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马惠芳 《学理论》2012,(32):275-276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兰州某高职技术学院百名本科生调查问卷为例,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方法: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加强高校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辛佳澎 《学理论》2010,(11):172-173
高校校园和谐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学生合理诉求、诚信教育、学业规划、心理疏导、网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有利于校园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5)
把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为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思路。心理疏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激发精神动力、塑造健全人格的现实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切实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3)
心理疏导既是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的创新和突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军校作为高校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爱国人才和军事干部的重要机构,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更加突出。因此,深刻领悟心理疏导的内涵及其与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认识其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心理疏导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用正确方式处理学员的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春雨 《学理论》2012,(6):131-133
近年来,随着高校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比例不断增加,反映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也暴露出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注重心理关怀服务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心理疏导,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让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大学生党建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珍  向小玲 《学理论》2010,(25):289-291
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推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注重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因材施教,关注校园文化,加强心理疏导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状态如何,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现状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心理疏导机制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建构的一些举措,以期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精神相契合的人文态度,是和谐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方式,是以人文关怀提升思想工作的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2)
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中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除了帮助他们克服经济上的困难,更应该从心理上帮助他们脱贫。通过相关案例,并结合自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应该如何帮助贫困生从心理上脱贫:一是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三是加强自立自强和就业教育;四是持久地关注、及时地鼓励和帮助;五是学习上的帮助提高;六是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史迎霞 《学理论》2014,(23):275-276
有效的思想疏导不仅是做好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维持高校稳定的需要。博客以其零技术壁垒、多功能复合、自媒体表达成为学生熟悉和喜欢的极具亲和力的现代交流媒介,也是进行思想疏导的有效载体。依托博客平台畅通思想疏导的诉求机制,建立思想引导和矛盾消解机制,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桂香 《学理论》2012,(18):181-182
大学生抱怨实证调查显示,大学生抱怨是当代大学生中一种常见的情绪和心理。导致大学生抱怨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大学生抱怨实际折射出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几种主要不良心态。大学生抱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倾向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应从加强社会实践、解决好大学生就业、生活等"有形"难题、引导大学生合理地宣泄抱怨情绪、建立大学生心理援救长效机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抱怨进行有效疏导。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的导向性要求.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地帮助受灾群众度过了震后的最初心理调适期.在灾后重建中,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理性把握灾区群众的思想发展脉络,切实关注受灾群众尤其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受灾群众各个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坚持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论金融危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薇 《学理论》2009,(8):178-180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而且也给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殊主体是当代大学生。努力做好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有重要意义。金融危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取向方面来说,除了继续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外,主要点可以概括为正确认识金融危机的本质、注重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树立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拓宽知识结构和提高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其说服力,增强其影响力,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单纯的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马洪晨 《求知》2008,(9):33-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词汇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尚属首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认识.也为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近年在我国各领域逐步兴起的EAp服务,是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途径。本期"政工大讲堂"特请中国EAP学院名誉院长、中科院心理所高级EAP咨询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特聘研究员李不言谈EAP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6)
高校班主任是塑造青年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对大学生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指导、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帮扶、心理上疏导等方面的重要职责。毫不夸张地说,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甚至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要想做一名称职优秀的高校班主任,需要在四个方面着重加强努力。  相似文献   

20.
王报换 《民主》2008,(3):20-22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并需要着力解决好“两大工程”,一个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一个是如何切实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两大工程都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只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中国高等教育才会“顶天立地”。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科学论断,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