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内地电影圈近两年冒出了一个新名词——粉丝电影,至今它仍没有一个固定的解释。顾名思义,粉丝电影是属于粉丝的电影,粉丝这一群体对于电影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而言,粉丝电影解释为"主打粉丝群体",迎合某偶像粉丝而拍的电影。一般制作成本较低,只对特定人群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粉丝电影"中所指的粉丝主要是那些盲目、疯狂且非理性  相似文献   

2.
<正>当下,中外电影最热门的招数是片尾藏"彩蛋",给观众一个意外、一个惊喜。且不说外国电影,国产电影也涌现"彩蛋"潮,其中做得最成功最有效的当属《泰囧》了,片尾范冰冰的意外登场,被誉为"年轻彩蛋"。《泰囧》创中国电影市场新纪录原因固然多多,但片尾的"彩蛋"功不可没。为什么要把电影带给观众的意外惊喜称为"彩蛋"呢?据说这跟西方复活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村是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是使命在肩,一定要用智慧和汗水全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铁岭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王伟在家喻户晓的中国童话故事《神笔马良》中,主人公马良用一支神笔为穷苦人画画,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在现实中,地处辽北的铁岭县平顶堡镇建设村也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作笔,用心血和汗水作颜料,不断描绘并实现乡村振兴美好图景。他,就是建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伟。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13,(8):64-64
<正>创新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创新呢?最近,笔者在翻阅电影史时受到启发,由此联想到了创新工作中的三个"转点"问题。转点一:兴趣点——创新的起点。卢米埃尔是电影创史人,从他的电影首映开始,一个叫梅里爱的年轻人就被"活动的画面"深深吸引,这一"兴趣点"使他欲罢不能,开始立志经营自己的电影。但因为过于模仿,他最初拍摄的80多部短片都毫无新意可言。  相似文献   

5.
<正>6月5日,宣汉县明月乡大渔池村村民吃过晚饭后,便早早地来到新村广场看电影《焦裕禄》。45岁的村民廖文华高兴地说:"坝坝电影让冷清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干部也与我们更亲近了……"今年以来,宣汉县在各乡镇大力推行乡村"干群夜校",利用休息时间学理论、学业务、学法律、学技术,同时将夜校办到农家院坝,与群众一起学习、一起交心,促使基层干部"住"下来做事,"读"进去提能,"走"下去服务。"1+X"办学:院坝摇身变"课堂""以前采取堵的方式接访,群众不但不听,反而情绪更加激动。"5月15日晚上10  相似文献   

6.
正她被称为"小人物里的泰斗",尽管长期担当绿叶演员,演的都是"小角色",但她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她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年长的"影后",在84岁高龄,凭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荣获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她还是银幕上的不老松,已至耄耋之年,仍旧在拍摄电影、电视剧,活跃在银幕、荧屏上。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日前探访多家影院,发现大部分电影院都拒绝外带食品进入,其中5家影院还在检票口摆上了"谢绝外带食品"告示牌。很多观众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拒绝外带食品,电影院有两个层面的考量:一是为顾客看电影创造舒适的环境。如果允许外带食品,不光气味难闻,还影响注意力,降低看电影的舒适程度。二是电影院特殊的经营方式所致。  相似文献   

8.
1978年,著名导演严寄洲受到外国电影的启发,决心在新导的电影《猎字99号》中运用电子音乐。他听说国内只有上海才有一台电子琴,历尽周折,终于在上海音乐学院找到这台电子琴。当时电子琴尚属"禁忌",还未获得"意识形态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70年代,一部名为《闪闪的红星》的电影轰动全国。因为这部电影,人们记住了电影的主人公——"潘冬子"。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潘冬子"的原型竟是传奇将军许世友的长子许光。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许光33岁就告别军旅,回乡替父行孝,扎根基层。2013年1月,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潘冬子",因病走完了84岁的传奇人生。2014年10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讲述了许光为老区奉献一辈子的事迹。  相似文献   

10.
<正>"文革"之前,作家梁斌以《红旗谱》、《播火记》两部长篇小说而闻名。尤其《红旗谱》,不仅热销,1961年又改编成电影,由著名演员崔嵬扮演其中主角"朱老忠",获得巨大成功。电影放映,对小说的传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应邀赴美国进行了9天的正式访问。9天内,75岁高龄的邓小平参加了超过80场密集活动,改变了西方世界对中国长期以来的错误看法,被美国媒体形容刮起了"邓旋风"。日前,一部讲述邓小平1979年访美历程的电影《旋风九日》在全国公映。电影用真实详尽的文献资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疑是一个特殊的时段。如果说,历史是一种回忆的话,那么,"文化大革命"给当代中国人烙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而在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中,不时浮现出来的,除了那些对个体生命而言噩梦般的人生体验之外,也许还有不止是"娱乐"的文化生活经验。自然,被视为"最高群众性"的电影,在其时的文化生活中又堪称一大"奇观"。我们将这种"奇观"命名为"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电影市场连年不景气的影响,农村电影市场陷入历史最低谷:农村电影放映队不断减少;农村电影放映阵地大面积丢失;电影放映部门严重亏损。致使原本精神文化生活就十分匮乏的农民一年看不到一场电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山西省吕梁地区“二斤小米工程”应运而生,即通过改革电影放映与收费机制,保证农民每人每年交“二斤小米或二元钱”,全年即可看10部以上电影。小成本,大工程。地委把搞活农村电影市场、保证农民看上电影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发出了《关于加强全区农村电影工作的通知》,要求“把恢复和发展农村电影事业,解决农民…  相似文献   

14.
正见到王冀邢时,他刚从北京回来,精神矍铄。这段时间他都忙着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事。这部电影改编自82年前美国记者斯诺的纪实报道。他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时代、社会、担当,是王冀邢采访中的高频词——"电影不仅折射出导演的艺术追求,还是导演对时代深入思考后的产物","我在筹拍电影或电影选题的时候,会首先考虑时代背景的问题。"这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共性,也是"峨影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正她是《我爱我家》中的居委会主任于大妈,是《闲人马大姐》中爱管闲事的刘奶奶,还是电影《我们俩》中的孤寡老太太……她就是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在80岁高龄摘取"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18届东京电影节"影后桂冠的金雅琴。2016年6月23日,金雅琴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  相似文献   

16.
乔安山这个名字被广为人知,还是 在那部轰动一时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 子》公映之后。作为雷锋的战友以及与雷 锋牺牲有着直接关系的当事人,他那隐 姓埋名的人生经历与难以名状的心路历 程曾感染了每一个人。 自从雷锋牺牲后,整整30年,乔安 山一直"失踪"着。十年前,是那部电影 和相关报道,让乔安山又重新走进了人 们的视野。那么,乔安山究竟是如何被 "发现"的呢?  相似文献   

17.
正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港片,尤其是早期的港片"尽皆过火,尽是癫狂"。这是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对香港功夫片的评价。不仅是功夫片,这八个字,说是道尽了香港电影的明艳色彩与恣意无拘也不为过。与此赞誉相匹配的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了五六十年摸索发展的香港开始被称为"东方好莱坞",既可以说她拥有着华语世界里最繁荣的电影市场,也可以说她是一支行业标杆。近代以来,香港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道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家里,有一张极为珍贵的照片:三位年长者的合影。提起他们的名字,广为人知。一位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老师,一位是"军中儒将"、原总参兵种部政委田永清将军,一位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老师。在首都乃至全国很多人都熟悉他们,亲切地称其为京城"三田"。田华:银幕上的"党的好女儿"电影《白毛女》可谓家喻户晓,"白毛女"的饰演者田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曾被评为"新  相似文献   

19.
霞飞 《党史文苑》2005,(2):37-40
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共中央内部围绕电影<海霞>展开了一场斗争.这场斗争表明: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内的正义力量也在同邪恶势力进行着不懈斗争.  相似文献   

20.
<正>上世纪90年代,电影《秋菊打官司》在陕西陇县天成镇取景拍摄。后来,当地镇政府借势投资开发了秋菊山庄,为游客提供食宿观光服务。而现在的秋菊山庄,主要被用来关押和秋菊一样要"讨个说法"的访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