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电视剧属于电视台的重头戏,电视剧资源的竞争构成了电视台竞争的核心。作为一个复合型概念,电视剧资源表征着一个联结了影视企业、发行公司、电视台以及下游延伸产业等的产业价值链。本文将以“电视淮军”安徽卫视为例,分析其电视剧资源的整合特征及电视剧发展之路,提出几点意见,以期为今后传媒界开发利用电视剧资源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视剧《十三省》在全国热播,东北抗联十三位抗日英雄,以“十三省”的土匪报号隐姓埋名,潜入哈尔滨周边地区奋勇杀敌的故事广为人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最早将“十三省”的历史发掘出来的并非电视剧编导,而是“十三省”中“耿三”的女儿张桂芳。她用了近40年的时间,先后跑了全国6个省市,调查走访了近百人,历尽艰辛和磨难,终于将父亲由“土匪”变成了烈士。  相似文献   

3.
去年当选市政协委员的王丽萍,参会第一年就提交了提案,并多次建言献策。今年上海“两会”,她又提交了两份提案。不久前,她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首都十佳编剧、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全国十佳电视剧文学原著奖、韩国亚洲编剧会议亚洲文化贡献奖、东京国际电视节最佳海外电视剧奖、首届亚洲“彩虹奖”最佳时装类电视剧奖……十多年间,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国家一级编剧王丽萍创作多部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保姆》、《婆婆媳妇小姑》、《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媳妇的美好宣言》等,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老百姓当下的生活,屡创收视率新高,好评如潮,她和她的团队斩获的各种奖项有近40项,被誉为“金牌编剧”。  相似文献   

4.
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自1991年起,至今已举办了LI由电视剧作为现代传媒与传统艺术的结晶,自然成为评选的重型内容之一。山西省的电视剧《好人燕居谦》是首届人选作品。从第>店至第L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的五届评选中,山西省每年一部,共有5部电视剧先后入选。它们是:《一个医生的故事》、《沟坦人》、《天网》、《我的奶奶》和《郭兰英》。这些作品成为在荧屏上深受观众欢迎并为专家赞赏的精品佳作。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1程”评选从1997年起,至今已举办了三届。电视剧同样是其中的重头戏。1997年第…  相似文献   

5.
要说2008年什么词汇最红最火最流行?莫过于“山寨”!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脑”,从“山寨”明星到“山寨”电视剧,直到岁末年初的“山寨”春晚,“山寨”红遍网络,形成了当前的“山寨”现象。  相似文献   

6.
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近日表示,目前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存在着不痛不痒以及反常规伦理结构的问题,“一些作品只看到表象就放大了来表现,未必是社会的本质。”(新京报,2010.7.4)  相似文献   

7.
王朔的“媚俗”与“反智”王东成几年来,王朔在以出色的才华继续潇洒地“玩”小说的同时,涉足传播效率最高的现代影视,连续“玩”出《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爱你没商量》等几部电视剧。这几部电视剧,无论是形式(室内剧)还是长度(多达几十集),在国内都属首创,并且皆由最具权威、收视率最高的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内首播或重播,获得了极高的大众传播效益。从而,本已令人关注的王朔更加引人瞩目,原本十分燥热的“王朔现象”更加红火。一时间,王朔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这几部电视剧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街淡巷议的热门话题。人们以各自的眼光、标准品评它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王朔的电视剧不是单纯的文学艺术现象,而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人们关注它们,品评它们,大概并不是因为它们在艺术上有怎样的发现与突破,有多大的价值与魅力,而是因为它们反映了某种有人很是喜欢,有人颇为厌恶,有人亦喜亦忧的社会心理、文化精神;体现了某种有人热烈赞扬,有人坚决否定,有人难于全取全舍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爱你没商量”,但王朔有商量,王朔的电视剧所反映和体现的社会心理、文化精神及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大有商量。商量它们,有益于当代中国人尽快  相似文献   

8.
平萱 《今日山西》2004,(5):21-21
近年来,大同市委宣传部大胆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引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全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影视文化产业硕果累累。从1999年起,大同市先后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合作拍摄了多部电视连续剧。其中,电视剧《大树临风》荣获第二十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篇二等奖,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短篇电视剧二等奖,山西省第八届电视艺术奖一等奖,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电视剧《亮眼睛》,荣获第二十一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短篇二等奖和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  相似文献   

9.
一、温州市城市形象传播的现状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温州?温州市政府对温州的城市品牌进行了多方位的传播。(一)影视作品的人文传播早在2007年,一部名为《温州人在巴黎》的电视剧通过表现温州商人善良睿智、敢于人先的人格魅力与精神,使温州“民营经济领先,以商闻名于世”的城市品牌形象得以迅速地在全国传播。2012年11月,又一部以温州人为题材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后,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了一轮“温州热”。温州“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城市品牌形象在这部电视剧中得到了无可比拟的正面重塑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李林 《求索》2008,(5):187-188
戏说历史电视剧现象是一种新的传播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进入到了一个以电子传播为特征的大众传播时代;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它贯彻着大众传播消费主义的意图,其传播过程是营造了一个“虚拟环境”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迎合了受众“使用与满足”的需要。戏说历史电视剧现象传播的负面效应该引起创作者和传播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部热播电视剧《渴望》,让“慧芳”这名字成为老百姓心中善良、美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央视播出的历史电视剧《汉武大帝》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关注,收视率不断攀升。但剧中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和不足,有人称之为是影视剧的“硬伤”和“瑕疵”。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北京青年》,以其新颖的“重走青春”的创意,再一次使“青春”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关注和议论的热点。笔者作为一名老者和“过来人”,也来凑趣谈一点自己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4.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编剧杨争光访谈录南翔宇,赵良,王朝阳中央电视台“四大名著工程”之一──电视剧《水浒传》获得成功。但像其它三部电视剧一样,人们对其评价莫衷一是,各执不一。近日一些媒体组织专家对《水浒传》的编创展开了讨论。那么该剧的编剧是如何编创出这...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来,关于历史体裁的电视剧的确很多,早几年关于帝王的多,这几年关于后宫的多;早几年还崇尚“正说”,这几年则流行穿越。但不管是哪一种电视剧,其真实性和虚构性都是同时存在的,对观众特别是学生观众的影响同样也是两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红色经典”一词源自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以前这一阶段的重要的作品,除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舞台戏、电影等。  相似文献   

17.
继《闯关东》之后,山东省影视剧制作中心又和临沂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电视连续剧《沂蒙》,再一次掀起收视热潮,获得第四届CCTV电视剧群英汇“最佳热播剧奖”和“最高收视率奖”。  相似文献   

18.
王晓渔 《今日广西》2010,(13):59-61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1988年,电视剧《西游记》;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1996年,电视剧《水浒传》。四大名著第一次“触电”,经过10年的漫长时间。第二次“触电”,却在一年前后。2010年刚刚过半,新版《西游记》、《三国》、《红楼梦》已经先后登场,新版《水浒》也拍摄完毕,只待良辰吉日,走向观众。  相似文献   

19.
丑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 ,艺术丑是艺术美的对应面。以公安题材创作的电视剧 ,在刻划反面人物中颇具匠心 ,通过对反面人物的分析 ,旨在说明电视剧创作中运用“审丑”的艺术手段 ,达到“审美”的艺术效果。“审丑”的艺术甚至比审美更具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范正伟 《传承》2013,(1):48-48
“元芳,你怎么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主人公的这句追问近来走红网络,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和质疑的经典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