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东生 《山西政报》2006,(17):36-36
一、煤炭行业概况 (一)山西煤炭资源概况。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而煤炭又是山西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在全国首屈一指。全省含煤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0%;有煤县(市、区)94个,占全省总县数的80%。截止2004年底,全省预测煤炭储量6400亿吨,探明储量2727亿吨,保有储量2581亿吨,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4,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2.
《人大论坛》2008,(10):49-49
毕节试验区煤炭资源丰富,九个县(市、区)均产煤。含煤面积1.2万km^2,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5%,已累计探明煤炭储量256.9亿吨,占全省已探明煤炭资源量的45%以上。是贵州省主要的优质无烟煤产地,是全国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中规模居第五位的云贵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唯一的大型煤炭基地和最大的无烟煤产地。  相似文献   

3.
忻州煤炭基地建设初探赵进斌一、煤炭优势1、忻州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全区有宁武、河东、五台3个煤田,分别分布在宁武、静乐、神池、河曲、保德、偏关、原平、五台等8个县,有煤炭资源的县占全区14个县市的58%。本区含煤面积4625平方公里,占全区面...  相似文献   

4.
资料卡片     
煤炭资源浪费触目惊心煤炭是我国重要的主体能源,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粮食”。但由于我国目前煤炭回采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30%,很多小煤矿的回采率只有15%。目前我国有各类煤矿2.8万个,其中国有煤矿2000多个,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5%,矿井回采率平均只有45%左右;乡镇和个体煤矿2.6万个,煤炭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35%,矿井回采率平均约15%~20%。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的煤炭资源浪费十分惊人。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及时遏制破坏和浪费煤炭资源的势头刻不容缓。造成我国煤炭回采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去煤炭资源的无偿使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兆征 《前进》2009,(11):39-41
山西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而且品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煤炭之乡”之称。2004年保有资源储量为2644.9亿吨,占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30%,省境含煤面积达6.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9.7%。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山西省累计生产煤炭76.63亿吨,累计外调出省48.97亿吨。长期以来,山西省煤炭年生产量约占全国的1/3,年调出量占全国省际煤炭净调出量的3/4,年出口量占全国的1/2。  相似文献   

6.
厉华 《中国减灾》2010,(2):38-39
我国作为世界头号煤炭生产大国,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超过27亿吨,占整个能源生产量的76.5%。  相似文献   

7.
资源 祖国大陆煤炭资源丰富,截至1996年末,累计探明煤炭储量10024.9亿吨。其中:生产矿井和在建矿井占用储量2511.5亿吨,占25.1%;尚未利用储量7513.4亿吨,占74.9%。在总储量中华北地区占49.9%,西北地区占30.1%,西南地区占8.6%,华东地区占5.4%,东北地区占3.1%,中南地区占2.9%。  相似文献   

8.
《思想工作》2009,(6):18-18
为保护煤炭资源,规范煤田划分和配置秩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日前专门出台了新的煤炭资源划配政策。根据新规定,除通过挂牌招标、拍卖方式取得的煤炭矿权外,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煤炭转化、综合利用项目申请配置煤田时,将按生产运营期内实际用煤量的两倍配置资源。但是,申请划配特殊稀缺煤种资源必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而且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率必须超过60%。  相似文献   

9.
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以来煤炭产量和外调量分别占全国总量和省际间净调出量的四分之一和80%之多;建国以来累计生产煤炭100多亿吨.外调量70多亿吨:目前全省煤炭生产能力9亿多吨,在全国能源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省依托煤炭资源的优势,电力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省外送电已居全国第二位。我们将充分发挥煤炭、电力等能源优势。在落实好与北京、天津等省市关于能源领域合作、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云南煤炭资源丰富,在全国探明储量在150亿吨以上的12个省区里,居第八位,在长江以南12个省区中,仅次于贵州而居第二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同全国其它省区一样,云南省乡镇煤矿得到了迅猛发展,1986年到1998年云南煤炭工业平均每年增产10%~15%。最高年产量为3072万吨。1997年以来,云南煤炭供过于求的问题日益突出,煤炭库存300万吨,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10%,煤炭价格滑坡,1998年价格跌幅为15%~30%,煤炭企业被迫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云南煤炭工业的发展到了紧要关头,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1.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在全县18个乡镇中,17个有煤炭资源,含煤面积63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2%。去年,全县煤炭产量670万吨,煤炭行业实现利税3.2亿元,占全县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87%,占财政总收入的60%。煤炭在全县经济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煤炭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把做好煤矿以“一通三防”为重点的安全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抚顺被列入该名单中。辽宁抚顺是典型的因煤而兴起、因煤而发展的工业城市,号称共和国的煤都,曾为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过重大贡献。如今煤炭资源已接近枯竭,煤炭开采到目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不到4%,五个大型煤矿有三个下马,其余两个属于尾矿开采,众多附属企业纷纷破产倒闭,百万产业工人70%下岗失业,抚顺市工业经济也随煤炭资源的枯竭而衰落,还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地方财政压力大;  相似文献   

13.
晋城市     
《中国人大》2009,(7):57-57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总人口22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晋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晋城资源丰富,无烟煤、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基地、煤化工基地、电力基地和中高档铸件基地。特别是煤炭资源储量大,品质优,享誉全国。全市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9%,无烟煤探明储量占全国的1/4多、山西的1/2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近5%,煤层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规模化开发。晋城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是太行、太岳根据地所在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有极大的需求,煤炭资源在能源实际消耗中占70%以上。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族地区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民族地区煤炭产业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却存在诸如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问题频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多种问题。推进民族地区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以外部成本内部化促进煤炭产业环境保护,以安全文化建设促进煤炭产业安全生产,以组建大企业集团促进煤炭产业结构升级,以整合技改促进煤炭产品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
我省煤炭资源丰富,产煤地区农村燃料主要是煤炭,以原煤为主要燃料的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0%以上。近年来,出于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市场供需情况变化很大,煤炭价格持续上扬,致使我省产煤地区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生少生产用煤发生困难,有的地方问题相当突出,农民群众反映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16.
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七成左右,然而由于资源的可耗竭性和开采难度不断加大等客观因素,使“因煤而兴”的煤炭城镇不可避免的面临“矿竭城衰”的挑战。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煤炭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发现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研究视角不断扩展,技术方法不断改进,但仍存在实证研究不足、解决问题方法不成熟及缺乏前瞻性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人大论坛》2010,(7):5-7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是云贵大型煤炭基地的主体,也是国家规划的重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重要省份。据贵州省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尽管受雪凝灾害和金融危机影响,全省煤炭工业总产值仍达到508亿元,同比增长59.7%,煤炭税费超过46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人大论坛》2006,(3):37-37
“中国仅拥有世界7%的土地,却要养活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中国能源的主要支柱是煤炭,但中国煤炭也只占世界总量的16%,远低于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齐建国提供的一组数字。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已于1996年8月29日经八届全国人大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江泽民主席签署第7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施行。煤炭法是我国第一部煤炭专门法律。它的诞生,结束了我国没有煤炭法律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煤炭开发利用和煤炭生产、经营活动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煤炭法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所确立的九项制度上。一、开发规划制度开发规划制度,是国家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宏观调控、强化行业管理的重要法律制度,体现了煤炭资源的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20.
查晓然 《淮海论坛》2013,(3):25-25,24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第一能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长期的开发利用活动引发了与可持续发展不相和谐的诸多环境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和区域环境发展。因此,在煤矿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研究煤炭开采对环境可能引起的破坏方式与程度,提出保护措施,控制其不利因素,维护生态平衡,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对促进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和协调经济之间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