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10月,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部从安顺搬迁到贵阳市,标志着贵航集团顺利实现指挥中心“阵地前移”,为集团公司完成战略布局调整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靠山、分散、隐蔽”是当年三线建设的原则。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就是按照这一原则铺开摊子,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建成了一个飞机、发动机生产基本配套的航空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靠艰苦奋斗能够克服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规划,我们会再建一条跑道,与当前的这条并列延伸。"遥指机场跑道旁的空旷地,贵州省安顺民用航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涛谋划着未来,他坚信,立足于得天独厚的旅游市场,黄果树机场定能成为支线机场中的佼佼者。黄果树机场原名安顺机场,始建于"三线建设"时期,在2013年以前主要是作为航空作业基地。近年来,随着安顺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其民用价值开始凸显。  相似文献   

3.
<正>1964—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在共和国历史上写下艰苦创业的光辉篇章,为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三线建设重大决策出台实施55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军民  相似文献   

4.
正从0到1,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021年,安顺俨然上演了"数字经济魔法",短短2个月时间,签约省内外50家大数据企业,目前已有35家入驻,汇聚成链,串起安顺发展新美景。凭借"无中生有"的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在安顺发生了一场蝶变。在这场华丽蝶变的背后,大数据对安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本刊记者专访了安顺市委书记陈少荣。  相似文献   

5.
20年前的春天,在黔中大地的安顺启动了一场默默无闻的伟大"试验","试验"的主题叫着"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经济份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正是这样高瞻远瞩的"试验",促使安顺率先探究了"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的理念,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寻求着科学发展之路,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近20年来,安顺各族人民以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一种精神悄悄地"探索"、"实践",即使走过多少曲折的道路,接受各种纷繁的"论争",都没有阻碍着广大干部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步伐,他们用行动、用数字给全省、全国讲述了"安顺话"。近20年风雨兼程,安顺的一草一木发出鲜活的声音,安顺的和谐演进缔造了一幅光辉的蓝图。于是,在安顺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刊与安顺市委组织部一道,组成了安顺试验区专家咨询组,上跑北京,切实地领略那些资深"大家"的评点;而下就是深入安顺的城乡、院落,深入企业、基层,用手中的笔去记录那些把文章写在黔中大地的各级干部群众,以此告诉人们,安顺试验区近20年是怎么探索、实践的,安顺的"试验"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正结合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为主导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逐步构建起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6月5日,由中航工业贵州飞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山鹰"外贸飞机在安顺总装下线,此举标志中国军贸家族新添一款"战教一体"的超音速轻型多用途歼击教练机。业界称,这是国防工业践行国际化开拓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对军工企业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从三线建设脱胎而来,贵州国防科技工业逐渐形成以航空、航发、航天、电子信息四大板块为主体的科研生产体系,通过发展军工主业,壮大"军转民",培育"民参军","以军带民、以民促军、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贵飞公司:"鹰"击长空新高度在贵飞公司试飞站,一排"沙漠迷彩"涂装的"山鹰"外贸战斗教练机正在进行试飞前准备。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一款全天候、轻型、双座舱超音速高级教练机,"山鹰"正凭借其"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风云壮举     
正三线建设,是党中央在1964年作出的以备战和改变西部落后面貌为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到1983年三线建设基本结束后,按照国家部署,党中央又实施了三线企业调整改造战略,到2006年基本完成。三线建设和调整改造,前后长达40年。全国有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投身到三线建设中,在祖国大后方建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与此同时,三线建设者用汗水和生命谱写了无数动人篇章,孕育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三线精神与建党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一脉相承,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相似文献   

9.
<正>1965年,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在贵州全面展开。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10万建设大军奔赴贵州高原,在贵州大地播下工业文明的种子,成为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三线建设"时期,贵州建起了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军用电子业三大科研生产基地,夯实了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基石。011航空基地、061航天基地、083电子工业基地——几  相似文献   

10.
安顺原是“商业之盛甲于天下”的黔中商埠,然而前几年则是外地商品大量流进安顺,安顺的资金悄悄流出境外,一度被安顺人引以为荣的军工企业及烟、酒、轴承等地方企业也因不能适应市场转变而举步维艰。为迅速改变落后现状,形成新的产业支柱,原地委行署提出了“抓大放小”的发展战略。首先,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将眼光瞄准那些生产型的工业项目,已引进项目76个、项目资金5.1亿元。开发区内企业由建区时的19家增至百余家,年总产值达7亿元(不含军工)。开发区初步培育起了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加工业,以精细化工为方向的化学工…  相似文献   

11.
<正>镇宁自治县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促进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融入全省"互联网+贵州石材""贵州石材云"建设计划,在石材创意设计、物流、电商及国际化战略上走出一条新路径。10月29日,2015首届贵州(安顺)国际石材博览会暨首届全国石雕石刻设计大赛在安顺举行,镇宁自治县依托优质的石材资源和技术先进的石材加工企业赢得参展企业和客商的高度赞誉。另悉,2016第二届贵州国际石  相似文献   

12.
<正>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心脏,因为它集成了现代工业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的极致体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航空发动机独立研制国。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这段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历史,也是"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为之奋斗的一生,他带领我国航空发动机实现了由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由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由第二代发动机到第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代贵州:近期上映的《闯入者》依然选择了"大三线"命题,这是你第三部关于三线建设的作品,为什么如此执着?王小帅:创作离不开创作人的经历,以及他自身的成长背景和环境。我因为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贵州的三线地区生活,对三线建设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在我做的十来个片子里,其中有三部是三线的题材。当代贵州:你觉得三线建设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王小帅:一部电影不能从评价整个三线建设的角度去做,我的视角是其中的人物与情感。在那个时期,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为支援福建小三线建设,1966年至1970年间上海向福建搬迁了11个工厂(车间),涉及轻工、化工和手工业等工业门类。基于福建工业基础、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等因素,上海支援福建规模较小,地域分布集中;支援采取车间企业整体搬迁形式;搬迁企业以民用为主,满足民生需求导向明显。上海支援福建小三线建设推动了福建山区开发,向福建输入了一大批技术管理人才,形成了上海支闽小三线建设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国内石材产业重心向中西部转移,安顺市抢抓机遇率先出台政策推动石材产业发展,深藏地底的石头在石材企业的"巧手"加工下,点石成"金"。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贵州(安顺)国际石材博览会,2016年8月26日至29日,第二届贵州(安顺)国际石材博览会将在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本届石博会以"以石为媒,合作共赢"为主题,通过"四会一赛一论坛"搭建起一个广阔平台,将有力推动贵州石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20年,有引人遗憾与沉思的曲折和迷误,更有太多今天我们来不及完整梳理和总结的成功经验,尤其是那些在"三个有利于"标准和"非禁即可"指导下不断萌发的观念、思维、行动、勇气.一个正在不断加快发展的活力安顺、一个不断谋求更多改革空间的进取安顺、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和谐安顺,是20年间一个英明决策不断深化、延展、转化凝成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陈晋 《党的文献》2015,(4):96-102
经略西部,解决东西部地区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难题,近代以来已逐步凝结成为一种"西部梦",成为了中国梦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经略和开发西部的梦想开始变成现实。特别是1964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开发得以加速。三线建设这根"扁担",确实挑起了国防战备和发展西部这两个战略要求的重担。改革开放后,随着"两个大局"战略构想、西部大开发战略,直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近代以来积累的西部梦想,就这样一步步向我们靠近,一步步在我们眼前落实。毛泽东等在50多年前提出和实施的三线建设战略,恰如西部梦想实现途中承上启下的里程碑,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牢牢记住了。  相似文献   

18.
经略西部,解决东西部地区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难题,近代以来已逐步凝结成为一种"西部梦",成为了中国梦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经略和开发西部的梦想开始变成现实。特别是1964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开发得以加速。三线建设这根"扁担",确实挑起了国防战备和发展西部这两个战略要求的重担。改革开放后,随着"两个大局"战略构想、西部大开发战略,直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近代以来积累的西部梦想,就这样一步步向我们靠近,一步步在我们眼前落实。毛泽东等在50多年前提出和实施的三线建设战略,恰如西部梦想实现途中承上启下的里程碑,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牢牢记住了。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第二届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上,70多位专家、学者和三线建设亲历者展开热切讨论。与会学者从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的核心、三线人群的身份认同、三线企业的发展等角度丰富和扩展了三线建设研究,并以上海和江西小三线建设、东至小三线建设等案例入手,着重探讨了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指出三线建设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对上海和安徽两地的经济交往、对中国电子工业的调整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闽北的小三线建设及其对当前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建设时期,闽北(今南平市俗称闽北)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战略地位,成为福建省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国家和福建省将沿海城市的部分重要企业迁至闽北,并在闽北投资兴建了一批工业企业。南平地、县(市)两级也抓住小三线建设的机遇,复建、新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小三线建设为闽北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闽北的经济实力,改变了闽北落后的社会面貌,推动了闽北社会的进步。同时,小三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闽北的经济建设也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