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潘剑锋  刘峰 《求索》2010,(5):232-235
养老敬老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养老问题上,中国从先秦开始就奉行儒家的孝道。传统孝道中包含着养老敬老以仁为原则,以礼为先的养老思想,是我国传统养老敬老的道德准则和基本的行为规范。为使这一"孝道"被人民所接受,先秦时期的学者大力倡导并由当时的各个朝代颁布实施了许多养老敬老礼仪和养老敬老制度,其养老所需的养老场所、养老资源、养老观念及体制和要求等已初步具备或初步建立,形成一套以家庭养老为主线,家庭孝亲、社会尊长和国家的养老敬老制度这三种养老敬老形式并行的养老敬老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养老敬老体系已初步成型。  相似文献   

2.
家庭转型与居家养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宗廷 《理论月刊》2000,(3):26-27,,33,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居家养老的做法。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老年法》)肯定和采用了这一传统,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但是居家养老,在新形势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家庭转型所带来的冲击和震荡,值得分析和思考。本文拟就此发表一点拙见,以期为老年人做一点贡献。一、居家养老,历史与现实的选择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家中度过的养老形式。自有家庭以来,就形成了这种养老…  相似文献   

3.
虞华  徐嵘  葛潇 《中国发展》2015,15(3):74-78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紧迫而现实的养老问题接踵而来,引发了人们的大量关注。而养老保障制度作为抵御老年风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自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该文从弘扬传统敬老文化的现实意义入手,探讨当下敬老养老环境下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协天地》2013,(11):11-12
我国社会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推动全社会落实养老责任、健全养老体系、营造更加浓厚的敬老氛围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将逐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底全市养老机构总床位达6.1万张,初步形成"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实现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实现集中养老。该意见突出七个亮点: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完善政府供养制度,保障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年人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逐步  相似文献   

6.
明朝是一个尊老、敬老的时代,养老政策几乎覆盖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其中既有养老的系列规定,也有敬老的种种措施。明代政府尤为重视在精神层面敬老、爱老,给予其政治上的礼遇。这些养老和优老政策,既保障了各阶层老年人的权益,又发挥了他们在基层社会中的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7.
张珂 《人民论坛》2020,(3):82-83
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已经从物质层面过渡到精神文化层面。为此政府及社会各界要做好充分准备,着力解决当前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优化制度环境、完善教育体系、丰富社会活动、加强人才建设等几个方面持续推进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樊文 《中国民政》2021,(2):14-15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提出要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并作出"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的决策部署。2020年12月,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份以监管为主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也于2020年初公布。  相似文献   

9.
城乡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一体化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从社会养老保险、老年人最低生活水平、老年人社会福利及优待、养老设施、养老服务五个维度客观评估广州市城乡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一体化制度实施后对"制度性不平衡后果"的矫正绩效,建议从提高参保人缴费额度、做实集体经济组织补助、建立专业化与非专业化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明晰公办养老院职责、细化养老服务市场和养护社医一体化理念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城乡差别的存在,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生活条件差,没有工作单位,多数人无积蓄或积蓄很少等。农村养老存在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社区养老机制薄弱等主要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如下: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近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透露,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  相似文献   

12.
发展养老产业是当前及今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而养老需求和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决定了未来如何发展机构养老产业。根据大连地区的养老需求的调查,应在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提升机构养老的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养老产业社会化发展,进一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四川省民政厅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全面建立,关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关爱服务普遍开展,敬老、养老、孝老、敬老的乡村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全省农村贫困留守老年人全部脱贫。《意见》明确,要落实赡养义务人主体责任。子女或其他赡养人要依法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21,(2):56-56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充分发挥基层老年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老年人有了"家",养老工作有了"脚",村"两委"有了助手,党委和政府有了抓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了全民参与养老服务的良好局面,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多措并举,激发基层老年协会活力。一是构建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敬东 《中国民政》2011,(11):39-39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社会养老问题必将成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日前笔者对当前唐山市养老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就进一步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老有所养不是一种社会理想,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也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共识。目前在我国,未富先老已突然降临,对社会结构、养老制度、文化伦理带来了很大冲击。养老难题与先进国家和我们老有所养的愿望相比,中国目前的养老现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对老有所养缺少刚性的法律约束和操作技术。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的权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并且是在经济没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到来,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70%以上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较差,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村养老受到严峻的挑战.本课题是对广东省25村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和30-59岁年龄段作为子女的中青年群体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期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和农村中青年群体养老观念的变化.通过围绕农村不同群体对待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对比分析,目的在于折射出农村代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结合实际,开展了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工作,在职党员、党员义工、团员、青年、社区志愿者入户为孤寡、独居、身体多病、行动不便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咨询、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敬老助老送温暖服务。尤其是该区启动了"5536"居家养老服务,全面开展"温暖老年人的关爱工程",退休人员和社会老人都能得到社区为老服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江苏政协》2011,(10):31-32
<正>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局。今年上半年,徐州市政协就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一、提高认识,切实把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程从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优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300多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0%以上,已经成为人口老年型省份。他们从农业省份的实际出发,在继续抓好家庭养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解决老龄问题的新途径,全省的老龄工作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一、抓住老龄工作的重点山西省根据85%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的实际,把老龄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农村,放在基层。经过一定时期的摸索,形成了抓“五项建设”的工作思路。一是广泛开展敬老文明活动,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评选敬老文明乡镇、敬老文明村、敬老文明户、敬老先进个人的敬老文明活动,使广大群众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