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刑事政策是指国家基于预防犯罪、打击与控制犯罪而制定的基本原则、方针与策略体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只是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政策,而应是我国现行基本刑事政策。本文指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既要坚持严防严打的基本政策,又要注重"恩威并施",同时,惩治恐怖主义犯罪要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以及我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背景下,我国现行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新时期与贪污贿赂犯罪做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刑事和解是司法上的非犯罪化措施,我国研究和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应当以现行的刑事政策为指导,在宽严相济的语境中谈刑事和解的运作。本文以在校生犯罪为视角,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出发,对在校生犯罪刑事和解的现实需要与制度缺失、构建在校生刑事和解需要破解的难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司法》2005,(8):6-6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行的刑事政策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刑事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不高。我国刑事政策的制定大多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刑事政策的政治色彩浓于犯罪与刑罚的自身规律;(2)个别刑事政策如“严打”,过分追求短期轰动效应,忽视长期治理;(3)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不分,刑事政策取代刑事法律;  相似文献   

5.
在法治化的进程中,刑事法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在刑事法治中,刑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又左右着刑事法治的走向。刑罚有其限度和局限,刑罚的使用应该是谨慎的、谦抑的,有边界的,尤其是对于轻微的刑事犯罪、无被害人犯罪、偶发犯等更是如此。世界各国关于刑事政策的选择能给同样面临犯罪压力的我们以启示。基于对刑罚的限度与局限的认识,刑事政策上,在“抓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放小”,即对于不需矫治或矫治有可能的犯罪/犯罪人实行宽松的刑事政策,即非犯罪化、非刑罚化与非机构化的“放小”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完全是以成年人为基准构建的,容易忽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加之有关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及刑事政策零散地见诸各个法律,不成体系,因此,我们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体现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轻缓的刑事公诉政策,应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刑事政策是为抗制犯罪而出现的,是国家针对犯罪而采取的防治方略,以行刑为视角,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解读与诠释,有助于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导向,重构我国的行刑体制。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犯罪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权.面对我国逐步突显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在刑事立法上做出了相应的反应.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在定罪上呈现出犯罪化,在制刑上呈现出重刑化.我们在针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过程中必须以“宽严相济”为指导思想,以保障人权原则、预防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科学原则作为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政策的抉择及其合理性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事政策内容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和长效机制,在理论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刑法学理论和犯罪学理论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我国防控犯罪的实际需要,决定了我国应当实行两极化刑事政策:对少数严重犯罪和累犯实行严厉的刑事政策,而对绝大多数轻罪实行宽松的刑事政策。我国现行的刑事法律距离两极化刑事政策的要求相差甚远,只有将两极化刑事政策系统化、刑事法制化,才能建立我国科学、稳定、有效的刑事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情节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情节犯,是指我国刑法分则中明确规定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作为犯罪成立的情节要求或者以此作为认定该罪既遂形态的犯罪类型。在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今天,刑事法治作为法治国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刑事政策、罪刑法定和罪刑均衡都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刑事法治的内涵、精神和范畴。我国刑法中情节犯制度的设置,从刑事政策的精神和内容上看,它与我国基本刑事政策一脉相承,可以说是我国刑事政策法制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