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逐渐扩大知名度,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站在新的台阶和新的起点上,以工作链传导、产业链延伸推动价值链提升,让农产品迈向更广阔的大市场。为加快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贵州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将首批16个单品和企业打造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坚持分批遴选、常态开展、动态调整,以单品培育带动重组打造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联合舰队"。  相似文献   

2.
正为助推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将抓好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作为关键一步,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单品为核心,以品牌为支撑,打造贵州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特色优势企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质量发展,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全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推荐启动活动日前在贵阳举行,这是贵州全面启动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贵州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首批16个单品和企业打造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坚持分批遴选、常态开展、动态调整,以单品培育带动重组打造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联合舰队"。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各地不断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用优势产业、优势单品打造特色产业,培育打造一批批农产品品牌,让农特产品+乡村旅游为群众创造更多红利。"贵州农业正在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什么都有、什么都不成规模的历史正在改写。"近日,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推介暨百强国龙进贵州活动现场,参会企业纷纷赞叹贵州农业迎来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按照"12345"产业链模式,促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有力助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多彩贵州出山珍,黔货出山行天下。贵州酸汤家喻户晓、贵州绿茶香飘四海、老干妈食品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贵州生态特色食品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完成产值1083.9亿元,成功迈入千亿级产业行列,成为生态贵州孕育出的又一个产业新星。万山深处藏灵秀,多彩贵州出山珍。刺梨产品挺进市场、绿茶香飘世界、"老干妈"风靡全球……贵州生态特色食品正以强劲势头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场,这不仅加快了贵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进程,而且有力推进了全省脱贫攻坚。近年来,为加快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贵州省通过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机制,推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有力促进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6年起,贵州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中,加大对刺梨加工企业的培育打造。目前,全省有刺梨加工企业40家,涌现了一批重点加工企业,为刺梨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工业基础。在推动贵州12个农业特色产业进程中,由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导的刺梨产业,选择了一条用"工业化带动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取得可喜成果。目前,贵州刺梨加工企业已达40户,规划加工能力89万吨,综合产值37亿元。这些企业有力推动了刺梨的精深加工,开发出了刺梨原汁、饮料、发酵酒、口服液等工业化产品,培育了刺梨王、天刺力、恒力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将立足丰富的水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强品牌、做大规模,带动全省天然饮用水产业品牌化、标准化及规模化发展,把天然饮用水产业真正培育成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好水贵天然。良好的生态,丰富的降水,造就了贵州品质优良的天然饮用水资源。"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贵州省大力布局和推动饮用水产业发展,变天然水为"产业水",饮用水产业异军突起,正成长为继酒、烟、茶、药、特色食品后的贵州特色优势产业"第六张名片"。为推动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品牌  相似文献   

9.
正深宝石红色的酒体晶莹剔透,蓝莓果香清新淡雅、蜜香回味悠长……这是茅台生态农业公司的核心产品——茅台悠蜜蓝莓精酿,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并入选2021年全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的企业单品。茅台生态农业公司是茅台集团子公司,近年来,以丹寨为基地,坚持以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为发展目标,以蓝莓产业为发展方向,打造了一条以蓝莓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贵州农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从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专注贵州刺梨的企业,贵州宏财聚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综合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带动17万户52万人增收,其中贫困户3万户7万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日前,宏财聚农又传好消息:入选2021年全省首批培育的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产品刺力王天然刺梨维生素C饮料产品也成为重点培育单品。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贵州集中力量推动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优质烟酒、新型建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十大千亿元级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打造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现代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贵阳市乌当区通过打造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和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打下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2015年初,贵阳市乌当区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了"推进产城良性互动,打造生态健康之区"的总体目标,主导产业定位为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引领示范区、贵阳市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特色食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聚集地。2015年召开的首届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乌当区被命名为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成为全省10个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县  相似文献   

14.
苏小康 《学习导报》2013,(12):27-27
祁阳充分利用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快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构建现代食品工业体系,致力打造全国食品加工产业强县。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1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以优化布局引领产业发展。把握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用战略眼光、前瞻思维对全县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科学布局。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大崛起、西部大开发、湘南大开放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天时地利,完善产业平台,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品档次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格局,力争把祁阳建设成为带动湘南、联系沿海、走向世界的全国食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全国食品加工产业强县。  相似文献   

15.
据《贵州商报》10月14日报道,在贵阳南明老干妈食品有限公司和贵州老干爹食品有限公司内控标准基础上起草的《油辣椒国家标准》,将于2006年12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该标准是贵州独立承担起草,并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辣椒制品第一个国家标准。2006年我省重点发展民族特色食品工业,以振兴壮大烟酒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果汁饮料和调味品为主要目标,依托名牌产品及骨干企业,加快地方和民族特色食品工业发展。鼓励一批地、市、县,依托当地农产品和山林资源优势,把特色食品工业作为龙头产业带动“三农”发展。启动白酒、精制红糖等5至10个食品贵…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2月中旬公布的《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要将贵州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优质烟酒、新型建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等十大产业,打造成为引领发展、拉动增长、融合创新的支撑性、示范性、带动性核心产业。  相似文献   

17.
都市现代农业是地处都市及其伸延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了"着力培育都市现代农业"的工作。金堂竹篙镇依托独特的优越条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种植、花卉种植、果树栽培、农产品加工园和美丽乡村等为特色的丘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成了以生态、观光、休闲为系列的"一菜二花三果二园"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实现由传统的农业向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转变,为发展丘区都市现代农业,打造"幸福美丽新村"作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省将充分利用好生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着力做好酒、烟、茶、药、特色食品"五张名片"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业。2017年,贵州特色产业工业增加值近14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0%以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发展优势的烟、酒、茶、食品、中药材、天然饮用水等贵州特色产业,保持了品种丰、品质优、知名度高的发展态势,逐步成为贵州靓丽的产业名片。  相似文献   

19.
正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要加快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牧业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等绿色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健康服务等生态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必须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要积极培育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资源、锂电池、铝镁合金、晶硅、  相似文献   

20.
亮相香江     
在2012香港国际美食博览会、国际茶展、现代中医药展会上,贵州代表团展出的绿茶、特色食品、中医药等产品,凭借天然、纯正的品质受到香港市民和经销商的广泛信赖。贵州组织68家企业参展,共设展位85个,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参展产品涉及食品、茶叶、医药等200余个品种。展会期间,贵州企业亮出自己的特色产品,展示出贵州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