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红  周璐 《人大论坛》2008,(1):25-26
2007年11月23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新制定的《贵州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以下简称监督条例),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省在1992年省七届人大常委会时就制定了监督条例。多年来,对规范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行为,  相似文献   

2.
武威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两项监督办法 甘肃省武威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讨论通过了《武威市人大常委会述职评议暂行办法》《武威市人大常委会实施甘肃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司法案件监督条例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通过 ,标志着成立不久的武威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李长禄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重视法制教育 新一届甘肃省酒泉市人大常委会针对职能的变化和人员的实际 ,采取多种形式 ,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工作。一是常委会制订了法制讲座计…  相似文献   

3.
唐莹莹 《新东方》2007,(2):8-11
2006年8月27日,酝酿长达20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高票获得通过。作为一部规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法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  相似文献   

4.
杨小珊 《人大论坛》2014,(10):22-23
2006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并定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监督法》的出台实施,加快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则成为民主政治重要的活动场所和推动力量。为此,遵义市人大常委会也相继出台《遵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遵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等多项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丰富完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这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6.
吉林市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施行。监督法的颁布与实行,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上月25日至26日,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28次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和《自治区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条例》;通过了关于废止《自治区各级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条例》的决定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不都热依木·阿米提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8.
《人大研究》2009,(4):48-48,F0003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立法计划出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立法计划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定,并报省委批准,已于2009年2月中旬下发施行。其中制定、修订项目10件: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条例、甘肃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甘肃省林地保护条例、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修订)、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修订)、甘肃省就业促进条例、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城县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水城县人大常委会2007年监督计划》。  相似文献   

10.
《人大论坛》2009,(9):50-50,F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7年1月1日颁布施行。《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规范监督程序,提高监督质量。突出监督实效,南明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决定》的要求,区人大常委会参考借鉴有关经验,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监督程序、突出监督实效,积极推进《监督法》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1.
周同跃 《时代主人》2006,(11):16-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于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按照监督法的规定,专门委员会是协助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要切实贯彻执行和准确把握好监督法.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必须依法处理好几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审计报告公开,审议意见见报,执法检查报告现身媒体……明年1月1日以后,人大常委会监督采用类似的公开动作不再单靠勇气和魄力了,因为《监督法》已经把“阳光监督”写在法律文本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监督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公开是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一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琼 《辽宁人大》2006,(12):1-1
20年磨一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实施。这无疑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8年9月25日,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司法工作条例》。这个《条例》是对国家法律的补充,是《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一项具体措施,是符合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心愿和要求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对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保障各级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自治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5.
公权与监督     
[策划人语]保障中国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8月27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人大常委会将遵循“既不失职,又不越权”的原则,对政府和司法机关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6.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据专业人士分析,监督法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将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实行“一抓到底”的监督程序、实现开放武全方位的监督。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在加强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和提高监督实效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也正是以此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月大事记     
《人大建设》2007,(5):19-19
3月28日~30日河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郑州举行。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审议了《河南省企业职工民主权利保障条例(草案)》;审议通过了《河南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河南省旅游条例》、《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表彰优秀省十届人大代表的决定》、《关于省十届人大代表出缺情况的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相似文献   

18.
11月23日,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规定细化了监督法的相关内容,回应了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依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迫切要求,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省各级  相似文献   

19.
5月13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草案修改稿)》。监督法出台后,我省各方面对制定实施办法都寄予热切的期待。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对此十分重视。组织力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12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5号《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工作程序的规定》经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1月1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二○○七年一月十二日第一条为了规范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工作程序,提高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