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分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和特点着手,试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成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孙振  孟琦 《法制与社会》2012,(3):288-289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总体态势。但是在这种全球相互支融的大环境下,本来就寄生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犯罪,也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交流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蔓延。涉外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也卷着全球化的大潮席卷了全球,给全球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为了让大众更好的认识涉外犯罪,本文试图从概况入手对涉外犯罪进行较为全面的的探讨,以期能对这一新型犯罪问题向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侯林 《刑警与科技》2005,(3A):156-157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类型,严重威胁着金融、科研、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安全,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对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和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流失犯罪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成为我国经济、政治安全的巨大障碍。本文从犯罪学角度着重对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犯罪主体两极化、热点集中、犯罪复合化、不作为形式犯罪被忽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发案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后果极其严重,给政治、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从而给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带来了严重障碍。因而,研究、分析我国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对于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紫琦 《法制与社会》2012,(23):234-235
网络犯罪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犯罪形式,由于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且犯罪手段比较先进,因而较难防控,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首先对网络犯罪的基本情况(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当前侦查网络犯罪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说明,进而提出了几点防范网络犯罪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徐力 《法制与社会》2016,(6):259-260
近年来,恐怖活动日渐猖獗,打击恐怖活动犯罪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全球各国也将联合打击恐怖活动纳入合作范围内。在我国,恐怖活动犯罪也呈高发性趋势,除新疆等易被恐怖活动组织袭击的地区之外,内地恐怖活动犯罪行为也屡屡发生,不但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给我国安定的社会秩序带来极大挑战。然而我国刑法在应对恐怖活动犯罪还略有不足。有鉴于此,我国应当采取如下的刑事对策:制定反恐怖活动犯罪的单行刑法、将刑法典中关于恐怖活动犯罪的内容单独列出、将恐怖主义思潮列入法律调控范围内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金融犯罪大要案件频发,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失.认真研究金融犯罪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打击和遏制金融犯罪工作,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贿赂犯罪的认定较多地依赖于言词证据,在侦查中常常面临着攻守同盟、证据“一比一”和犯罪形式多样化等问题,给侦查发现、取证和认定造成了困难。破解难题需要打开思路,本文立足实务,围绕侦查当中的逻辑思路寻找切入点,试图对上述难题提出侦查对策及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逐渐增多。有些犯罪性质还很严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揭示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和特粤,对导致他们犯罪的法律意识、社会环境、家庭影响、教育体制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原因进行系统剖析,提出了预防或减少大学生犯罪应采取的措施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不仅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地去关注大学生犯罪这一法律现象,研究其发生的原因,寻求预防大学生犯罪事件发生的途径,从根本上进行有效的防范,还大学校园一个安全、祥和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3.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实惠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件就有上升之势,因此,对其的防范与控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心理结构特征、网络空间的特点以及网络空间法制建设的现状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并针对这些因素探讨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媛 《公民与法治》2011,(12):36-37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石家庄市公安机关将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惯用手法和模式予以公布,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相似文献   

15.
岳峰  张雪 《法制与社会》2010,(15):73-74
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由封闭式向开放型进一步转化,校园已不再是“象牙塔”,俨然成为一个小社会,安全状况也更加复杂,社会上的各类犯罪现象几乎在大学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达到防惠于未然,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现象入手,列拳大学生犯罪的典型心理特征,着重探讨和分析了大学生这些导致违法甚至犯罪的心理的深层次原因,并思考了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信息广角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2):168-168
犯罪动机周期性发展的规律,法学研究的立场、方法,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因素,2007年中国八件大事。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这对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从青少年自身主观因素探析导致其犯罪的根源,试图找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渎职侵权犯罪是一种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背公务职责的公证性、廉洁性、勤勉性,妨害国家机关正常的职能活动和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近年来,渎职侵权犯罪发生率有所提高,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渎职侵权犯罪的发生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预防和避免这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赵红 《法制与社会》2014,(11):286-287
当代大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犯罪呈现出新特点。本文从个体与环境因素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具体原因,并且针对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刑事管辖权制度是依据传统管辖权理论构建的,但网络空间的全球性、虚拟性等特点造成了这一制度在处理网络犯罪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色情犯罪管辖的现状,并对新网络色情犯罪管辖权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