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新时代富有创见的表达,它内在地包含着对“谁的幸福”“何为幸福”和“如何幸福”三个问题的自洽回答。对于“谁的幸福”的问题,它不仅强调追求人民幸福的价值立场,而且强调了人民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统一,使“幸福”的主体在新时代得到更为明晰和现实的显现。对于“何为幸福”的问题,它呈现了幸福的理想之维、实践之维和关系之维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在新时代语境中创新性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全部内涵。相应地,对于“如何幸福”的问题,它的思路是从幸福的实践之维和关系之维着手,构建通达幸福理想之维的现实途径。具体来说,就是在社会层面通过深化改革破除阻滞人民幸福的社会关系,从而为人们在个人层面通过实践和奋斗去追求美好生活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回答“根本理论问题”和“根本时代课题”“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形成和发展,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丰富和深化,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彰显其时代价值、理论意义和世界意义,在指导实践中展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和实践伟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围绕"奋斗"进行深入阐释,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奋斗观。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奋斗,为什么而奋斗,如何奋斗,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奋斗观从思想内涵看,包含着奋斗幸福观、奋斗价值观、奋斗实践观和奋斗本领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传承着中国共产党奋斗观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益于自身的成长经历;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围绕"奋斗"进行深入阐释,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奋斗观。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奋斗,为什么而奋斗,如何奋斗,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奋斗观从思想内涵看,包含着奋斗幸福观、奋斗价值观、奋斗实践观和奋斗本领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传承着中国共产党奋斗观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益于自身的成长经历;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道路探索与理想形态,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文明批判、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探索和共产主义文明构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主体逻辑、道路确证、价值旨归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进行了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现代化探索,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逻辑、实践道路和理想形态日渐丰盈,不仅在知识论意义上重绘了马克思主义文明图谱,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思人类文明与现代化问题的宏大使命与时代担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文明蒙尘”“被动卷入”“照搬照抄”逐步迈入了“伟大复兴”“主动探索”“自我革命”的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中国文明叙事、理论进程与实践参照,为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绘就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6.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着重强调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重大历史和现实作用。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我们把握好三个重要维度。从内涵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层面具有严整的理论逻辑,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力量;从价值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导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内生力量、进行社会革命的精神动力、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的精神伟力;从实践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构成了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动力源泉,永远指引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勇担使命、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为人民谋幸福初心的坚守过程也是对人民幸福观的阐释和发展过程,形成了人民幸福观特定的历史逻辑、理论内涵和价值主张。首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缘自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人民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深刻反思与关切,在救亡图存到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中对人民幸福真理的寻求和发展;其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幸福的理论,形成了人民主体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相结合的人民幸福观;再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主张,在价值排序中,集体幸福处于优先地位,这既是我们党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的体现,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属性和目标指向,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共享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新论断深刻地揭示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彰显出独有的精神高度、理论深度与文化厚度。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自信之旗,确立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应有态度;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时代之问,实现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历史激活;从实践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创新之路,完成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转化发展。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与发展的理论根基与创造母体,后者是前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念革新与价值升华。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鲜明的思想内容。从现实和理想角度把握幸福观,明确了在取得现实幸福的基础上不断朝向理想幸福前进,突显出由现实幸福到理想幸福的幸福追求;从物质和精神角度理解幸福观,强调物质幸福满足的同时重视精神幸福的满足,突显出由物质幸福到精神幸福的幸福境界;从个体和人民角度分析幸福观,突出了个体获得个体幸福的同时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幸福,突显出由个体幸福到人民幸福的幸福底色;从创造和享受的角度阐释幸福观,得出了人民群众在劳动创造幸福的同时理应共同享受幸福生活,突显出由人民创造幸福到人民共享幸福的幸福路径;从国内和世界角度论述幸福观,体现了既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又要为世界人民谋合作共赢,突显出由中国幸福到人类幸福的幸福张力。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幸福观具有这五个维度的辩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王久齐 《创造》2021,29(7):32-36
奋斗是主体为获得幸福而进行的自主自觉的实践活动,是最有力量的实践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人民的幸福生活并躬体力行弘扬和践行奋斗精神,他在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讲座、新年贺词、回信致辞中多次对奋斗与幸福及其辩证关系作了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论述与阐释,提出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等重要论断,形成了具有丰富哲学内涵和深刻价值意蕴的习近平奋斗幸福观.  相似文献   

11.
群仲平 《群众》2023,(10):1-1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两个结合”,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展现出巨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理解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重要的方法论指南。具体而言,“中国之问”的实质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自信;“人民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朝着更为实质的方向前进;“世界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深入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回应这一问题必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3.
江畅 《求索》2023,(1):19-30
中国不能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更不能直接照搬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而必须选择和创造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具有的契合性是中国人民能够创造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深层的历史文化原因。中国式现代化实质内涵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创造;它在充分吸取西方现代化的有益内容的同时努力纠正其理论错误并吸取其实践教训;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论从目的还是从手段看,无论是从动机还是从效果看,中国式现代化都是有利于全体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其实质在于人民性。它是以人民至上为根本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幸福为终极追求的现代化。因此,它是至善,也是大善,无疑具有道义正当性。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和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回答了为什么和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之问,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制定了目标和方案,并率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新命题,明确了人民立场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根本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既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中国法治实践,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徐奉臻  郝睿琦 《长白学刊》2024,(2):1-13+165
中国式现代化为党的理论创新奠定实践基础,并提出崭新课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视域把握和运用党的理论创新规律,是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现实要求。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理念、以党百年奋斗成就为历史基础、以时代需求为现实依据。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文化、价值、历史、现实五个维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生发机制,是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规律认识、在新时代谱写理论创新崭新篇章的基本逻辑。基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以“两个结合”推进“两化”、以“两化”论证“两个行”,是党的理论创新之经验和要求。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和问题导向,不断创造具有体系化和学理化的科学理论,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础在于其秉承和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科学方法。其核心思想和总体观点包括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创造主体论、实践主体论、利益主体论、权力主体论等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应当把人民群众的现实幸福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时代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7.
田云鹤 《传承》2013,(11):84-85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础在于其秉承和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科学方法。其核心思想和总体观点包括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创造主体论、实践主体论、利益主体论、权力主体论等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应当把人民群众的现实幸福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时代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文明问题的时代产物,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产物。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系统阐发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交往新理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文明问题,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不同文明如何和平共处”的“文明之问”。面向新的百年历史,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指导下,激发文明自觉,坚定文明自信,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筑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以推进人类文明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党合作以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话题被提出并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都鲜明地从文明的高度来总结我们党的历史,阐释中国道路。比如,提出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文明蒙尘”;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提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建设先行示范区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提出的新命题,内涵极其丰富。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并阐释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多重意蕴,是建设的理论前提。从语义之维看,先行示范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示范区,是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范型与实践模式;从时代之维看,先行示范区是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大发展”历史性交汇这一重要时代特征而提出的具有全球和世界历史视野的重大战略决策;从问题之维看,建设先行示范区是直面中国的“时代之问”而提出的中国新方案,这一新方案要求深圳要在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上作出示范;从价值之维看,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意义重大,其价值充分彰显于历史、现实、未来的三层逻辑中。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意味着深圳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试验,更囊括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汇聚激情与理性、凝聚全体中国人的勇气与智慧共同推进这一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