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与韩国暻园大学亚细亚文化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之一的明人吴明济所编《朝鲜诗选》,经祁庆富教授校注,已于1999年整理出版。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学界普遍认定已失传的中国明朝与朝鲜文化交流之结晶——《朝鲜诗选》重放光彩。《朝鲜诗选》的出版不啻为韩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件大事,而且是中韩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甲申政变后,中国和日本有在朝鲜发生战争的可能,于是朝鲜一年里几次请求俄国在中日发生战争时保护朝鲜。俄国鉴于朝鲜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实力,没有答应,因而两国没有缔结俄国保护朝鲜、朝鲜给予俄国一些特权的秘密条约。但是各国对俄国插手朝鲜事务持有极强的警惕性,朝鲜的“引俄”行为及俄国的表现被夸大,都采取了阻止俄朝接近的措施,这就是第一次俄朝“密约”事件。此次事件无论是对当事国——朝鲜和俄国,还是对在朝鲜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国家——中国、日本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各国纷纷调整了对外政策或对朝鲜政策。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关注朝鲜问题,有一个逐步深入、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试图从朝鲜甲午更张后、朝鲜沦为日本保护国前后、朝鲜被日本吞并前后等三个时期入手,研究分析梁启超相应的代表作,找出其在不同时期对朝鲜问题关注的重点,探寻其写作的目的和动机,梳理出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变迁过程,揭示出梁启超关注朝鲜问题的根源,即对中国处境和命运的担忧,对清政府和民众的警醒,对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韩人无国可归之惨状 满洲之朝鲜人朝鲜之出国境以人满洲,困苦万状,而往北部者尤觉艰难。长途跋涉,间关来华,或乘汽车,或乘中国田车。尚有一大部分则安步当车,步行数百英里,令人见之殊足伤心。然而彼在祖国,时遭虐待,故竟愿履冰临渊,冒险以进。男女老幼,黄童白...  相似文献   

5.
朝鲜独立活动的情状──生气和杀气相冲 公理和强权苦战 且看最后那一天 到底是谁胜谁败这回朝鲜独立,朝鲜人说日本人不懂民族自决主义,日本人说朝鲜人误会民族自决主义。总归一句话:随便怎样说,总是和民族自决主义生了关系。到底是不懂呢,还是误会呢?必得要试验...  相似文献   

6.
有关朝鲜“三·一运动”的珍贵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提供编者按:今年3月1日,是朝鲜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爆发的伟大“三·一”人民起义运动75周年。“三·一运动”被中国人称为朝鲜的五四运动。实际上,三·一运动在前,五...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节明治政府为实现吞并强占计划所采取的内外对策1.即刻吞并朝鲜计划的确立《乙巳保护条约》后,朝鲜已经处于日本侵略者全面占领的状态,事实上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中国哈尔滨发行的《远东报》1906年6月针对这个现实发表社论说,"数百年来,日本日怀吞此小邦之愿,现时始得偿其志。朝鲜可谓日本一省,朝鲜通行日本钱,日本银行及邮政电线铁路均系日本所立。并且,日本商人教习官员无一处非日本人。日本之领袖系伊藤博文,……朝鲜情形如此,朝鲜人及朝鲜皇均在何处,朝鲜人均不自知。外人见朝鲜  相似文献   

8.
刘牧琳 《当代韩国》2019,(3):118-128
朝鲜第一份民办报纸《独立新闻》由开化派政治家徐载弼创办。在创办之初,徐载弼等开化派知识人士将中国看作朝鲜实现文明开化的绊脚石,着力塑造蔑视中国的认识。然而,当他们看到中国的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并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之时,又流露出对中国的羡慕之情,对中国的认识也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一味蔑视中国,而是将中国看作一面镜子,以中国的状况来警示朝鲜人觉醒。《独立新闻》对中国认识的变化,与当时朝鲜的局势的变化以及开化派知识人士在朝鲜的处境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朝鲜“三·一运动”及中朝友谊的发展杜春和1919年在朝鲜爆发的“三·一运动”,是朝鲜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开创了朝鲜由殖民地社会走上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运动的新纪元。“三·一运动”和同年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有着同样伟大的...  相似文献   

10.
至今仍非常活跃的韩国传统音乐,大部分是朝鲜时代中叶以后扎根或形成的,其底蕴来自儒教的礼乐思想。朝鲜是一个把儒教视为统治理念的国家,甚至比儒教发源地中国贯彻得更为彻底。礼乐制度传统在朝鲜比中国发展得更为顽强。本文从雅乐的存续与变容方面考察在朝鲜体现的礼乐思想,并提出其具体的根据(朝鲜宫中的祭礼乐和宴礼乐)。  相似文献   

11.
李岩 《当代韩国》2002,(3):54-57
溯究朝鲜人留学中国的历史,应从其三国时代开始,而作为留学者最先渡海或跋山涉水踏上中国领土的人,则应该算是朝鲜三国时的佛教徒们。朝鲜三国以来的佛僧们,除了偶然有往印度及其周边国家求法的,差不多都以中国为佛教中心地,慕名而至,吸吮了中国佛教的营养。统一新罗之后,入唐求法几乎成了佛教界的一种风气,其人唐求法的僧侣数量大幅增加,求法的质量也空前提高。这些僧侣回国以后备受尊崇和重用,成为朝鲜佛教及其各宗派形成发展的骨干。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近16年中国学术界对于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的研究状况。从中国学术界所关心的主题来看,一是对清朝入关前与朝鲜关系的研究,尤其是皇太极时期清鲜交涉与战争的研究;二是对入关后清朝对朝鲜政策行为的研究;三是对朝鲜处理与清朝关系的思想观念之研究;四是对《燕行录》与清鲜之间文化交流的研究;五是对清代中朝两国边境事务问题尤其是国界事务的研究;六是对近代清鲜关系转型时期重要人物如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的研究。本文还指出了现有研究所存在的薄弱之处和将要致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韩乐然美术作品走进韩国人的世界韩健立[编者按]韩乐然遗作展在汉城引起巨大反响和轰动,为中韩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为了让读者了解情况,编辑部特别走访了韩乐然的遗孤韩健生女士,请她介绍了生父的经历及这次画展的盛况。中国朝鲜族已故画家韩乐然绘画遗作展在汉城艺...  相似文献   

14.
因为互联网在朝鲜还称不上公共用品。美国新闻网站Vox认为,目前受这一问题影响的仅限于朝鲜的精英阶层、国家传媒和舆论宣传系统,普通朝鲜人还暂时没有机会享受网络带给他们的种种便利。  相似文献   

15.
试评中国现行教材中有关朝鲜“三·一运动”的记述韦丛/“三·一运动”是朝鲜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朝鲜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作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标志着朝鲜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它也将朝鲜人民的斗争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解放运...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以前的朝鲜,从未进入西方世俗世界的视野中。这种状况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改变。实际上,在整个19世纪后半叶,西方列强和崛起的日本都将侵略的矛头对准了朝鲜。伴随着列强侵略的进程,“隐士之国”朝鲜被揭开了神秘面纱。在向世人揭开朝鲜面纱时,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教务杂志》(TheChineseRecorder)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西方传教士长久生活于朝鲜社会中,更少有功利性,因而反映的朝鲜面目更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7.
李岩 《当代韩国》2001,(2):74-77
崔致远是新罗时期一位颇有成就的大诗人,在他以后的文坛“大家”都把他推为朝鲜汉文学的鼻祖,朝鲜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但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家的注意力基本上都集中在他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上,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文学观。其实,在崔致远遗留下来的书、传、序、表、状、诗、文中,处处反映着他的审美意识及文学观念,而他的这些审美意识与文学观念,又显现出他所受中国魏晋南北朝文论影响的印记。 应该知道,儒教思想的传人不仅将正规的中国文学,同时也将中国儒家传统的文学观念介绍到朝鲜。众所周知,高句丽已于372年(小曾林王…  相似文献   

18.
邵雍 《当代韩国》2008,(3):20-23
1932年4月29日朝鲜志士尹奉吉等人在上海虹口公园引爆了定时炸弹,当场炸死日本人白川,成了震惊东亚的特大新闻。在当时的情况下,虹口公园爆炸案显示了朝鲜人民不甘做亡国奴的英勇气概和为了自由独立而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交流的理想类型──兼谈韩国古文人心目中的屈原形象李炳汉1、韩中文化交流的渊源1-1司马迁《史记·朝鲜列传》:“燕人卫满避秦祸东奔,在朝鲜王俭奠都建国。”金富拭《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始祖三十八年”(B.C.20)条:“中国之人苦秦乱东来者多,处...  相似文献   

20.
中韩自从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交流不断扩大,高层领导往来日益频繁,经贸合作更加密切,科技文化交流持续不断。中韩两国人民十分重视这一友好合作关系,并希望全面推进中韩关系,将一个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带入对世纪。中韩文化胄景相近历在纽带悠长中国和韩国隔海相望,比邻而居,同属东方文化圈。韩国文化在历史上曾深受中国儒家学说的影响。儒家的伦理学说和哲学经典被传入古代朝鲜后,就广泛扎根于社会之中,深深影响着朝鲜人的伦理观念和处世哲学,并在韩国经济发展中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