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毅  刘丽萍  郝晓琴 《证据科学》2005,12(2):158-160
为维护受害人的利益和分担、转移危险损失,保险制度已为各国所广泛采纳。目前国外医疗事故的赔偿都是依靠医疗责任保险来实现,为了保护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员对社会提供服务,保险公司为其提供职业责任险。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出现了医疗责任保险(仅限于过失责任),主要由医师自行购买,当其出现医疗过失时由保险公司代为支付所需费用,  相似文献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进行调查取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调查取证对明确案情事实,保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公正、公平,合理、科学解决医患纠纷,缓解社会矛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司法机关可能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调查取证不予认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当重视调查取证工作,注意其规范性、程序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调查取证工作的质量,保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孔力 《法庭内外》2011,(3):32-34
随着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主人与宠物医院等机构发生的纠纷也在与日俱增。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宠物医疗事故鉴定成为盲点。发生宠物医疗纠纷后,当事人面临着鉴定无门、维权难的窘境。法律专家的解决之道是完善法律,建立专门的动物医疗鉴定机构,由法院统一委托鉴定。其次,考虑到动物的特殊性,应当在立法上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医疗事故鉴定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过失鉴定"概念应当取代"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概念。医疗纠纷诉讼中的医疗鉴定机构应当统一为医学会。分析论证我国的医疗鉴定结论证明能力与证明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蔡晓霞 《证据科学》2007,14(3):220-224
“医疗过失鉴定”概念应当取代“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概念。医疗纠纷诉讼中的医疗鉴定机构应当统一为医学会。分析论证我国的医疗鉴定结论证明能力与证明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宝珍 《中外法学》1998,(6):117-119
<正>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范围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此定义可以看出,医疗事故的构成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是医务人员;2.医疗事故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3.必须发生在诊疗护理过程中;4.必须给病员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从宏观角度和原则上看,对病员的保护是广泛和相当充分的,医疗事故纠纷中涉及的事实的查明,有时也并不复杂,但具体操作中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为数不少的医疗纠纷案件都  相似文献   

7.
案例资料死者刘某,男,2 0岁,无业。2 0 0 2年2月11日19时,因口角纠纷引起斗殴,刘某被他人用水果刀刺伤左臀部外上方,于当日2 0时左右送至当地中心卫生院就诊。接诊医师检查后诊断为左臀部刀刺伤,颅脑外伤及内脏损伤待排?给予清创缝合后收入院观察。2 1时许刘某出现抽搐、里急后重感同时伴大汗淋漓,接诊医师考虑有脑外伤,动员刘某的家属将其转往县级医院作CT检查。2 2时许,刘某被送至县级医院,该院值班医师作一般询问和简单检查:伤者神志清,刺伤处已缝合。即开出CT扫描申请单,2 2时5 0分时CT扫描头颅未见异常,2 2时5 3分时刘某在CT扫描结…  相似文献   

8.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只是证据的一种,在被法院采信之前,并不当然地具有法律上的证据效力。鉴定机构应具有超脱性,可设在司法部下,实行一次鉴定制度。允许患方选择异地鉴定,实行鉴定回避制度。在鉴定书中应有各种不同意见的记载,不能只有一种意见的记载,首席鉴定人应对鉴定书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明确鉴定时限。  相似文献   

9.
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下称医疗事故鉴定)机制源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下称《办法》)的规定,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予以完善。概括起来,《条例》主要在五个方面完善了医疗事故鉴定机制,这也构成了现行医疗事故鉴定机制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睢素利 《证据科学》2007,14(3):217-220
一、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的基本情况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下称医疗事故鉴定)机制源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下称《办法》)的规定,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予以完善。概括起来,《条例》主要在五个方面完善了医疗事故鉴定机制。这也构成了现行医疗事故鉴定机制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两年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疑难问题,本文介绍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实践经验,并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就几个难点问题谈谈见解,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12,(4):6-6
医患纠纷频发,关键在于协调处理机制失去公信力,如果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的公信力更高一点,如果医疗事故诉讼案件不会变成“马拉松诉讼案”,如果医患双方在信息上更平等一些,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么多惨案。应从鉴定组织与鉴定人员的独立超然地位、明确鉴定人和机构的责任等方面,重建医疗事故鉴定的公信力,同时努力缩短医疗事故诉讼案审理时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现状及目前医学会鉴定存在的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法律规定不明确,以及收费太高等问题,提出了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是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要求重新鉴定和申请再次鉴定,但这两种情况存在较大的法律意义差别,同时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一起医疗事故鉴定引发的行政复议案出发,剖析了我国现行医疗事故鉴定制度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鉴定评审制度及法律责任提出了相应的法律适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省、地两次鉴定差异率高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即:医疗过失行为的认定标准存在漏洞,因果关系确认原则不明确,责任程度划分不易操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注意义务完善过失行为认定标准,确立相当因果关系说为原则,细化责任程度划分,从而完善相关鉴定规则,进一步促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实施,各种医疗纠纷的处理也越来越规范,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案例越来越多,然而,在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在鉴定过程中,往往要涉及病历资料真实性认定的问题。病历资料是否真实,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能否进行的重要根据,所以对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认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医患双方对病历真实性的争议给医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正确对待病历,如何处理争议病历,已成为医鉴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重视病历的接收根据《医疗…  相似文献   

17.
施庆喜  姜立学  杨曼曼  祝音飞 《证据科学》2006,13(4):F0002-F0002,291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实施,各种医疗纠纷的处理也越来越规范,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案例越来越多,然而.在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在鉴定过程中,往往要涉及病历资料真实性认定的问题。病历资料是否真实.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能否进行的重要根据,所以对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认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医疗事故的处理中存在4大关键性问题:范围限定、科学鉴定、赔偿依据、责任承担方式。大量的事实说明,在对医疗事故处理的立法上,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也没有合理解决这些。为了更科学的处理医疗事故、协调医患双方的利益,本文对这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中美立法上的异同,指出中美立法中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在一些敏感、难点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对今后中国医疗事故处理的立法、兼顾医患双方利益、妥善处理民事纠纷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曾婉珊 《证据科学》2007,14(1):35-40
笔者认为医疗事故的处理中存在4大关键性问题:范围限定、科学鉴定、赔偿依据、责任承担方式.大量的事实说明,在对医疗事故处理的立法上,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也没有合理解决这些.为了更科学的处理医疗事故、协调医患双方的利益,本文对这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中美立法上的异同,指出中美立法中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在一些敏感、难点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对今后中国医疗事故处理的立法、兼顾医患双方利益、妥善处理民事纠纷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分析众多医疗事故,其中鉴定环节存在的立法缺陷,因此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来确定医学会是从事医疗鉴定的唯一合法组织,其作出的合法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是人民法院处理医疗事故的首要证据。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也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和诉讼制度良好地衔接,确保鉴定的公正和权威,以更好地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