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自觉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内在禀赋,为理解其百余年来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历史提供了新视野。坚持自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确保自身是民族复兴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群众磅礴伟力,并在高度历史自觉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历史自觉之维深入认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叙事,有利于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进一步坚定历史自觉,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鲜明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使命任务和中心任务,也深刻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坚定承诺与文明意义,为我们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3.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政党自觉,这种自觉性在新时代集中体现为四个层面: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政治自觉;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的行动自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自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自信自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4.
纵观民革七十多年的历史,民革事业之所以能够继往开来、不断发展,依靠的是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忘合作初心的坚定坚守,依靠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依靠的是孙中山先生崇高风范和博大情怀的精神引领。深化政治交接成果,民革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挥在社会和法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三农”等参政议政重点领域的特色优势,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将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集中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学习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丰富内涵,并融会贯通于奋力推进新时代航空强国事业中,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贡献航空力量。  相似文献   

6.
赵丹娟 《创造》2023,(11):7-10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任务。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7.
秦生祥 《中国人大》2023,(15):14-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领域法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加强社会领域法治建设的原则要求,不断增强社会建设领域法律制度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所以,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是建设…  相似文献   

9.
《人民论坛》2023,(9):6-7
<正>“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全面系统阐释,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运动明确了时代主题,为广大青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3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金振吉作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讲话,并就百年党史讲了专题党课。金振吉指出,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金振吉全面系统回顾了 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艰苦卓绝的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他强调,要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不可分。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三个伟大飞跃"的实现和展开,中国共产党领导清晰地展现了从实现和巩固党的领导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再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演进的历史进程和历史逻辑。实现和巩固党的领导这一时期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一个从革命向现代化建设转变辉煌而曲折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复兴的领导者,是历史  相似文献   

12.
《公安教育》2010,(9):1-1
<正>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于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巍  徐鹏俊 《创造》2023,(11):11-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核心,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托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故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夏旭晖 《创造》2023,(11):39-4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历经坎坷崎岖,冲破封建主义的压迫,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并为此而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中心任务,但都是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以…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以深厚的实践基础、深邃的理论思维和广阔的历史视野,科学回答了中国现代化和中国化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基本内涵、本质要求,为党和人民坚持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途径,并注入了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18.
7月1日下午,中国残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组书记鲁勇主持会议,党组成员、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深刻阐明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对重大国内外问题的原则立场.三个“伟大飞跃”,昭示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紧紧依靠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我们必须坚持、永不动摇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立志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踏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20.
朱庆葆 《群众》2022,(11):23-24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调“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回首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谱写出这样壮丽的民族复兴新史诗全部的秘诀,就在于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时代性和人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