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文 《中国民政》2024,(1):50-51
<正>车桥镇、卢滩村、大胡庄、横沟村……一个个有地方特色的地名,讲述着一段段红色历史故事,传递着催人奋进的力量。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22年,淮安区以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为契机,不断深挖地名文化资源,加强红色地名保护,发挥地名产业价值。2023年,淮安区创新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进一步提高地名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民政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统一部署,今年3月,区划地名司启动"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行动立足于发挥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在乡村地名方面的数据信息优势,推动乡村地名在互联网地图"上图",便利乡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出行交往,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加强红色地名文化宣传与乡村地名信息更新,不断深化地名公共服务。目前,行动推进顺利,成效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振兴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关系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专门部署,各行各业尽己之力参与、支持、服务乡村振兴,正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举。民政部组织开展的“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更是地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笔者认为,试点地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加强乡村地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正>地名是行政管理和社会交流的基础媒介,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信息。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提升地名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地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十年来,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地名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地名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探索?地名信息服务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本刊记者专访了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刘涛。  相似文献   

5.
<正>地名,是每一个乡村的独特印记,地名文化是乡村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根”与“魂”。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以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为总抓手,探索实施“地名+”创新工程,深挖历史文化、红色地名、乡村地名等地名文化内涵,坚持乡村振兴地名先行、数字赋能、文化助力目标任务,构建“一路一带一脉”建设美好家园新路径,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正>5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出席会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时间和内容。宫蒲光介绍,2014年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到  相似文献   

7.
工作动态     
《中国民政》2006,(9):59-61
首届国际地名书画展在京隆重举办由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北海公园主办,《旅游中国》杂志社协办的“中国首届国际地名书画展”,8月18日在北京北海公园阐福寺开幕。这个以弘扬中国地名文化为主题的书画展,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策划并经过3年筹备,汇集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专门创作、无偿提供的展品近千件,其中不少是书画艺术的精品,且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别具一格。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副部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12日是第三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设立国家“防灾减灾日”的背景是什么?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国范围内将部署开展哪些活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城市路牌上的地名为什么要用汉语拼音标,可否改成英文?”民政部近日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地名标志是领土主权的象征,用汉语拼音标注地名,事关国家领土主权和尊严,用英文等外文拼写地名标志,在中国是被禁止的。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一些城市的主干道上,在地名标志上用英文等外文拼写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人误以为用英文拼写地名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而不了  相似文献   

10.
陈光国 《中国民政》2006,(12):33-33
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具体指导下,我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扎实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便民利民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数字地名示范城市”、“全国城市地名设标工作先进城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正由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开展的、为期三年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于近日圆满结束,大量流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校园、融入社会、健康成长。日前,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主要问题涉及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的原因、成效、各地各部门如何推动、推动流浪未成年人返校复学方面的具体措施、源头预防工作的开展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  相似文献   

12.
重要活动“2007年全国慈善关爱行动”启动仪式2月2日上午,民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启动“2007年全国慈善关爱行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成思危副委员长出席会议作讲话,并为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成立揭牌。李立国副部长为大会致辞。姜力副部长主持会议。由民政部倡导的“2007年慈善关爱行动”,是为了搭建一个公益慈善组织昭示开展社会救助活动的信息平台,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慈善活动,关爱社会中的困难群体。此次民政部和44家慈善  相似文献   

13.
<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说过: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了千百年的情感传承。取好新地名,留住老地名,才能守护住我们共同的回忆与温度。日前,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组织召开地名用字与地名文化保护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解决地名用字中的特殊读音和特殊书写,进一步加强地名保护展开讨论。专家一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25日,由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全国性大型公益项目“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项目二期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并发表讲话。根据相关合作协议,民政部再次拿出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李嘉诚基金会再捐资5000万元,共同投入“重生行动”项目。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8年年底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以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多省市已经行动,一场"清理地名"的"大运动""新高潮"在全国掀起。多地多家酒店、住宅区接到通知,被要求强制改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化地名理论研究,促进地名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委托中国地名学会以"地名:保护与发展"为主题开展全国地名理论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9月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组织专家对所投征文进行评审,评选出一等奖五名,二等奖十五名,三等奖二十名,优秀奖三十名以及组织奖九名。现将全国地名理论征文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开展地名规划是落实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视频会议精神的必要举措,也是地名管理和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民政部之所以决定启动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考虑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深化地名理论研究,促进地名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委托中国地名学会以"地名:保护与发展"为主题开展全国地名理论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承办单位:中国地名学会二、征文内容(一)主题地名:保护与发展(二)选题方向:围绕征文主题,参考选题方向如下:1.地名立法相关研究2.地名文化保护研究3.地名文化遗产制度研究4.地名普查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07,(2):41-41
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后,根据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总体部署,从2005年开始,民政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县乡镇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名标志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为进一步加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管理,以维护地名标志作为国家法定标志物的严肃性,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地名管理工作体制不顺、执法主体不明确和县级地名法规不完善,日益成为制约县级地名工作发展的瓶颈。笔者对此提出如下对策: 1、理顺地名管理工作体制,完善地名管理法规,努力实现依法行政。要依据《地名管理条例》以及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部职能院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 [1998]60号)中民政部负责“规范全国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的精神,进一步明确县级地名管理工作的职责与任务,理顺地名管理工作体制, 明确民政部门和地名办是楼门牌管理的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