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伊拉克进行第四次空中打击后,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8年12月19日宣布结束这场代号为“沙漠之狐”、为期4天的军事行动。这是伊拉克继1991年1月17日“沙漠风暴”行动,以及1991年、1993年和1994年先后三次共108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的袭击之...  相似文献   

2.
美英两国去年12月对伊拉克实施“沙漠之狐”军事打击后,伊拉克和美国分别发动统战攻势,前者希望阿拉伯联盟牵头,建立一个泛阿拉伯反美统一战线,后者则力图拉拢某些阿拉伯国家,重建海湾战争时的反伊联盟。这使阿拉伯国家面临抉择,伊美对抗的形势更趋复杂微妙。美英...  相似文献   

3.
刘顺 《瞭望》2002,(Z1)
随着阿富汗战争基本结 束,种种迹象表明,美 国已把下一步打击恐怖主义的矛头对准了伊拉克,布什总统在1月底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更是把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据悉,美国政府已经决定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并制订了对伊动武计划。目前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只是个时间问题,用美国中东特使的话说,现在对美国来说不是“是否”而是“何时”对伊动武。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披露,美国国防部的军事策划人员已向美国总统布什提交  相似文献   

4.
当克林顿审视天下大势的时候,他一定会感到有 几枚“钉子”在眼中刺痛着他。其中的一枚就是 伊拉克的萨达姆。今年4月 15日,伊拉克公开拒地美国通过联合国所作出的新的武器核查计划,这无疑是给克林顿当头一棒。 自1990年海湾危机以来的10年中,克林顿对伊拉克采取了“三管齐下”的战略,即:一回经济制裁;二曰军事打击;三曰鼓励和扶植伊国内的反萨达姆势力。其首要目的是把萨达姆赶下台。 但10年后的今天,萨达姆依然还在台上,这真叫克林顿没法“治”! 当今克林顿同萨达姆斗争的国际形势已非昔比。如果说,90年代初美国…  相似文献   

5.
17日午夜过后不久,巴格达上空响起了凄厉的警报声。半小时过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淹没了整个城市。与此同时,华盛顿和伦敦宣布:针对伊拉克的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袭行动开始了。联合国特委会16日突然下令从伊拉克撤出所有武器核查人员的当天,驻巴格达的外国记者...  相似文献   

6.
寒凌 《瞭望》2002,(33)
随着阿富汗地区的“打塔捉拉”之战接近尾声,美国“整治”中东地区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鼓点”也敲得越来越急了。近来西方一些媒体不断透露有关关国打击伊拉克的具体时间和方案,美伊之战似箭在弦上,有一触即发之势。  相似文献   

7.
刘顺 《瞭望》2002,(48)
11月27日,联合国武器核 查小组正式开始检查伊拉 克是否拥有生化武器、运载这些武器的远程导弹以及秘密核武器研究项目,这是自1998年12月美国对伊发动“沙漠之狐”军事行动以来,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首次恢复对伊武器核查。此间观察家认为,此次武器核查是在美国大兵压境,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急情势下进行的,伊拉克如果稍不合作,就会面临军事打击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美国空袭伊拉克的“沙漠之狐”的军事行动,时已逾月,恶果初显。无论从其冠冕堂皇的理由,或是从其潜在的目标来评判,都是不成功的,甚至是适得其反。其一,这是一次加深危机的袭击。岁末,国际社会正为缓解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而奔走,大规模空袭中断了这些和平努力。伊...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0,(Z1)
●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1月25日在莫斯科举行。与会者讨论了联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以及经济合作等问题 ,并选举俄代总统普京为理事会主席。此前 ,这一职务是由叶利钦担任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小组在对伊拉克余留的核材料进行为期5天的常规核查后 ,于1月26日返回其总部所在地维也纳。这是自1998年12月美英对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军事行动以来 ,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派小组对伊进行核查。●以“新开端、新思路”为主题的世界经济论坛新千年首届年会1月27日至2月1日在瑞士的达沃斯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  相似文献   

10.
就在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伊拉克安全局势持续恶化之际,美国盟国的人员在伊拉克连遭武装人员的猛烈袭击。11月29日,7名西班牙情报人员和两名日本外交官在伊遇袭身亡,次日,两名韩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伊被袭丧生。与此同时,伊反美武装针对与美国合作的伊拉克人的打击也在不断升级。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反美势力正继续将其“枪口”转向美军以外更易袭击的目标,即所谓“软目标”,其目的在于分化美国的盟国、阻止国际社会参与伊重建进程,并在美军占领下的伊拉克制造更大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12月17日凌晨开始,美国和英国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连续3天对伊拉克发动了大规模导弹袭击,400多枚巡航导弹铺天盖地砸向巴格达和北部地区。几经战火的伊拉克再次满目疮痍,人民又罹涂炭。19日,美国和英国同时宣布,军事打击已达到目的,“沙漠之...  相似文献   

12.
美英战机 2月 16日突袭巴格达,这是自 1998年 12月以来美英首次袭击“禁飞区”以外地区,也是美国新总统布什上台以来对伊拉克采取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分析人士认为,美英对伊拉克的这次军事打击是在伊拉克逐步加大反“禁飞区”和反制裁力度,国内国际形势趋于好转,以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即将访问中东的背景下发生的。美英此刻袭击伊拉克,目的就是要表明美国新政府的强硬立场,打击伊拉克的“气焰”,并试图通过这次军事打击来警告那些同情和支持伊拉克的国家。   布什上台还不到一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对伊拉克“禁飞区”以外目标…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闻界透露,美国最近重新制定了对伊拉克的近、中、长期政策目标:对伊进行“有限军事打击”;想方设法把萨达姆搞下台;把伊肢解成北部库尔德人、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和中部逊尼派穆斯林组成的三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美国小布什新政府正在为重新研究对伊拉克的战略而大为伤神。自 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国经历了三届两个总统,不仅没有拔掉萨达姆这枚钉子,相反,被磨得更为尖厉了。 现在,轮到小布什来拔了。 小布什对伊拉克的战略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把萨达姆赶下台,把“专制的”伊拉克变成“民主的”伊拉克,以维护与巩固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和利益。但究竟用什么手段达到这个战略目标,看来,小布什的心中是模糊的、摇摆的和信心不足的。 小布什上台不到一个月,就对伊拉克发起了自 1998年“沙漠之狐”行动以来规模最大的空袭,这是为制订新战略而发…  相似文献   

15.
1991年 1月 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着惩罚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旗号,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历时 43天的海湾战争共有美、英、法等国参战,投入兵力达 44. 3万人。在这场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中,多国部队基本完成了对伊拉克的预想军事打击,摧毁了伊拉克大量军事和民用设施。 作为“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具有全球意义的“热战”,海湾战争堪称惊心动魄。如今, 10年已经过去,海湾战争的硝烟也早已散去,但其影响和阴影却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16.
近一段时间,关于美国要军事打击伊拉克一事,国际社会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音。一些国际组织及国家领导人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反对美国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国际社会为什么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这种反对是否会阻止美国“倒萨”的军事行动,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的战略企图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英国甘当小伙伴王振华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只有英国“热烈支持”美对伊实行军事打击的方针,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伦敦跟在华盛顿后面亦步亦趋”。伦敦何以对华府亦步亦趋?“通过影响美国来影响世界”,被认为是英国外交的一项重要方针和...  相似文献   

18.
国际要闻     
《瞭望》1996,(38)
美国空袭伊拉克 世界反应强烈 美国军队9月3日和4日根据总统克林顿的命令,在24小时内连续两次向伊拉克境内的“军事设施”发射了44枚巡航导弹。伊拉克5日称,美军还袭击了首都巴格达,但美国予以否认。 8月下旬,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和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在伊拉克北部发生严重武装冲突,31日,伊军进入伊北部库尔德人地区打击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武装。美国认为这为它再次对伊进行军事打击提供了借口。美在空袭伊的当天,克林顿宣布扩大在伊南部设立的“禁飞区”,即把原来的美、英、法3国规定的“禁飞区”从北纬32度扩大到33度。伊拉克7日宣布,伊防  相似文献   

19.
伊朗总统哈塔米前脚离开, “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后 脚即来。如果说德黑兰与莫斯科“眉来眼去”,已经让华盛顿忐忑不安,那么巴格达与莫斯科“勾肩搭背”,无疑令华盛顿怒火中烧了。不管美国高兴不高兴,俄罗斯与伊拉克之间关系在不断“升温”。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 4月17日至21日,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巴格达对莫斯科进行的最高级别的访问。访问期间,拉马丹同总统普京。总理卡西亚诺夫等俄罗斯领导人着重讨论了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和加强双边经贸以及军售合作等问题。这次访…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3,(1)
本刊驻安卡拉记者怀成波报道: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是美国的“战略伙伴”,一向言听计从。土耳其南部阿达纳省的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在海湾战争中就是美英军队打击伊拉克的前哨阵地。1991年以来,美英飞机从这里起飞,对伊拉克北部所谓“禁飞区”进行巡逻。目前该基地驻扎约4000名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