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外国人,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员。 本规定所称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指没有取得定居权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依法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养老、生育、失业、工伤、医疗保险费。但在实践中,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却屡见不鲜。那么,如果劳动者在遭遇上述情况后,又该如何维权呢?缴费基础《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5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相似文献   

3.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0,(21):5-5
★《社会保险法》明年七月施行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10月28日下午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国家需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险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又一部支架性法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制度是《社会保险法》创设的重要制度,并于2011年7月1日生效实施。《社会保险法》第41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5.
梁恒 《政府法制》2011,(22):22-23
7月1日,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首部"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性作用的重要法律,该法重点对社会保险的原则、各险种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6.
1.2011年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5号公布2.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维护公民的社会保险合法权益,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或者居民(以下简称个人)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伤病的,其医疗费用应当由第三人按照  相似文献   

7.
杨思斌 《河北法学》2011,29(9):77-84
历经16年艰难立法历程的《社会保险法》终于在2010年10月28日出台。《社会保险法》采用了"五险合一"的综合立法模式,彰显了保障社会保险权的立法理念,体现了借鉴国际经验与从国情实际出发相结合的立法原则,采取了规范性立法和纲领性立法相结合的立法技术。《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是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法律化的标志,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法制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6月28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居民身份证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居民身份证法》全文约3000字,共5章22条,分为总则、申领和发放、使用和查验、法律责任和附则。《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身份证是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的证件。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应当依法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也可以依法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现役的人民解放军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同样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解读1 公民身份号码终身不变《居民身份证法》规定,…  相似文献   

9.
芮立新 《中国法律》2011,(1):19-23,70-75
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在经过多次审议之后终获通过。《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对我国社保制度的统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2011年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4号公布2.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是指以纸质材料和电子数据等载体记录的反映参保人员及其用人单位履行社会保险义务、享受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1日施行的《社会保险法》与已经施行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构成了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其立法宗旨是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险之一的工伤保险就法律层面而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存在法律风险,双方均应当依法予以应对,以切实维护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笔者以自己曾经代理的两个真实案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吴洲  罗兴坤 《法制与社会》2011,(16):173-173
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是一项宪法权利,社会保险是公民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最主要的一种途径。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事业,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中华人名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进程上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公布日期 ]2 0 0 4 8 1 5[施行日期 ]2 0 0 4 8 1 5[文 (令 )号 ]第 74号令[类  别 ]行政法·公安第一条 为规范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是指外国人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第三条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是获得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合法身份证件 ,可以单独使用。第四条 获得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 ,凭有效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出入中国国境。第五条 受理外国人在中国永…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险法在社会保障法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我国社会保险立法不能满足社会保险实践的需要。提交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立足于中国国情但过于迁就现实;体现了行政优位的理念但欠缺公民社会保险权保障的理念;立法的总体思路明确但不具有完整的基本原则;立足于职权立法但过于频繁地授权立法;奠定了社会保险各方主体的关系框架但疏于对法律关系的梳理;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但缺乏可操作性;追求利于权力运行的秩序但公平与效率价值缺失。立法先行是社会保险得以产生的明显特征。选择立法体例的关键是看其是否适合该国的需要。单行立法是社会保险立法体例的主流。社会保险法理想的立法体例应为综合立法体例,但我国制定综合性《社会保险法》的条件尚不成熟。我国可以继续《社会保险法》的立法进程,对于《社会保险法》之外的五个社会保险项目的单项立法次序安排,应以养老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法为先,医疗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和生育保险法为后。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主要依据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和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在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国务院也出台了有关条例;但在养老、医疗、生育保险方面,仅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件,尚无专门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08年12月27日下发通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征求意见,影响空前。但我国社会保险法(草案)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存在的问题之后,给出了社会保险法改革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以下简称“境内  相似文献   

17.
席涛 《政法论坛》2013,(1):21-32
四、评估《社会保险法》对职工、企业和农民的影响限于本文集中讨论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后评估的重点与问题,并不对《社会保险法》进行全面评估,主要就《社会保险法》的养老保险对职工、企业和农民的影响进行评估。之所以选择这件法律,是因为社会关注程度高,寄予期望大,但具体的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待遇标准、基金统筹层次或财政补助措施,法律又未规定,授权国务院、地方政府规定,许多争论的问题,还没有达成一致认识。以城市社会保险调研和农村社会保险调研为例,在一项对北京、温州、东莞、吉林、太原、长沙、成都等1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社会公平感问卷调查中,"在教育机会公平、就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  相似文献   

18.
试析我国社会保险法立法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险法》(草案)向社会全面征求意见工作在2009年2月15日结束,并被列入全国人大2009年的立法工作之一。本文认为社会保险法应当明确各项社会保险事务的立法权分配问题和政府自由裁量权的边界;明确各险种之间以及与相关事业的关系,界定承担社会责任的边界线;明确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俞蘅 《政府法制》2014,(17):23-23
1997年,中国颁布的《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外国人未经批准不能在中国境内采集、收购、野外考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实早在300年前,就曾有外国人对中国的植物物种打起了主意.  相似文献   

20.
1.2011年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公布2.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制定本规定。第一章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条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统筹养老金,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