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力促达赖班禅重归于好 西藏和谈代表到北京后,双方接受的和谈条件即“十条公约”的内容中,并没有涉及到班禅问题。但从长远战略来讲,争取班禅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或有利于我们促进前后藏的团结”。l951年3月27日班禅致电毛主席:希望短期内赴藏。4月7日,中央复电欢迎班禅来北京。班禅问题列入协议,事先西域和谈代表没有准备,加上事关重大,西藏和谈代表坚持必须向达赖和噶厦请示,才能就此问题谈判。双方中断谈判,另寻解决办法。中央同意将十一世班禅护送入藏,争取达赖方面的认可,自然可以省掉许多不必要的周折.藏族内部的矛盾也可以从此冰释,达到重新和好与团结。  相似文献   

2.
唐继赞 《时事报告》2010,(12):57-59
今年9月2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全力撮合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华盛顿恢复了“直接谈判”。从而,中断了近20个月的巴以和谈艰难重启。主持会谈的美国国务唧希拉里称,重启的巴以和谈将在一年内结束,并签署巴以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3.
在漫长的中东阿以和谈过程中,以色列、美国和约旦等国的情报机关禀承各自国家政府的旨意,积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配合和辅助外交谈判,甚至直接介入和谈,发挥了神秘、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地使谍报与外交两者“联姻”。2000年1月曝光的以约两国联合窃取叙利亚总统尿样事件,再次令世人关注起不断出现在长达20年的中东和谈进程中的幢幢谍影。研以川队:以约特工联手窃尿样以色列相继与埃及、约旦和巴勒斯坦签订和平协定后,与老对手叙利亚的和谈摆上了议事日程。叙利亚铁腕人物阿萨德在美国的劝说下,决意与以色列人讲和。1999年初,…  相似文献   

4.
金门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出名因为“炮击金门”,也因为“金门协议”。无论是对抗还是和谈,金门都记录着两岸割不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王忍  徐卓 《统一论坛》2012,(6):36-40
达赖的谎言——罔顾事实、混淆黑白的谬论 近年来,达赖高唱“和谈”,大谈所谓“中间道路”。同时,对中央政府的西藏政策进行攻击,捏造所谓“西藏环境遭到破坏”、“西藏的宗教和传统文化面临灭绝”、“藏族成为西藏地区少数民族”、“西藏人权得不到保障”等伪命题,  相似文献   

6.
西珠 《人权》2003,(5):52-53
近些年来,达赖集团一直在境外呼吁要与中国中央政府进行“和谈”,其“和谈”内容锁定在争取实现“留在中国框架内的西藏(这里的‘西藏’是指整个藏区)高度自治”。达赖集团这一提法迷惑了一些不明真相的西方国家民众,同时对境内关心“西藏问题”的人士也有一定的欺骗性。那么,“高  相似文献   

7.
5月13日,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联合起草的中东和平“路线图”分别到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手上,巴以和谈重又开始进行。 中东和平“路线图”是由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有关巴以之间和谈方式的新方案,原本应在去年12月份举行的中东问题四方会议(联合国、美国、  相似文献   

8.
怎一个“丑”字了得杨静正当世民舆论的焦点对准波黑战争、卢旺这难民、巴以和谈之时,西方政界,司法界亦丑闻迭起。其中尤以贪污、受贿和桃色新闻3顶居多,不时被新国媒体披露,令不少国家政府处境尴尬。委内瑞拉前总统“落马”委内瑞拉前总统卡洛斯·佩雷斯因贪污和挪...  相似文献   

9.
轰动山城的《无题》事件与蔡子宇□赵子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和谈协定,使内战重新爆发。国民党颁发了“取缔异党”令,从此,对“异己”报纸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迫害。1947年3月17日,数辆满载“国民党内政部第二警察总队”士兵的卡车直驶重庆大田湾...  相似文献   

10.
1948年底国共大决战胜负已分,南京政府精锐丧尽,人民解放军已饮马长江北岸。四面楚歌的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1日发表了被毛泽东称为“求和声明”的《元旦文告》,表示愿和谈下野,意欲通过谈判使中共停止进攻,争取时间整顿兵马,卷土重来。“代总统”李宗仁也要求与中共谈判,希图谈出一个“划江而治”的局面,坐稳江南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月2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以色列,并在当天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和谈问题举行会谈。这是克里上任11个月以来,第11次出访中东,频率之高超过所有前任。克里就此调侃说,“自己是去圣地上班”,可见,美国对中东依然“情有独钟”,中东问题仍是美国外交事务的优先选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春秋》1997,(1)
引子1949年4月14日晚9时,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国共和谈刚刚结束了新的一轮会谈。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的成员们,回到驻地六国饭店后,连夜开会讨论了会谈的结果。大家发言很热烈,一致认为:对于“国内和平协定”,中共方面已作了很大的让步,从全文看,虽然条件高了一点,但如能了然于“战败求和”、“天下为公”的道理,不囿于一党一派的私利,以国家元气人民生  相似文献   

13.
国共北平和谈中的卢郁文张富祥,王英春图为卢郁文(后排右五)与董必武(前排右三)、李济深(前排右四)、邵力子(前排右五)在参加国共北平和谈进合影。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早已载入青史,永昭后世。但和谈中国民党代表团秘书长、河北人士卢郁文先生的事迹却鲜为...  相似文献   

14.
清康熙帝在解决台湾统一问题前后,共与当时盘踞台湾坚持分裂立场的郑氏集团进行了十次和谈。双方围绕“削发”(指要求郑氏人员遵从清王朝入关后颁布的“剃发令”,改从满族男人的发式,以示归顺清朝)和“登岸”(指要求郑氏人员  相似文献   

15.
1924年我出生于青海安多藏区,1951年28岁的我,有幸作为一个工作人员经历了“十七条协议”签定并得到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的拥护,西藏实现和平解放的全部过程。虽然事过50年,其中的一些情景仍历历在目。 1949年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建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和西藏的特殊性,制定了和平解放的方针,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前来进行和谈。但西藏地方政府在英帝国主义唆使下,迟迟不派代表,反而在昌都地区的金沙江一线加派藏军驻守。阿沛为首的和谈代表团组成抵京 这时西藏地方政府还提拔了原…  相似文献   

16.
统战史上的4月国共两党进行“北平和谈”1949年4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当时称北平)进行和平谈判,以实现国内的和平与统一。这次谈判是在国民党反动统治行将灭亡,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已成定局的形势下进...  相似文献   

17.
相遇贵相知     
给张治中“推车” 张治中,著名爱国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国共和谈破裂后,张治中毅然选择了新中国.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8.
在科索沃阿族和谈代表表示愿意在科索沃和平协议上签字后,美国于3月15日再次对南联盟发出威胁,以迫使南联盟同意北约部队进驻南联盟科索沃省。美国总统克林顿说,如果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不让步,那么他除了面对北约的空中打击外“别无选择”。美再次对南联盟发出威胁@王璟云  相似文献   

19.
50年代初,曾有一出话剧《故都春晓》,载誉京华,就是将傅作义接受和谈,北京和平解放的故事,艺术化地呈现在舞台。我的弟弟出差到呼和浩特见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副主任周钧同志时,他对我弟弟说:“话剧中那位动员傅作义和平起义的老人就是你的父亲孔繁老先生。”(周...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初,《公论报》对胡适赴台演讲期间发表的“和比战难”说及“自由传统”观的激烈批判,直接原因是出于该报对和谈成功的向往,更根本的则是源于该报在政治思想与立场上和胡适派的分歧.和谈破裂后,《公论报》的言论甚至已是放弃国民党,而期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但当国民党将重心转往台湾后,《公论报》迫于压力,转而以“冷战”思维看待内战,“反共”成为该报的基调.在政治思想上,该报虽然认同“自由主义”,但是对“社会主义”同样向往,希望未来的新中国能够在苏美之间走出一条兼及政治民主与经济平等的“第三条路”,且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制度.这与当时所谓的以“社会主义”弥补“自由主义”之缺的“新自由主义”思想有所不同.这一政治主张,是该报一直坚持的,即使政治形势剧变,仍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