文献   

14.
正素有"竹子之乡"美誉的赤水市,是我国重要的竹业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竹材产区,拥有132.8万亩竹林,竹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赤水市将招商引资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做大做足"竹文章",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引进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好产业、好项目、好企业。围绕延伸产业链,以纸制品、竹木家具、竹集成材料、特色食品药品、新技术新材料"五大产业"为突破口,找准龙头企业补齐现有产业链,高端引进  相似文献   

15.
正"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做足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文章,加快推动贵州特色产业实现新跨越。"4月4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到贵州五福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强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动力、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多彩的贵州,孕育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也成就了丰富的特色食品。走进贵阳市各大连锁超市食品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2月中旬公布的《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要将贵州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优质烟酒、新型建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等十大产业,打造成为引领发展、拉动增长、融合创新的支撑性、示范性、带动性核心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大健康医药产业正逐步呈现医疗服务与大数据产业结合,医药流通与信息产业结合,药食同源、健康养生与休闲旅游结合、与生态种植业相结合等产业链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贵州民族医药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如何发展壮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宋宇峰在5月29日在贵阳举行的"贵州新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会"上说。本次论坛由贵州省科协学术部、贵阳市科协主办,贵州省药学会、贵州省药师协会、贵阳市药学会承办。论坛专家云集,纷纷为贵州新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把脉开方"。  相似文献   

18.
正正是坚守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贵州的底色越来越厚重,生态文明的主旋律越来越响亮。回望来时路,一个致力于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绿波涌动的贵州,正生动呈现在世界面前。山青、天蓝、水清、地洁。6月的贵州,绿意盈盈,生机盎然。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要求"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8月,贵州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同年9月,贵州决定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  相似文献   

19.
正贵阳市乌当区通过打造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和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打下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2015年初,贵阳市乌当区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了"推进产城良性互动,打造生态健康之区"的总体目标,主导产业定位为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引领示范区、贵阳市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特色食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聚集地。2015年召开的首届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乌当区被命名为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成为全省10个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县  相似文献   

20.
正贵安新区抢抓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机遇,积极打造全产业链、全治理链、全服务链的"三链融合"模式。谈及发展,必言大数据;谈及大数据,必言贵安。翻开中国大数据发展"版图",我们发现,贵安新区这片云贵高原上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热土,正在抢抓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机遇,积极打造全产业链、全治理链、全服务链的"三链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