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深化改革与思维方式的变革康万良人们的一切活动都要受一定的思想支配,遵循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行。从认识论角度讲,思维方式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把握客体的理性认识方式,它具有主体把握客体的认识功能和主体通向客体的实践功能,以其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作为哲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一般指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实践主体反映、理解、认识和把握实践客体的相对定型的思维活动模式。一定阶段上的思维方式在形成初期大都起着促进人们思维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原有的思维方式便无法积极有效地接纳思维对象的新信息、新联系和新要求,成为束缚思维能力发展、阻碍思维水平提高的“紧箍咒”,影响人  相似文献   

3.
科学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合逻辑与合规律相统一的认识方法与认识程序的总称。它具有逻辑性和辩证性两个根本特征。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影响大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的负面因素主要是知识结构单一和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必须要通过加强文化底蕴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来克服这些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贾石松 《学理论》2009,(15):69-69
主体和客体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随着哲学研究的深入,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的问题是主体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从事决策实践的主体(无论是个体主体还是集体主体),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知识、知识结构、知识量与质的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知、选择、评价与决断。无论是从宏观(知识背景)还是从微观(个体的知识力)来分析,都可以从中发现决策主体的知识对形成科学决策的意义与价值。一、知识背景与决策知识背景,不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具有多种要素、层次、结构的知识体系的总和,而且反映着不同时期主体的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的普遍特点。它实质上是人们在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建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同…  相似文献   

6.
某种意义上讲,当代哲学对于传统的最为深刻的反思莫过于对身体的理论考量。梳理马克思身体哲思的致思逻辑,把握蕴含于其中的本体旨趣,既有助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体澄明,对于进一步领悟当代身体哲学的理论真谛也是不无裨益的。在马克思以前的德国古典哲学中,所谓哲学主体性的弘扬,更多地体现为哲学的认识论转向,遵循认识论的致思逻辑,本体是认识的对象,而并非认识的主体。其实,作为认识发生的渊薮,身体即人脑的存在无疑具有主体意义。换言之,身体即人脑才是哲学认知所由生成的本体。概括马克思的致思理路,哲学革命性变革的任务恰恰在于将"颠倒的世界意识"颠倒过来。换言之,赋予哲学"真正的现实性",才是超越传统哲学思维桎梏,实现哲学"改变世界"旨趣的理论必由之路。着眼于人的"真正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阐发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新唯物主义哲学更多地强调了人的肉体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生产自己的生活,从而造就了自身发展的历史。事实上,人们对于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的选择,完全受制于他们的肉体组织。新唯物主义的身体哲思深刻论证了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阐明了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根据。关于新唯物主义身体哲思的理论审视,并非仅仅为了迎合当代身体哲学的学术潮流,也不是要刻意重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个既定理论结论。透视新唯物主义的身体哲思,感受蕴含于其中的本体澄明,或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领悟到人之生存的"真正的现实性",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真谛。  相似文献   

7.
宋令维、范高林在来稿提出:客体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其理曲是; 第一,主体和客体是在实践中被确定的,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体。虽然世界上无限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人们认识产生的前提,但在认识过程中并不是无限众多的事物都能主动地进入人们的认识领域。客观事物只有在人们的实践中不断进入认识领域,转化成为客体才能成为认识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闫顺利 《理论探讨》2006,20(5):60-63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传统哲学主流思维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实体性二元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则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思维,它实现了哲学史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认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都服从同样的客观规律,它是我们理论思维不自觉的前提。实践的过程性制约着认识的过程性,就进化意义而言,认识表现为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过程论既包含真理过程论也包括谬误过程论。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不断发展起来,其成果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上,表现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作用上.3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趋势性、转型性的东西:思维方式经历了思辨哲学向实践哲学的变迁;研究指向经历了客体向主体的挪移;研究视阈由宏观哲学转向侧重微观哲学;哲学使命经历了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的转向,等等,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正是在不断开拓创新中获得鲜活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主体思维──读《中国哲学主体思维》谭明冉近读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一书,深受启迪。该书从主体思维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主体思维”在此处不应被理解为西方哲学中的“主体对客体或现象的认识”,而应理解为“主体以...  相似文献   

11.
认识客体包括客观事物、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三个要素。主体在以实践活动为中介对客观事物和主观意识进行反映、选择和观念重构的同时,又将主观思维指向实践活动本身,对实践活动进行超前建构、反馈调节和价值评估,这就是实践性认识。由于认识活动是一个“个别=一般”的双向互补过程,相应地,实践性认识也是一个在从获取实践信息到揭示实践规律的同时,具有从实践规律到实践信息指向的过程,这就是实践性认识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9)
柯尔施这一初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在其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指出"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总体性即整体性与完整性。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表现在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对于社会发展的认识上,以及对于有关社会革命方面的认识上。在作者看来,柯尔施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通过关于柯尔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与完整性的相关研究,对于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因此,通过对于柯尔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完整性的分析,以期对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具体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基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高度凝炼,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发挥着方法论上的行动指南的作用.长期以来,理论界对这一精髓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缺失:一方面是重视不够,缺乏全面系统地阐释;另一方面是理解的视野狭隘,深度不足.马克思主义具体观超越了黑格尔的具体性思想,不仅强调认识的具体性和思维的具体性,更重要的是强调客观事物的具体性、实践的具体性、历史的具体性、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性.世界的客观具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对辩证法的深化,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侯海燕 《学理论》2009,(8):19-20
哲学思维方式是人对哲学问题的理解、把握和评价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的实践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站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节点上,对中国共产党具体运用实践思维方式而形成的建设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方式加以论述,无疑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特别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主客体发展的辩证法问题,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主客体发展的辩证法问题,必须对社会主义社会主体和客体概念作出科学的规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和认识者,  相似文献   

16.
张未知 《理论探讨》2012,(1):171-173
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最高的价值存在,价值精神是价值主体本质力量的哲学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是超越性、否定性、实践性的思想存在,根基并内在地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作为一种思想力量,对于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人的认识具有意向性活动的特点,意识的意向性行为在对感觉材料的加工整理过程中赋予感觉材料以意义,并使它们成为意向性活动的对象化内容显现于人的意识并为意识所体验.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对象作为实践客体,在交往实践中成为多重主体交往得以发生的中介客体时,交往实践活动建构对象的意义,实践决定相对于多重主体的多重意义.从对象意义来源的视角,认识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实践,认识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18.
认识起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认识客体不仅包括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还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精神产品,即客观的知识系统。与这两种系统相对立的主体系统也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自身以实物形态把握客体的物质器官包括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主体自身以观念形态把握客体的精神器官,即主体认识结构。主体借以把握客体的各种物质器官,是一种物质性的认识工具、手段和中介,它为主体把握客体提供了生理方面的基础,因而它相当于主体认识的“硬件系统”;而主体认识结构则是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脑皮质外”的精神器官,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9.
简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溪源真理是标志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人们认识世界、发现真理,是为了改造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与客观事物这种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就是价值关系。而价值是客体的存在和作用以及发展变化对主...  相似文献   

20.
正深化马哲史的研究,无疑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研究,将其发展的历程及规律搞清楚,以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但是,研究自身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排斥与其他哲学的对话、交流,对话、交流是深化马哲史研究的一个内在环节或重要渠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从不封闭自己的认识道路,恰好是在同其他哲学的对话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