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把南充建设成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这是南充谋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笔者在论证南充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上,着力研讨了构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内在实力问题,给人思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银川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动员,把银川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银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奋斗目标,符合宁夏的区情和银川的市情,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本文通过分析档案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谈谈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许宁 《西部社会》2002,(10):13-15
未来的五到十年是银川市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迈进,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围绕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将银川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大决策,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对加快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中心与板块经济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特征,中部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枢纽作用。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群,多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崛起与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成为影响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重要因子。要实现多中心互动、共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须以城市群经济体为载体,建立多中心互动与共赢机制,实现多中心协调发展;科学规划与布局,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统筹城乡关系,走新型城市化之路;坚持产业集中式发展,培育区域性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构建广域性产学研平台,着力培育自主创新;发挥通道优势,大力发展"廊道经济"。  相似文献   

5.
乔墩 《重庆行政》2015,15(2):12-16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重庆市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区域差异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意见》明确重庆按照“核心优化、圈层拓展、两翼提升、生态文明”的路线图,着力优化提升老城区,不断完善国家中心城市的都市核心功能,并向主城二环区域和主城外“一圈”区域拓展都市功能.《意见》提出在城市发展新区建设新型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密切卫星城与主城的联系和畅达,并将其作为统筹构建支撑体系,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建设泛珠三角,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史上的创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其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区域城市网络,加强省会城市合作,强化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徐建华 《青年论坛》2010,(4):104-108
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烟台作为“一体”东部的重点城市和“北翼”的连接地带,要依托“一体两翼”,抓住机遇,突破发展中心城市经济,这是提升烟台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一环。为此,一是创新思维方式,实现从行政区属到经济区域的转变;二是放眼区域经济,实现中心城市的准确定位;三是搞好科学规划,推进中心城市六区的融合;四是抓住五个领先,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8.
州市     
《创造》2010,(1):16-16
昆明:区域国际化城市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提出,昆明市将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这一重大机遇,力争建成东盟各国商品在中国的分销中心和集散中心。昆明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又是中国各城市向东南亚、南亚拓展市场的理想起点。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更需要推进区域统筹发展,以中心城市的发展引领城乡一体发展,共同进步以共享城市文明。本文旨在分析推进台州区域一体化、建设区域中心大城市的现实基础、支撑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应当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与沿江城市联手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推动流域和区域经济发展。一、加快南京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1.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南京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综合性中心城市。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南京和许多中心城市一样,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南京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城市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布局上应实施点轴发展战略,以区域性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城市为中心,作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使区域生产要素从中心城市向四周扩散,从而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作出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加快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要制定实施山区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山区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山区经济强县做强做大,支持发展基础较好的山区县加快建成经济强县,扎实推进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山区经济和海洋经济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十二五"时期,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充分论证、科学决策,把马鞍山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定位为"皖江中心城市"。笔者将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依据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目标要求,就马鞍山市建成皖江中心城市的路径做些思考,谈点拙见。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根据佩鲁(法国经济学家)的增长极理论,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心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九座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肩负着时代使命,对区域经济、区域城市群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历史特色、时代特色、世界特色这三大核心特色,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特色"塑造,应强化责任与使命、推动产业创新、培育特色城市文化,从而让国家中心城市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心城市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竞争愈来愈激烈。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国中心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在决定和影响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诸多要素中,关键是要抓住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城市聚集力及特色文化力五个核心要  相似文献   

16.
《西部社会》2002,(6):1-1
银川人从未有过如今的释放胆识与能量:银川建设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7.
正中心城市一般是相对于经济区域和城镇体系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城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2011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将黔江列为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之一,这标志着国家层面对黔江又一次高定位发展。因此,加强对中心城市发展要求的理解,探索加快把黔江建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路径,实现黔江在区域中错位竞争、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领导》2014,(5):7-7
4月26日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该省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辰 《今日浙江》2012,(22):34-35
产业集聚区作为依托城市经济和科技人才支撑的区域发展新空间,其目标是成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目前我省规划布局的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各设区市,是中心城市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层次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依托。  相似文献   

20.
孟宪玲 《前进》2006,(10):25-26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太原经济圈”是太原实现率先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带动全省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着眼于城市区域经济竞争发展的大格局,不失时机地加快太原与周边城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积极促进太原与周边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建设有特色有活力的“大太原经济圈”,不断增强太原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太原应对未来挑战,赢得发展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构建太原经济圈是一个重大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基本的思路是以太原为中心,由太原市区和晋中市榆次区构成核心区,包括太原市域全部;晋中市的多数县、市、区;吕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