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黃霞 《当代贵州》2021,(13):13-13
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进程中,遵义市按照“瞄准优势产业抓集群,围绕产业链条抓配套,盯住重点企业抓服务,突出园区效益抓改革”的思路,加快构建以茅台酒引领、绿色食品工业主导、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并进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紧盯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推进以绿色食品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2.
黄霞 《当代贵州》2022,(10):64-65
"十四五"开局之年,遵义市加快推进以绿色食品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以遵义都市圈建设为牵引的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的旅游产业化,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4169.9亿元,实现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3.
陈梓泽 《当代贵州》2014,(32):36-37
正遵义市大力实施"1234"战略和"四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近年来,遵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实施"1234"战略和"四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农业法制为保障,以工业化手段武装现代农业,大力实施"8531"工程,大力推进山区现代农  相似文献   

4.
杨聪 《当代贵州》2022,(6):32-33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高质量发展.铜仁明确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突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不断做大工业增量.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为改变千百年来一农独大的局面,大力推进以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生态特...  相似文献   

5.
陈鸣明 《当代贵州》2011,(15):34-34
未来五年,我州将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重点实施“工业强州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扩张经济总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抓项目建设、强科技创新、促资源开发为主要支撑,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实现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的必然选择。轮台县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核心来抓,初步形成了以石油石化、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业开发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但轮台县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因此。轮台县要大力实施结构调整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园区带动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形成以石油石化产业为主体、科技为先导、龙头企业为支撑、特色产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轮台特色的工业化路子。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结合枝江实际来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五种理念,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抓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水平越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就越高,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就越强。因此,要通过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战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增强财政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一、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理念谋划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育龙头,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把工业理念导入…  相似文献   

8.
正云岩区正抢抓时代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运用创新、互联网及金融思维赋能企业发展,实现传统工业企业向新型工业化企业的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是从管理在线、经营在线、数据在线3个维度来进行。工业企业要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赋能企业的商业模式,实现数字驱动业务,切实创新业务战略……"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又好又快、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是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省上下的共同参与、长抓不懈。●新型工业化新在什么地方?关键新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推进工业化与节能降耗二者之间的关系。●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开局良好,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630.9亿元,同比增长21.6%;实现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94.9%。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富民强省和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杨军安 《学习月刊》2011,(10):66-67
2010年,孝感市孝南区紧紧围绕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核心区目标,大力实施"四化联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融入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战略,不遗余力地抓项目、抓招商、抓工业、抓创新,奋力推动孝  相似文献   

11.
在"十四五"新征程上,铜仁高新区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主体培育为抓手,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创新产业体系、壮大企业市场主体,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工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又好又快、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是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省上下的共同参与、长抓不懈。 ●新型工业化新在什么地方?关键新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推进工业化与节能降耗二者之间的关系。 ●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开局良好,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630.9亿元,同比增长21.6%;实现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94.9%。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富民强省和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大理州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优化布局,以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为突破口;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项目选择为重点;抓实县域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政府服务为保障;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4.
陈宁 《理论导报》2013,(6):28-29
一、好马车才快城市发展必须有繁荣的经济给予充足的动力支撑。九江打造特大城市,必须在工业上下工夫,走"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适度超前的城市建设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发展"的路子。唯有"强工"才能"兴城",才是九江赶超正道。必须坚持"强工兴城"战略不动摇、不分神、不分心、不折腾。坚持用最强的力量抓工业,用最大的力度支持  相似文献   

15.
乌当区立足黔中经济区,奋力推进以"生物制药、绿色食品"为主导的黔中新型工业化先行区,以"温泉、体育、民俗、生态"为主题的西南高品位休闲度假区建设,以"生态、高效、创意、循环"为特色的贵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为支撑的贵州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16.
韩正明 《党的建设》2007,(10):62-62
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总体思路,结合肃南牧区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实施好五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努力提高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江西工业应对金融危机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工业逆势而上,驶入了一条平稳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要做大江西经济总量,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加快推进工业化,必须采取"三管齐下"、"四轮驱动"的措施:下大力气增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抓技改,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下大力气扩大工业招商引资,抓项目,增加工业经济总量;下大力气鼓励全民创业,抓企业,增加工业税收来源;以发展循环经济驱动江西工业产业升级换代;以发展开放经济驱动江西工业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产业体系进程;以发展集约经济驱动江西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发展民营经济驱动江西国有企业改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枝江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的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战略,以民营化为基本取向,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强化领导,整体联动,强力推进,推动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其主要做法可概括为“六抓六并举”:第一,抓改革,坚持破产重组与机制创新并举。我市从1997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大刀阔斧地开展以民营化为基本取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一是对长期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破产,彻底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二是对能基本维…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殷殷嘱托,响彻黔中大地!"十四五"时期,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生态引擎"贯穿始终。新型工业化的"车轮"滚滚向前,要利用好绿色生产方式这一"润滑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关键在于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以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为例,该基地如今已成功向产品绿色化和生产自动化转型。工业化进程中澎湃的绿色动力,是贵州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内江工业增长方式面临新的转折.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明确了"到2010年,要力争把内江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的制造业之都和绿色食品基地;规模工业增加值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全市人均GDP达1200美元以上,进入工业发展的中期阶段"的目标定位,勾划了内江工业未来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