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第四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七章"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第八章"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内容分享。一、读到(一)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经济学家争论了整整一个世纪,中国共产党刚刚取得执政地位时,  相似文献   

2.
<正>第七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十一章"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第十二章"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的内容分享。一、中国共产党具有灵活务实的政治智慧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党在成立以后,带领广大人民,通过29  相似文献   

3.
<正>第五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九章"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处?"、第十章"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的内容分享。小组成员在认真研讨基础上充分进行了交流。沿着历史的轨迹,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从中得到了"共和"启鉴,现阐述如下。一、环视全球:为何中国这边风景独好  相似文献   

4.
<正>第二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三章"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第四章"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的内容分享。一、读到建国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也曾在道路选择的问题上有过迷茫,是照搬苏联的模式还是走自己的路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我们的第  相似文献   

5.
<正>第三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五章"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第六章"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内容分享。现以大庆油田采油四厂为例进行阐述。一、成就与困境(一)辉煌的成就大庆油田采油四厂,位于长垣构造南部,是一个特大型油田,含油面积197.9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51亿吨,现有油水井14050口,各类站库  相似文献   

6.
<正>第八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十五章"为什么能管理好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结语"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吗?"的内容分享。分享过程中,有的同学针对书中最具提纲挈领的一段原话,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联系自己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对问题的看法;有的对章节内容进行了总结概况,并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在结语部分,由于作者抛出了具有开放性的五个"挑战"问题,引发了大家更多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一章"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第二章"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焳摊子?"的内容分享。小组成员通过谈感受、论体会,对于其中的三句话体会最深,分别为:"人心向背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人们是严肃认真的,倾向于一种使命感","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受这三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统一战线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最新科学表述.统一战线研究和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化解矛盾、协调关系,是全党最大的工作;统一战线关系党的事业发展和生死存亡,是重大的战略;统一战线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是更深沉持久的伟力.统一战线的基本职能就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统一战线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这两个根本问题,统一战线就是一门凝心聚力的学问.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坚持用好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深入研究统一战线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功能发挥,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和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于2015年11月18日联合举办了"统一战线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市社会主义学  相似文献   

10.
"四个伟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和谋划事业的总体框架,是中华民族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定盘针和主心骨。新时代,要继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11.
凝聚人心和凝聚共识是我国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主线,也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我国统一战线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凝聚人心和凝聚共识都是为了实现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但两者的内涵不同。凝聚共识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人民当家作主要通过凝聚共识表现出来;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既是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凝聚人心的过程。人民只有首先成为共识的主人,才能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凝聚人心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表现和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认同。凝聚人心是凝聚共识的目标,凝聚共识是凝聚人心的前提。能不能凝聚共识决定了能不能凝聚人心。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是紧密结合的。统一战线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汇集智慧、汇聚力量的"人心工程",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密切吻合;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实施了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强化工程",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的统战工作"制度化工程",是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各个领域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和实践路径。"最大公约数"从中国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现实出发,以协调、兼顾各方重大利益为核心要点,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中的鲜明特征,诠释了统一性、包容性、底线性和历时性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引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是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同心致力于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履职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工作。多党合作在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中发挥其制度优势和特色功能。  相似文献   

15.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正确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而新闻评论作为有观点、有态度的一种新闻报道产品,一直都是舆论引导的有效利器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时代赋予统一战线的光荣使命,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新时代统一战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积极作用和独特优势,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团结力量、凝聚人心,保驾护航,献计出力。新时代统一战线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以共同价值感召人心,以和谐理念契入人心,以共同利益凝聚人心,以文化交流汇合人心,以包容胸怀维护人心,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增进互信,共奏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乐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的辉煌业绩显示了创造奇迹的巨大能量,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这个时代追问有着历史源头,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说到底是一个探寻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底蕴问题.百年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十个方面的出色表现形成了"能了什么"的事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时间和意义空间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各种革命精神不管反映什么样的具体历史条件和实践场景,都具有超越时间、地点和情况的永恒价值.革命精神基本因子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具有决定意义.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革命精神提供了党员、干部言行举止的规范,形成了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彰显了强大的凝聚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对于新时代续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答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从统一战线视野来看,就是要继续运用好统一战线重要法宝,坚持科学的历史思维,坚守最大共识观、最大政治观、最好营养观、最广团结观,鉴古知今,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两大主力之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从1937年底组建到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新四军的统战实践十分丰富,根据相关史料,归纳其基本内容并将新四军组建时期与中后期统战实践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这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习近平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路径做了探析: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二是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三是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凝聚各方面的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