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参议院前议员、关西地区日本第一个女性律师佐佐木静子的自传《火红的岁月》,中译本已经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不仅叙述了佐佐木女士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实际上也反映了日本进行侵略战争的整个时代。佐佐木女士出生于1926年,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当时她仅19岁,正如书中所说是“战时的青春”。书中提到1937年,作者念到  相似文献   

2.
1987年1月5日至14日,我随中国法学会派出的中国法律报刊代表团访问了日本。代表团是应日本关西区日中法律交流协会的邀请访日的。团长为中国法学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王凌青,团员有中国法学会理事、《民主与法制》社社长兼总编辑丁柯和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法学杂志》主编于浩成二人。在日本关西区日中法律交流协会理事长佐佐木静子女士陪同下,我们到过东京、镰仓、京都、奈良、犬阪、神户等地,同日本法学界人士广泛进行了接触,参观了《每日新闻》社、讲谈社、第一法规出版社和松下电器公司等新闻出版和企业单位。在十天访问中,我作诗八首,聊以记下个人一时观感,抒发对日本朋友的热情款待的谢忱,谨志雪泥鸿爪之意,诗的工拙非所计也。  相似文献   

3.
访日杂感     
今年四月,中国法学会代表团应日本关西日中法律交流协会的邀请,在王仲方同志率领下,首先来到大阪,并以大阪为中心进行访问。大阪的朋友们多次自豪地说:“大阪人的特点是热情、开朗、坦率、友好”。朋友们的热情好客确实使人感动。关西日中法律家交流协会的代表、著名的女律师佐佐木静子为接待中国法学会代表团,四十多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到处奔波,逐项安排。一九五五年,她作为国会议员,曾经来华访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以后她积极参加中日友好活动,编印和出版了“新中国法律汇集”。在我国十年动乱后,她在日本法律、文化、妇女各界中大力活动,每年两次率团访华,到现在已经来华十四次了。感情深沉的川见公直、热情奔放的辻本公一等大阪朋友们也为代表团的访问成功费尽了心血。更令人  相似文献   

4.
1.蓦然回首—— “野孩子”现象震撼国人心 去年12月《法律与生活》杂志刊出《隐秘洞穴里的25个“野孩子”》的长篇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这是我写作此文时未曾料及的。3个多月来,作者接到许许多多所读者关心“25个野孩子”命运的电话和信件。有的读者几经周折找到作者的地址仅仅是为了说一句话:感谢作者写了一篇引起全社会关心孩子的好文章。此间,数十家报刊又转载该文,有报刊还就此开辟专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著名律师孙彬彬女士主编的法律类专业书《金融案件司法观点集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该书以审判实践中最为常见的金融纠纷案例作为整理、研究对象,对金融领域易引发争议的案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全面反映了金融纠纷司法实践的全貌.该书包括“裁判规则”、“案情简介”、“各方观点”、“法院观点”及“律师点评”部分.通览全书后,读者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司法裁判的思路与规则.《金融案件司法观点集成》出版后,不仅受到法律同行的认可,也得到了广大法律爱好者的一致好评.最近,笔者走进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就《金融案件司法观点集成》一书的出版对孙彬彬律师进行专访.  相似文献   

6.
小问答     
《法律与生活》2012,(14):4-4
问答1 读者问:我是《法律与生活》杂志的一名读者,近期在翻阅2012年6月(上)《不哭就饿死——音乐人“抗法”记》一文时,看到文中提及“避风港”原则(《著作权法》第69条)。  相似文献   

7.
刘涌案件一审判决后,14位法律专家出具了《法律意见书》,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认为,《法律意见书》与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案的改判,并不可简单地划上等号。问题是,司法实践中,法律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还不是个别现象。这种做法“利”“弊”如何,本期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题组织专题讨论,谨望读者能自己作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法律与生活》与众多普通性故事读物截然不同,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法律与生活的生动画面,令人耳目一新。 但比较令我遗憾的是,它没能,坚持法律与生活的有机契合这样一个基本的定位。揭示生活中的法律,展示法律下的生活。现在的《法律与生活》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章坚持这样的定位,但也有部分文章没有坚持。比如2004年3月上半月这一期中,“经济”版块和“视线”版块中的部分文章没有和  相似文献   

9.
“事实婚姻”这个称谓,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甚至还在某些文章、著作乃至教材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肯定”.这种现象出现在新婚姻法已颁布施行多年,且法制建设逐步走向完备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令人费解的.笔者试图从人们的习惯理解和有关论著出发,把“事实婚姻”归结为“单纯依据事实而成立的婚姻”,或曰“非法律婚姻”.如果这个理解没有偏离真实的话,那将不得不明确地指出,所谓“事实婚姻”是根本不能存在的,它不是婚姻而只能是非法同居.这是因为:首先,没有一个统治阶级能容忍漠视法律的现  相似文献   

10.
到2005年4月28日,修改后的《婚姻法》4岁!当4个崭新的年轮在婚姻家庭的长河中刻下,一个“变”字也一直在醒目地书写。一批年轻得只有26岁左右的青春男女,一结婚就离异。他们的婚姻为何趟不过青春的河?《婚姻法》这部隆重修改的法律,在今日看来又有哪些“旧伤”和“新痕”?我们走近离异者、审理婚姻案的法官、法律专家、社会学家,力求破解这些谜团。  相似文献   

11.
王春荣 《法学杂志》2001,22(6):74-74
20 0 1年 4月 2 8日修订后的《婚姻法》第8条规定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 ,予以登记 ,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 ,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 ,应当补办登记。”“补办登记”一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事实婚姻问题的关注。一、现行法律对事实婚姻的规定事实婚姻 ,指没有配偶的男女 ,未进行结婚登记 ,便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现行法律中对事实婚姻作出较为详细规定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1 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对法律体系传统概念的质疑“法律体系”一词,见于《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1980年6月第1版与1984年12月增订版对“法律体系”的解释有所不同,本文引用时一律以增订版为据。《法学词典》增订版对“法律体系”概念界定为“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法律部门而形成的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未列“法律体系”词条,但它所列的“法的体系”词条在概念表述上却与《法学词典》对  相似文献   

13.
婚姻家庭立法的完善张芳1950年5月1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重要法律。毛泽东在颁布此法时,语重心长地说:“婚姻法的普遍性仅次于宪法。”《婚姻法》的颁布是对几千年婚姻当事人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的...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生活》2010,(13):26-26
我大学刚毕业时,对婚姻的认识仅限于小说、电视的我接受的《法律与生活》第一个试用期采访任务,就是结合新修订的《婚姻法》采访“包二奶”现象。真是头大啊,记不清是怎么找到的采访对象了,只记得那是一个眉目清秀,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人们沐浴在人人平等、个性自由的阳光下,婚姻中所含的家族因素已经逐渐褪去,婚姻逐渐成为男女双方平等的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正式公布的第一部法律不是《宪法》,不是《土地改革法》,而是1950年的《婚姻法》,并确立了“婚姻自由”的原则,沿用至今.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第2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6.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列入了立法规划。修订一部法律,需集思广益,也有必要借鉴国外相似领域中的立法经验。日本国会于1995年11月,罕见地一致通过了一个效力“介于宪法和专门法之间”(新田义孝编著:《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日本,富士通经营研修所,1997年,第7页。转引之周程:《从“技术立国”到“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法律:《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并在该法提案理由说明书等文件中明确提出日本将以“科技创新立国”作为基本国策。《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在日本的科技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读者朋友,当这本刊物被您捧在手里时,时序已“飞”入2009。在共和国60岁华诞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法律与生活》25岁了。此时此刻,请接受我和同事们源于心底的感谢,谢谢大家再一次选择了《法律与生活》——我们深知,  相似文献   

18.
对于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离婚以及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适用缔结地法.这两条关于涉外婚姻的冲突法规范的不足之处十分明显:首先,规范适用范围过于狭小,在结婚方面仅仅调整中国人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外的结婚问题,而对于双方均为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结婚以及双方均为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外的结婚问题均没有作出规定,要认定这些婚姻的效力缺乏法律依据,陷入“无法可依”的困境;其次,这些冲突法所指引的准据法过于单一和片面.婚姻的缔结与解除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比较复杂,各国的规定在理论取向和全面程度上有很大差别,这样,不但会造成“跛脚婚姻”(Iinping marriage),也会由于规定单一,使立法在实践中缺乏适应性,并且忽视了当事人的意志选择.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的现行立法,下面谈谈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9.
当今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中,法律都对婚姻进行直接而明确的干预,这其中便不能缺少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制度。我国在2001年4月28日修改的《婚姻法》中也设立了此项制度,并采取了兼有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双轨制。本文从婚姻无效和可撤销的法律后果阐述了我国《婚姻法》需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认为: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声明和1978年签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两国发展关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础。光华寮案的发生及后来日本法院的判决,恰恰破坏了这一政治和法律基础。作者根据国际法和各国的外交及审判实践,论证了台湾无权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在日本法院起诉。日本政府借口“三权分立”不能推卸对光华寮案的责任,在光华寮问题上国际条约优先于国内法律制度,日本法院受理光华寮案,肆意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一系列过程都是非法的。希望日本当局做到“言必信,信必行”,共同在发展中日关系”四项原则“的基础上,为谱写新的友好篇章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