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东盟五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它们1995年签订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纲要性协定,从1996年3月起各国正式开始其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本文在简述了促进东盟五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一些国际及国内背景后,对各国在金融、电信及船运三个主要服务行业实行自由化的具体措施、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这一自由化进程对东盟五国经济的积极及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在双方的努力推动下,合作机制和制度基础不断得到完善.2004年签署的<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又取得了实质性的新进展.本文在总结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与新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薄弱之处和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3.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皖南 《当代亚太》2004,26(9):38-43
2002年,经过近10年准备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贸易自由化和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使东盟成为一个统一的、自由的、透明的"单一投资区".在1998年的<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的安排下,东盟各国通过逐步取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各种限制,减少外资的市场开发成本,从而提高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和对外资的吸引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东盟五国制造业在1996-2006年间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度, 并且也相应地测度了东盟各国长期稳定地处于比较优势、比较劣势的产业,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互相转换的产业.最后,文章对实证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曼谷协定》与中国对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谷协定>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优惠贸易安排的区域贸易协定.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曼谷协定>成员国的贸易现状及对<曼谷协定>的利用状况,并对中国进一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特点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和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浪潮中,东盟加快了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本文基于东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展情况,从合作机制、自由化模式等角度分析东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并对其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进程.此后,双方又签署了一系列协议,CAFTA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综合运用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的区域一体化理论,从经济与政治相结合的视角,探讨CAFTA创建的动因及其发展前景.中国和东盟从CAFTA中能够获得各种经济收益,但CAFTA作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自由贸易区,其福利效应并不十分显著.政治收益是中国和东盟创建CAFTA的最基本动因.为减少实现CAFTA政治目标的经济成本,CAFTA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出浅度和开放一体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东盟关系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在东盟的投资风险和投资保护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涉及东盟国家的公共利益。为减少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投资纠纷,保障"一带一路"投资的可持续性,建立保障投资者与东道国利益平衡的投资体系至关重要。从1985年开始,中国与东盟各国陆续缔结了传统的双边投资协议以及区域性投资协议《中国—东盟投资协议》。虽然这些投资协议中部分条款的设置较为笼统,但大部分条款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形式,总体上体现了中国对东道国利益和投资保护兼顾的"仁慈"型大国的投资法制理念。  相似文献   

9.
从规避到合作:老挝和东盟关系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挝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践和加入东盟的进程中,老挝与东盟的关系经历了从规避到合作的发展历程.十年来,老挝认真履行成员国的职责和义务,主动融入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地区事务,而东盟也力促老挝参与区域合作,加强与其他成员国间的合作,缩小发展差距.在与东盟的磨合中,老挝对参与区域合作的认识更为全面,态度也更为理性.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各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呈现出一系列格局性变化.本文拟借鉴和运用工业竞争力指数(CIP)、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测度指标,对东盟五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日韩三国纺织服装品在东盟市场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等4个不同视角出发,全面考察了2000-2008年期间中日韩3国纺织服装品在东盟市场竞争力的大小.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同日韩两国相比,我国纺织服装品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本文的研究可为我国纺织行业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东盟特惠贸易安排是东南亚早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从1977年的《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协定》开始,东盟各国围绕商品关税减让等主要方法,对增加东盟区内的贸易往来作出了持久的努力。本文回顾了东盟特惠关税安排的缘起与发展,分析了该项目所取得的成就与问题,并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整个发展史的角度评价了东盟特惠贸易安排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98年的缅甸外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缅甸外交在1998 年继续稳步发展,但也遇到了新的困难。缅甸与东盟成员国来往密切,但因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缅甸与东盟成员国的矛盾也逐渐凸现。虽尽力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但成效甚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对缅实行制裁。缅甸与印度、孟加拉国的关系在1998 年进展不大,缅中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广东与东盟经济合作入手,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广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四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Since the end of the 1990s, the ASEAN countries and China, Korea and Japan have been pursuing regionalist efforts, namely the ASEAN?+?3 process. With Japan's participation, it is the first major endeavour for East Asia to establish a regionwide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success of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however, depends on how the countries solve multiple issues, such as diverse expectation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mong the members, the drifting course of US policies towards East Asia and an emerging contest for regional leadership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illustrate these issues and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uncertainties in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that the region may have not necessarily found effective means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贸易往来扩大,经济合作全面展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广东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面临着前期开发东盟市场不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热效应的压力和出口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广东自身拥有独特的先行优势、人缘优势、经济技术优势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推力等因素,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有着许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广东—东盟贸易:成就、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凭借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条件,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一直是中国-东盟贸易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出台以来,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其他省份的主观努力、广东外贸的自我定位等因素,近年来广东-东盟贸易在整个中国-东盟贸易中的相对地位持续衰落.为此,作者提出了广东应具有东盟战略意识,发挥传统优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机以及注重"走出去"等政策建议,期盼广东-东盟贸易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地区形势:2007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7年的东南亚地区形势,可以用如下三句话概括:经济差强人意,政治走向稳定,内外关系基本和谐.经济方面,东南亚10国已经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在印度和中国经济高速列车的带动下,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政治方面,东南亚各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两代人之间权力的过渡,新一代领导人正在成长,今后,将由这些新一代的领导人为东南亚掌舵;地区国际关系方面,东盟比较好地处理与协调内外关系,东盟的内部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在对外关系方面,东盟继续在各个大国之间寻求一种权力的平衡,继续谋求巩固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前沿与架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迅速,似乎将成为亚太地区新的竞争性区域合作机制。TPP以成员国全面零关税、知识产权保护、劳工和环保等议题为特点,提出建立高质量和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已吸引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亚太九国参加协议谈判。在TPP建立过程中,美国企图重获亚太经济主导权的意图明显;日本虽积极参与,但自身困难重重;东盟在巩固现有基础上,并不排斥新机制出现。当前,美国主导TPP势头正盛,但其发展态势并不明朗,TPP谈判仍将面临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和技术问题的双重障碍以及日本能否顺利加入等问题;当前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局势,使中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宜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完善和巩固现有区域合作战略以积极应对TPP的发展。未来,中国与美日韩以及东盟等双边和多边经贸关系受TPP的实质影响将成为新一轮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