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促进教育的优先与协调发展,加快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财政政策在促进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尽快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教育财政支持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国外发展经验和我国发展实际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借助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这些财政政策包括实施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政策,实施完善农业投入导向机制的财政政策,实施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实施提升现代农业经营能力的财政政策,实施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财政政策。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加快江西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绿色经济是一种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领域的潮流。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实现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的有效道路。发展绿色经济对中国减贫既有积极效应,但也面临新的挑战。财政政策作为政府的主要宏观调控工具,在绿色经济发展和减贫中具有重要的职能作用。分析了中国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财政政策措施、效果和减贫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构建有利于减贫和绿色增长的财政税收政策选择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对外文化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外文化经济中的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投资等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促进我国对外文化经济的发展,一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发力,搭建多形式的文化交流平台;二要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为主,促进文化企业走出去;三要加大资金支持,促进中外投资合作。  相似文献   

5.
女性就业是关系女性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在文化观念守旧、制度保障缺位、自身职业发展能力较弱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女性在就业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为实现女性的就业促进和两性的和谐发展,世界发达国家大多都通过立法、行政、社会等多元化途径,构建起以立法保障为基础,政府支持为主导,社会力量为援助的多元化社会支持模式,为我国女性的就业促进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主要依靠政府促进,财政政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评价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效应,为政府制定更为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外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中,对中小企业从税收上给予扶持和支持是西方发达国家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路是:实现增值税型,统一企业所得税,继续完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进一步增加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平等待遇,加快政府收费改革步伐,降低中小企业非税负担。  相似文献   

8.
文化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涵盖领域涉及第一、二、三产业,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建设都离不开财政政策支持。河北要建设文化大省其财政政策选择要做到:强化公共财政意识;以文化工程投入为重点;进一步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组建创业投资基金和建立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9.
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战略转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虽然市场机制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主要依靠力量,但由于市场的力量会出现失灵现象,所以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和调节。在政府多种调控方式中,财政政策以其特有的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应探索各种有效路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的财政政策,加快建立创新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对发达国家公共债务危机的成因和差异给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解释。政府公共收支比重的提高、选择性地实施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以及民主制度的政治机制,是发达国家公共债务持续增加的基本原因,而具体政治制度安排的不同可以解释不同国家在公共债务问题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国家财政资助是新兴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的重要推动力,其措施主要是指财政支出领域的资金给予和财政收入领域的税收优惠。国家财政资助文化产业符合相关文化公约的具体要求,也并不违反WTO反补贴协议。欧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税收优惠和专项资金制度具有力度大、覆盖面广的特点。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大繁荣的重要力量,应当理清文化产业资助的国际依据,借鉴国际社会文化产业资助的有益举措,剖析中国文化产业资助中的具体问题,加快构建完善中国文化产业财政资助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浅析国外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利用法律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成功经验即重视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学方法充分运用,法律体系科学、完备,环境监管机制高效,政府重视、民众支持。以期对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政策执行机制和地方财力是否能够确保1993年就已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4%”目标在2012年得到实现?江西省1997--2006年教育支出比重的变化显示,地方自有财力的增长并没有相应地提高教育的支出比重。中央的财政政策偏好对地方的财政支出结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政策过程中的政治集权和干部管理上的组织控制,使得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如果将教育投入比重达到GDP4%列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就可以从改变官员的支出偏好和提供财力支持上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欧美日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的经验值得借鉴,虽然国外与我国的国情不同,但他们的一些做法,比如,补贴政策、支持政策、立法支持、援助政策、公共政策等,可以为我国农村制度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是文化资源丰富,劣势是文化企业小与散;泉州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外在挑战是文化资源被共享和文化产业激烈竞争,内在挑战是泉州许多市民逐渐淡忘泉州文化的人文价值;泉州发展文化产业的机会得益于实施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和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市政府出台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泉州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分工协作,不断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我国很多省市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积极探索,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推动其发展。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和经济大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意义深远。山东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风格多样的地域特色,合理的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精神,高质量的影视作品,繁荣的演出市场,创意十足的文化旅游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7.
文化资源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工艺文化、民间建筑文化、民间服饰文化、民间节庆文化、民间山水文化等是罗城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发展文化产业链为主线、培育文化市场为目标、创造文化精品为关键、发展文化旅游业为依托是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制定合理完善的文化政策、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大文化队伍培养力度是完善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发展文化产业是广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抉择。区域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广东文化产业,具备了若干基本条件,其中文化存量是基础,人才是创新源,环境是保障,政策支持是关键,资本是增值码,技术是助推器。研究总结这些基本条件,对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决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emergence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3) in Alberta from 2003‐2016, using a case study of Edmonton's Anthony Henday highway projects. We describe how P3s emerged following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delivery model, specifically with late project delivery and over‐budget performance, and the need to attract private financing arising from Alberta's fiscal deterioration beginning in 2001. We also highlight how political, policy, an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were critical enablers of the emergence, acceptance and normalization of Alberta's P3 model.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27个省2012-2016年科技创新能力与相关政策数据为例,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变化与科技创新政策中财政支持工具组合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新型财政补助方式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更多地采取创新券、后补助等新型补助方式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间接税收优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充分条件,奖励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强的关联性;现有的风险补偿和股权投资方式不利于提高创新能力;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的匹配,合适的组合才能起到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