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党史文汇》2007,(1):53-54
一次带孩子到一家麦当劳餐厅吃饭,见到两个妇女因不慎碰撞吵架,其中一位用油得发腻的京腔奚落另一位说:“吃——过麦当劳吗你!”那意思仿佛是说,吃过的便高人一等,便是与国际接了轨,没吃过这洋玩意儿的便不配进来,只有去吃大碗面。这话虽是对另一位妇女说的,却也捎带着扎到了我。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也是没有吃过。要不是正好路过,也正好到了饭点儿,我是不会去那里的,当时也只是怕浪费而吃了一点孩子剩下的薯条。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却让我始终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2.
幽默     
给你加薪一次公司开会,董事长不小心放了一个屁,怕没面子,便小小声告诉甲员工,帮我顶一下,给你加薪。甲员工便告诉会议中的人说:对不起,刚才吃太多了,所以放了一个屁。  相似文献   

3.
据一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同志讲,现在基层干部对上级机关干部下基层有四怕:一怕吃喝招待。现在,有的机关干部到基层后,明拿硬要,见好的就吃,见喜欢的就要,有的虽不明说,但如若你款待不周,他们就心有不悦,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给你点脸色看。二怕迎来送往。有的机关干部只要到基层去,就提前通  相似文献   

4.
经理患病     
短信一:屈指算来,自打你上次离家后,到现在怕有两个岁月没回家吃过一次饭,睡过一次觉了。眼看孩子就要期末考试了,学习你还管不管?(寂寞的妻子)  相似文献   

5.
一是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不同中央保持一致”。……二是不要怕人家说我们“姓资不姓社”。……三是不要怕政策放得太宽了会影响全国。……  相似文献   

6.
朱镕基说:“就怕我做不到……”王德强偶翻一本几年前的刊物,其中一篇文章谈及这样一件事:1988年5月,上海市新任一届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市政府机关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8条规定。有人怀疑上海能否兑现这8条,当时任市长的朱基说:“就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生前曾这样说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要好一些。”作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连流血、牺牲、坐牢、受酷刑都不怕,而在成为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人民“公仆”的今天,为完善自己,兴旺事业,竟还有如此之多的惧怕,实  相似文献   

8.
正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有过这种困扰:逛超市时,发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降价或捆绑售卖,有点动心,又不太敢买?整理冰箱时,发现一堆还没来得及吃就已经快过期的食品,想要扔掉,又怕浪费?你是不是也曾被这些问题困惑:没过保质期的食物真的就不会坏吗?过期一天的食物就不能吃了吗?这些想法和问题,都是源于对"保质期"的误解。保质期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被我们忽略、误解的保质期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9.
魏永宽的“三不怕”●高峰在辽源矿务局西安煤矿生产总厂支护分厂,一提起工人党员魏永宽,职工们都赞不绝口,说他是个“三不怕”党员。不怕吃苦。1994年冬天,上级决定在一个月内搬迁钉子厂,魏永宽接受任务后,立即拟定了详细的方案。搬迁开始后,厂里又抽走了一部...  相似文献   

10.
龙在宇 《廉政瞭望》2014,(11):21-22
谈及自己为何会在周建华落马后挺身而出,姚敏建对廉政瞭望记者说,我与他毕竟夫妻一场,对这个人还是有些基本了解。而周建华第二任妻子梁文瑶则说:"我只是个女人,没见过这么大阵仗,确实怕了。"  相似文献   

11.
任弼时同志有“三怕”,是熟知他的人所公认的: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平淡无奇的三个“怕”字,使我们看到了弼时同志高尚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庄子说:“至人无我”。  相似文献   

12.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3.
近读一篇纪念任弼时的文章,感慨颇多。文章说,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几十年如一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凡曾同他一起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相似文献   

14.
<正>在本溪市,提起辽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本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钢")北营炼铁厂1号高炉作业长张军,不少人都说:"当下不是大力提倡大国工匠精神吗?依我看,这张军就是炼铁界的好工匠。"前去采访的路上,我们想象着张军的样子:"名气这么大,怕是岁数不小了。"所以一见面,看到那张年轻阳光的面孔时,我们吃了一惊。而在采访过程中,当张军一摘下安全帽,我们又吃了一惊:年纪轻轻的他,  相似文献   

15.
龙在宇 《廉政瞭望》2014,(21):20-22
谈及自己为何会在周建华落马后挺身而出,姚敏建对廉政嘹望记者说,我与他毕竟夫妻一场,对这个人还是有些基本了解。而周建华第二任妻子梁文瑶则说:“我只是个女人,没见过这么大阵仗,确实怕了。”  相似文献   

16.
固山 《党建文汇》2005,(8):54-54
好多人都知道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把给他办90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70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荫”。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老家中可谓“门庭若市”.这可吓坏了启功。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相似文献   

17.
报载:某地一位主要领导在一次干部廉政建设大会上说:“为官的应有所怕。只有该怕则怕,才能保证自己遵章守纪,不犯大的错误。如果不懂得‘怕’,干什么事都是胆大妄为,无法无天,老子天下第一,那么总有一天,你会被碰得头破血流,甚至身败名裂。”笔者以为这话说得很对,人生在世,既要有所  相似文献   

18.
保卫童年     
用最伟大的谎言和最凄美的微笑构筑的美丽童话。有一条街,父亲总不让儿子挨近,总要支个理由,悄悄绕开。原来,这条街窝藏着全城的狗肉馆,一年到头,街边立满了栅笼,一只只憔悴的狗趴在里面,充当活物广告,很多店前立着"现宰现吃"的牌子。那条街上有股怪味,是恐惧的味道,是挣扎的味道,是动物临终的味道……这是个高尚的父亲。他怕孩子的眼睛受伤,他怕幼小的心灵侵入毒素。他最怕的是,孩子在慢慢适应后变得坦  相似文献   

19.
艾迪 《党课》2011,(21):103-104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天下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后,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但两种人都感到不快乐。前一种人认为他的葡萄越来越差。而后一种人认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下的葡萄中最坏的。于是,俩人都不快乐。  相似文献   

20.
据史载,欧阳修写文章十分认真。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四面有山,写了几十个字。初稿写好后,他觉得不满意,又反复修改。一连改了几次,最后改定时,只剩下“环滁皆山也“5个字。他的妻子见他改得非常辛苦,便劝他不必自讨苦吃。欧阳修却说:“文章不写好,我怕后生讥笑,更怕给后人留下话柄啊。“ 欧阳修的这种“怕“显然与我们平常说的“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