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遥 《党建》2014,(8):51-51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湖北麻城革命老区的好传统,也是传家宝。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着力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上下功夫,致力于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打造群众工作的创新品牌。真心实意访民情,打造联系群众的品牌。近年来,我们不断拓宽联系群众的新渠道,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创优群众工作。干部入户访民情,把群众当家人。在  相似文献   

2.
密切联系群众,是第一执政能力,而脱离群众则是执政的最大危险。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始终是党的执政能力强弱的根本指标。但是,一些地方一些党员一些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3.
田小平 《党课》2013,(14):64-66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教育群众的重要途径。如今,现代工具已被广泛应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的迅速蔓延,逐渐拓宽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渠道。但是,无论多么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都不能替代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我们的改革也逐步进入深水区,触动了国企职工的切身利益,成为困扰职工的心理问题,要想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队伍稳定,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11,(12):18-18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其召开的积极运用微博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上提出,要推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积极运用微博,拓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手段,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同时,会议还指出,要切实加强管理.解决好微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办法》,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党工委努力搭建民意沟通桥梁,推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畅通联系渠道。党工委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提出明确要求。每位班子成员要定点联系1-2个社区,重点联系2—3名党员,动态联系3—5户居民家庭,收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增强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6.
杜彩霞 《求贤》2006,(7):17-18
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认真总结密切党群关系的新鲜经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政治理念,不断拓展党群联系渠道、创新群众工作载体,探索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7.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武侯区着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方法、新举措,形成了民情专递制度,保持了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促进了武侯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武侯区民情专递制度的创新集中表现为拓展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渠道,创建了有效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完善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机制,探索了宣传引导群众的新方法。要使武侯区民情专递制度更加完善,需要进一步扩大民情专递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拓宽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有效渠道,还要健全民情专递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充分发挥民情专递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倾向,影响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为什么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却不知道怎样坚持和弘扬呢?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虽然明白密切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但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却不甚了了,以致影响了工作成效。要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渠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3,(9):33-33
<正>一是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倾听群众呼声和了解群众需求的长效机制。建立基层"问政制度"探索联系群众机制。"问政"由问需、问计、问责三部分程序组成。二是畅通网络联系渠道,发出党的声音。积极利用网络媒体与群众打交道,不在各种信息"洪流"中保  相似文献   

11.
应当肯定,当前广大中青年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总体上做得是好的,在他们中间涌现了像孔繁森、汪洋湖、吴天样、吴登云等那样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也有一些中青年干部,由于没有受过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系统教育,没有经过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长期锻炼,因而对群众的感情不够深厚,向群众学习不够自觉,缺乏密切联系群众的紧迫感。当前,在一些年轻干部中存在“浮、粗、骄、逸”的问题。“浮”,就是作风漂浮,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粗”,就是作风简单粗暴,独断专行,甚至作威作福、欺压百姓;“骄”,就是骄傲自满,盛气凌人,看不起群众,把群众当“阿斗”;“逸”,就是贪图享受,不愿意到艰苦环境去工作,不愿意同群众一起艰苦奋斗,个别的甚至“嫌贫爱富”,不愿结“穷亲”,热衷于傍“大款”,等等。  相似文献   

12.
王东升 《党课》2009,(11):58-59
机关干部下基层是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形式,也是引导、宣传、教育群众,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同是下基层,有的深受群众欢迎,群众把他们视为知心人;有的却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因此,有的干部慨叹,现在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了。  相似文献   

13.
张霞 《学习导报》2012,(15):45-46
当下,很多地方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不可谓不多,措施也不是不过硬,但群众的认知度却不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效破解农村工作新难题?从中方县今年2月起开展的以“晓农家意、解农家忧、帮农家富、暖农家心”为主题的“夜访农家”活动的做法和成效来看,“夜访农家”不失为一种密切联系群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郭生有 《共产党人》2005,(21):22-23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体察社情民意、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群众进行引导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信访工作部门虽不是反腐倡廉专门机构,但担负着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担负着,通过信访渠道了解信访人反映的党风廉政和腐败问题,纠正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5):8-8
我们不仅要有联系群众的愿望和责任,更要有联系群众的本领。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跟老百姓交朋友,在与群众的沟通中,说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话,了解群众关心关注的事,这也是了解乡情、了解民情的过程,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群众中的过程。要想群众不跟你说假话、说虚话,跟你说实话、说真话,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要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近年来,石林县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在强化为民服务网络建设、努力构建为民服务体系中,把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便民利民为民的一项民心工程,努力建设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提供为民服务的平台、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枢纽。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13,(5):10-11
“以前,我有什么难事就向街道反映,现在身边有了党代表工作室.又多了一条反映诉求的渠道。”垡头地区党员张翔这样说。如今,在朝阳区43个街乡,都有这样一个地方——党代表工作室,通过开展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走访基层联系群众实践活动,架起了党和政府与基层党员群众民意畅通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18.
努力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鹤 《实践》2008,(3):13-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了解民意,关注民生的重要渠道,做好信访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认识发生了错位与变异,存在“矮化”、“妖魔化”、“抽象化”群众的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制度化,群众路线发生了变异,成为没有群众观点的“群众路线”,这导致同联系群众的扭曲与变形以及干群间利益关系的变化。此外,在工作方法上还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这集q-体现在群众工作中的“失语”、群众工作方法的“失效”和一些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的“失位”等方面。密切党群关系,要把党的群众路线与发展民主政治结合起来,拓宽联系群众的广度与深度以建立同群众的“有效沟通”,并将高度重视公共利益作为新时期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指向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而且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哲学命题。密切联系群众彰显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密切联系群众体现我党更正确地认识到了与人民群众的辩证关系、密切联系群众显示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先进性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文章对“密切联系群众”的哲学意蕴进行了阐述,以期丰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