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众多的清官形象中,今天又多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七品芝麻官".特别是他那句名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更是令当今渴望民主的人赞赏.  相似文献   

2.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是《徐九经升官记》里的一句名言。这话虽然听起来朴素,但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既然在官的位子上,就要勇敢地挑起为民办事这副担子。古往今来,位子与担子从来都是密切相关的,挑好担子才能坐好位子,坐上位子就要担好担子。  相似文献   

3.
孙永剑 《党课》2011,(16):61-62
当官为谁?要不要为民做主?明朝“七品芝麻宫”唐成的一句格言给出了答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时过境迁,这句格言却演绎出完全相反的意思,“当官就是不要为民做主”似乎成了一些败类们膜拜的信条。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考核、抓创新"四大措施,实现"六个转变",即:在工作目标上,由传播法律知识向培育法治信仰转变;在工作指导上,由大包大揽向分类指导转变;在服务方向上,由"我为民做主"向"民为我做主"转变;在方式方法上,由粗放向精准转变;在资源整合上,由分散碎片向集聚融合转变;在工作力量上,由行政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强力打造内蒙古法制宣传工作的"延伸版、检验  相似文献   

5.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唐知县的这句名言早已脍炙人口。岂料,近来又有人衍生出一联:“当官若为民做主,迟早回家卖红薯”。正反两种情况告诉人们,这当官与卖红薯之间,还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一,古往今来,做官既然要“为民做主”,首先必须廉...  相似文献   

6.
华瑞锋 《实践》2021,(3):49-49
为改变村级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监督机制不健全,群众参与治理意识不强的局面,伊金霍洛旗积极探索村级治理新模式,推行以村民代表常设制和村民代表会议参与重大决策为核心的"四权四制三把关"工作机制,改变了过去村党支部或"两委"班子"议行合一"的方式,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请民做主"的转变,有力激发了村民自治活力。  相似文献   

7.
王春 《廉政瞭望》2011,(11):2-2
孟子说:土地、人民、政事,国之三宝。 重视民意,注重“纳谏”,中国古代有见识的执政者“为民做主”、“爱民如子”,从而迎来阵阵喝彩声。然而“为民做主”折射出的却是“民以君为主”的恩赐式的传统民本思维,并非把百姓当成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叶茂 《廉政瞭望》2011,(11):16-19
城乡统筹,事关数百万农民的民生大计。是“为民做主”还是“由民做主”?成都的决策者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古蔺县探索建立了群众例会制度。小小的例会,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实现了“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06,(22)
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过去流传的一句民谚。宣传的是封建社会做官的为民做主的负责精神。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官员应当把为民做主改为让民做主,还权于民,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搞,党中央已发文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地就应该因地制宜地去认真抓落实。而时下,个别乡镇干部习惯于摆官架子,习惯于事事指手划脚。忘记了乡镇对村委会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指导、支持、帮助关系的这一大原则,强行下达各种不切实际的指标,不考虑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强行统一建房标准,搞花架子政绩工…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2013,(12):18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精神,经全国纪检监察期刊办刊工作交流会商定,全国27家纪检监察期刊将于2013年联合开展"以民为天"廉政杂文比赛。一、征稿内容作品应围绕"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观念转变,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反映中国特  相似文献   

12.
学习好"三个代表",关键在于实践好"三个代表",坚持"心为民想、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身为民行"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要真正为民做官、为民掌权、为民执政、为民谋利,做得民心、顺民意的"清官",是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殷殷企盼。为官贵在"清"。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增强自律意识,自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一文,讲述了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厚重的文学情缘,更能领悟到从政与文学的不解之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极通俗的戏曲唱词,却道出了做官的初衷。要做一个能够为民做主的官,必须有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江苏省射阳县盐东镇政府没有征得居民同意,就在居民家门口建花池,严重妨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了干群关系。一项为民造福的工程反遭民怨,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忽视了与老百姓的沟通交流,工作程序出现错位。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在一些地方,重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往往没有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有的以“长官意见”决定一切,有的片面注重专家意见,盲目追求“大手笔”“大气魄”,把民心工程搞成了“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甚至“民怨工程”。民心工程,顾名思义就要为民谋利。切合百娃愿望,满足群众需要。实施“民心工程”要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不搞一厢情愿,“让民做主”不仅能够提高工程透明度,便于群众监督,还有利于领导干部科学正确决策,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群众利益无小事,希望各级干部在工作中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少一些“为民做主”,多一些“让民做主”。  相似文献   

16.
"一心为民"是"本",即本源、根本之意,与我党的性质、宗旨等密切相关,"一心为民"需要永记在心。"干在实处"是"质",即成效、质量之意,与马克思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等密切相连,"干在实处"需要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它却极其深刻地指出了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要求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群众路线的灵魂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在于人民要当家作主,这就决定了群众路线的根本是"为民"。如何体现"为民",怎样才能做到"为民"。笔者探讨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了一个好局。"只有深刻认识,才能增强自觉",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在思想上高度警醒,在认识上迅速跟进,找到应有的感觉,进入应有的状态。何以体民情,何以会民意,何以暖民心?近日,笔者在拜读吴官正同志著作《闲来笔潭》中,深深感受到一名共产党人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革命事业的执著追求,一位人民公仆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从政不忘百姓,掌权不忘廉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烤红薯",吴官正同志在书中,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体恤、关爱之情跃然纸上。"衙斋卧听萧萧竹,  相似文献   

20.
经常听到干部抱怨,"遇到这些‘刁民’,工作真难开展";时常耳闻群众嘲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其实,真正的"刁民"是很少见的,很多时候是因为干部对农村生活不熟悉,对百姓"苦楚"不了解,进而对群众产生误解;当然,真正"不作为"的干部也是不多的,很多时候是由于群众对机关制度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