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立为  赵晖 《理论月刊》2010,(9):174-176
志愿禀赋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数量、范围、水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当代中国志愿禀赋的精神资源不仅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借鉴吸收了西方关于人的发展及需求的理论。仔细分析政府在其培育中的路径选择,对于客观评价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的现实状况,合理引导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志愿行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来  钱嫦萍 《青年探索》2008,(5):19-22,7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来,为此,很有必要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提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龚万达 《前沿》2010,(9):118-121
对社会志愿服务进行研究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建立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的思想上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志愿服务生态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志愿服务的发展可以弥补社会物质变换的裂缝促进社会生态和谐。志愿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生态完善。  相似文献   

4.
总结中国志愿行动开展20年来的经验与成果、进一步推进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北京大学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理论前沿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编辑部和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志愿服务:回顾与展望"学术论坛。论坛的主要论题包括: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志愿服务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相符合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和主要问题 志愿服务是自愿、无偿服务他人和社会的一种公益性活动.是~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和谐的标志。我市的志愿服务是学雷锋活动的延续和发展,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独特优势,在创先争优中开展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推进创先争优,促进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把志愿服务作为争创内容.一是活动规划上纳入志愿服务.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中央有要求、工作有基础、群众有期待.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带动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和获得志愿服务的“两个需求”不断增长.因此,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对党员志愿服务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覆盖范围、实施进度、机制建设等作出科学规划,组织党员志愿者围绕群众需求,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好事实事.二是活动内容上体现志愿服务.在争创“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实施办法中,增加志愿服务的内容,切实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评价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指标.三是活动成效上检验志愿服务.通过制定标准、狠抓落实、考核评比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志愿服务在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方面的检查评估,形成积极的活动导向,带动越来越多的党员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使这项工作成为锻炼干部、凝聚人心、加强组织、促进和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青年一直是志愿服务的先锋和主体力量,在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人类重要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现代化发展关键要素的当今世界,讨论青年和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指出,社会关系是青年与志愿服务的共同焦点,"人本"是青年发展与志愿服务共同的价值核心。青年是现代志愿服务的先锋和主体力量,而志愿服务本身就具有立德树人的社会功能,也因此成为实现青年全面发展的社会化大课堂。  相似文献   

8.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专业化志愿服务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高校志愿服务可以通过专业化道德、专业化技能、专业化形象、专业化评价实现志愿者、志愿组织的良性发展,同时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高校志愿服务提供不竭的动力.项目化管理可以实现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去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中国社科院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分别组织召开了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暨岗位学雷锋活动推进会和“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专题座谈会,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推进工作。本刊综合筛选两次会议的重点发言,特别推出此策划,希望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就如何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带给您有益的启迪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慈善是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个体道德发展的必备条件。中国慈善传统的核心是以"慈悲为怀"为基本理念的"爱"的价值观,以及以"行善立德"为社会准则的"善"的行为模式。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结构和社会发展状况,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慈善行为多以志愿活动为依托,同时体现了时代的新特征。在慈善文化基础上发展中国当代青少年志愿服务需要从一些基本建设抓起。首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创建独具特色的中国志愿服务文化。其次,要通过志愿服务促进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慈善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再就是以"慈善法"发布为契机,依法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行为,推动青少年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志愿服务对于建立社会资本和公民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已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社会政策的基础。志愿服务的三个参与方: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在促进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网络中各具作用。基于"志愿力"和"招募力"的核心概念,我们提出了志愿服务的三方模型,展示了三方是如何参与志愿服务的,还研究了各个参与方能够用于加强志愿服务的新方法,讨论了它们对志愿力和招募力的影响,同时也论述了志愿服务的潜在消极影响,并讨论了改善这些消极面的方法。这些研究对志愿服务领域的社会政策研究将可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对全国不同区域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描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主张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运行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从而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志愿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中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志愿服务放在一个部分进行表述.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到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高度.志愿服务活动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适合中国的国情,与中国的主导文化和意识形态相融合,才能在中国得到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成为信仰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信仰的重要中介.必须坚定不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社会志愿服务的全过程,才能使中国的志愿服务担负起配合党和政府的改革政策、发挥其经济服务与社会支持功能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曾琰 《长白学刊》2012,(4):23-28
志愿服务作为个体自觉、无偿性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属于个体道德实践活动的范畴。因此,分析志愿服务这一道德行为、解决其发展困境,不应当、也不能在"德行"视阈之外去寻求出路。从"德行"的一般性问题来考察志愿服务这一特殊道德行为,需要在社会调试的高度,将"德行"实施和志愿服务这一特殊的实践样式结合起来,即挖掘德行对于志愿服务的规制及志愿服务这一"德行"如何发挥调试社会功能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框架,从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动机、过程、结果三个层面,对志愿服务参与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志愿服务参与具有"强社会嵌入性",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深度与其发展成果间呈正相关,且它对于青年学生的情感性发展、能力性发展、道德性发展产生递进式效用,两者间形成一种"螺旋递进式效应"。研究结果对于创新学校志愿服务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有效学习形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和担当精神。一些功利化举措会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违背了志愿服务的初衷。高校必须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志愿活动的指导,建立更加有效的动员和激励机制,强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让志愿服务回归志愿精神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号称“文化大熔炉”,其社会管理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与其独特的移民文化息息相关。通过研究现阶段美国社会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高校和社区等志愿服务情况,我们可以提炼美国志愿服务和志愿文化发展的脉络,归纳其在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的典型志愿事件,及其在美国移民社会发展中对社会融合的积极作用。而从美国志愿服务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学习与借鉴相关社会服务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以期在流动人口管理、城市社会融入、紧急救灾等工作方面给我国以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美育和志愿服务实践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重要意义。将美育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从多维度提升美育水平和志愿服务水平,丰富志愿服务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和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人才、助力学校与社会层面的美育融通交流、促进“第一、第二课堂”知识生产双向流动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传统慈善观念奠定了现代志愿精神的价值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理论的译介和深入讨论,使得公民社会或民间社会的现实和观念在中国取得了合法性,直接催生了我国志愿组织的兴起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呼唤志愿服务行为,志愿服务是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栽体,志愿精神成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之光.  相似文献   

20.
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及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吸引凝聚和服务影响青年的重要手段和团的活动的重要内容。推动志愿服务形成社会功能,对于团的工作和活动产生社会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可归纳为:社会动员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促进志愿服务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形成社会功能关键在于:利用新媒体手段有效对接服务意愿和需求;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志愿者组织;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推动志愿文化建设;促进重点项目形成社会功能并带动各项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