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20年1月27日晚,贵州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赴湖北省鄂州市开展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贵州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先后派出9批共1443人的精锐力量千里驰援武汉、鄂州。50多天时间里,累计收治患者2500余人,完成了最大可能的治愈率,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时光飞逝,转眼一年。2021年3月26日,贵州援鄂医疗队代表团应邀回到鄂州。  相似文献   

2.
马红梅 《当代贵州》2020,(18):28-29
在贵州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场上,随处可见"90后"的身影,他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传递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胜利都必得的贵州自信。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战贫作风助战疫,战疫精神促战贫,在交织进行的两场战役中,贵州广大党员干部士气高昂、豪情满怀,众志成城、迎难而上。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成为横亘在贵州脱贫攻坚路上的一道坎。战疫缓不得,战贫等不起。战疫,"贵州战法"受瞩目,"援鄂温度"暖荆楚;战贫,战鼓声声催人急,决战决胜在今朝。  相似文献   

4.
正一段时间的并肩战斗,大家已经有了无须明言的默契——"贵州鄂州,风雨同舟,彼此加油!"2月22日下午,贵州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共176人整装出发,驰援湖北鄂州。至此,全省已有1434名医务工作者奔赴湖北疫情防控最前线。他们分别在武汉、鄂州等疫情最重的地方贡献着抗击疫情的"贵州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冲在一线。在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黑龙江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充分发挥出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援鄂医疗队:成立战地临时党组织1月27日深夜,黑龙江首批援鄂抗击疫情医疗队抵达武汉。在前往安置住所的路上,哈医大二院抗疫医疗队的19名党员迅速做出一个决定:成立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筑起疫情防控战斗前线的坚强"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6.
连日来,援鄂医疗队员陆续撤离湖北,湖北各地以最高礼仪相送,援鄂19个省市以最高礼遇相迎,一幕幕场景令人激动流泪:警车开道、骑警护航,武汉3000交警以"最高礼遇、最深敬意、最佳形象"护送英雄返程,市民在阳台齐声高喊:"谢谢白衣天使!"襄阳、黄石等地市民站满街头,十里相送医疗队;十堰市青年志愿者在机场用手语舞《听我说,谢谢你》送别医疗队;鄂州更有市民街头长跪送别医疗队……白衣战士回到家乡后,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省市委书记、省市长亲自到机场或高铁站迎接英雄凯旋;山东、江西等省在机场举行"过水门"仪式,用民航界最高礼仪为援鄂医疗队"接风洗尘";各地网民纷纷隔空喊话:"谢谢你们,为保卫湖北拼过命!"  相似文献   

7.
李坤  杨刚 《当代贵州》2020,(15):38-40
从1月27日第一批医疗队星夜驰援湖北以来,60余天的火线驰援,60余天的紧张战斗,贵州胜利完成援鄂任务。在这场严峻的战疫大考中,贵州人民与湖北人民拧成一股绳,推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节节胜利,历史将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8.
正对参与援鄂战疫的贵州医务人员来说,一年前援鄂那段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光注定终身难忘。至今,他们的手机里,还珍藏着一张张当时拍下的照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抗疫记忆……"这张照片是我援鄂出征前,和妻子章婷在机场的‘吻别’。"照片上的两位主角就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士黄秀峰夫妇。  相似文献   

9.
正2月19日出征,3月19日凯旋,整整一个月,朱建国的战疫之路充满艰险、感动和自豪。4月2日下午2时30分,贵州省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领队朱建国结束14天的隔离休整后,回归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1 4天给了我静心思考的空间。"朱建国告诉记者。静,朱建国需要进入这种状态,不仅仅为了静下心来执行援鄂指挥部  相似文献   

10.
刘丹 《当代贵州》2020,(10):34-35
"肯定人传人!"1月20日夜,钟南山院士的话迅速传开。1月21日,贵阳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贵州迅疾行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国疫情防控鏖战正酣,湖北告急!6天后的1月27日,湖北鄂州市新增确诊病例37例。当晚,贵州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挥旗出征,向着鄂州进发!援鄂战疫打响!党中央一声令下,贵州省委、省政府切实扛起对口支援鄂州新冠肺炎防治的重大政治责任,尽锐出战,全力以赴,携手湖北人民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似文献   

11.
九州方圆     
《党的建设》2020,(3):12-13
省内聚焦A2月4日,甘肃援鄂护理专业医疗队出征:仪式在兰州举行。省长、省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组长唐:仁健在出征仪式上向医疗队授旗并作动员讲话。  相似文献   

12.
"感谢县委、县政府的激励与关怀。""莫大的荣光啊,今后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后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各位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和培养。"3月3日上午,收到江口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关于同意聘用刘云云等三位同志为我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通知》,该县非事业编制的贵州援鄂医疗队队员刘云云、王玲、杨智鸿激动不已,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各地严防严控,迅速构建起查、防、控、治、保、导"六位一体"防控体系,横到边、纵到底,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2020年12月10日,身披白衣战袍的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综合科护士长杨帅君,走进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疫情硝烟散去,这位抗疫战士又一次光荣地接受了党和政府的褒奖和礼赞。作为贵州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里,杨帅君要负责晚班和夜班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周雅萌 《当代贵州》2020,(11):56-56
当战疫的冲锋号吹响,贵州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护士周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奔赴千里之外的鄂州,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懈努力。丈夫周杨奔赴鄂州全力支援疫情救治工作,妻子张丽留守贵阳坚守新闻采访一线,用镜头记录一幕幕贵州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感人情景。贵州鄂州,风雨同舟。他们是夫妻,也是战友,虽不在一个岗位,却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5.
正从冬迈向春,经历死与生。在贵州援鄂一周年到来之际,这份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历久弥新。3月,春意融融。千里之外的湖北,浴火重生,车水马龙;生机勃勃的贵州,机器轰鸣,桃李芬芳。从冬迈向春,经历死与生。在贵州援鄂一周年到来之际,这份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越过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6.
英雄归来     
《红岩春秋》2020,(4):4-7
2020年3月18日傍晚,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随着PN6888航班落地,重庆第四批、第九批援鄂医疗队133人回到重庆。为向医疗队员们表示敬意,重庆机场以民航界最高礼仪"过水门"的仪式,迎接战"疫"英雄回家。两辆消防车在飞机两侧喷射水雾,为最美逆行者"接风洗尘"。  相似文献   

17.
正正月里,很多北方人都习惯以农历计日,正月初四那天,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护士长王晓琴作为内蒙古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和138名同事来到湖北荆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记者最近一次与她通电话,是二月初四,医疗队来此地已"满月"。此行,医疗队并没有收到通知要支援多长时间。一开始,大家会私下里问,啥时候回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疑问渐渐消失,队员都形成了统一的信念,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就是回家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张惠蓉,生于1973年10月,山西孝义人,副主任护师,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护士长。2020年2月20日,张惠蓉随山西省第十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援鄂,担任护理组组长,9月8日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10月23日荣获"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称号。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16日,北京、湖北等城市医院的援疆来到五师九○团医院义诊。当天,8名援疆专家医生为120多名群众进行了诊治。据悉,这支由中组部第17批博士团成员、湖北援疆专家及五师援疆专家组成的"微组团"式的医疗队,医疗队自今年6月底开始为期半年巡回诊疗活动以来,大型巡回诊疗活动10余场次。据了解,今年援疆专家医疗队以"微组团"服务模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20,(7)
正针对制度上墙、做"假样子",敷衍了事"走过场"等现象,如何推动主题党日常态化规范化?自治区统计局是这样做的——在自治区统计局党建活动室里,红色背景墙中央金黄色的党徽闪闪发光,入党誓词赫然醒目,庄严而神圣。党员们佩戴党员徽章,认真聆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