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转型期,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制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基于此,宋代的法律考试颇为发达,尤以“试刑法”的影响为大。试刑法是一种从在任官员中选拔法官的法律考试,它集中体现了统治者注重法官选拔与法律素养提升的法制理想。试刑法兴起于北宋太宗朝、发达于神宗时期,北宋各朝多有诏文对其从参试者的条件、考试内容、合格标准及考试关防等方面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考试作弊现象的大量存在催生了考试刑法的出台.2014年《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将四类与考试作弊有关的行为纳入到刑法的调整范围之中,组织考生作弊的行为及相关帮助行为、出售和提供试题或答案的行为以及替考行为都被当作犯罪来处理.前三类行为因其本身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用刑法进行打击无可厚非,但替考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将其入罪会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与刑法谦抑性的理念不相符.从考试刑法的出台可以发现,我国的刑事立法有过分扩大犯罪化之嫌.  相似文献   

3.
考试作弊有损考试权威,破坏公平,丧失诚信,有必要入刑,这在《刑法修正案(九)》已经体现,国外也有相关立法规制。我国刑法有关考试作弊包括了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刑法规制虽然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止"破窗效应",提高国家考试权威性和公信力,但司法上存在适用范围、罪数形态以及违法阻却性事由等问题,对此有必要出台相应司法解释,完善教育法,制定考试法,不仅从法律层面,还要从制度、社会、个人多个层面入手根治考试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4.
就惩治考试作弊行为而言,应采用标本兼治的策略。对情节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刑法不应缺位,而应适时介入。"西安考研作弊案"是当前考试作弊行为的典型样本。根据现行刑法规定,对涉案人员可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定罪处罚。面对社会中愈益严重、防不胜防的考试作弊行为,完善立法、增设新罪有其必要性,但也要注意非刑罚措施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刑法视域下的“考研电台”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研电台"的行为属于严重的作弊行为,应当属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非法使用窃听、窃照器材罪的牵连犯,从一重处罚.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刑法在规制考试作弊行为方面存在的立法缺陷.应当通过立法设置单独的考试舞弊罪名,时考试舞弊行为予以单独的刑法规制,严密刑事法网.  相似文献   

6.
刑法机能的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机能,又称为刑法功能,是指刑法在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功效和作用.刑法机能可以分为规范机能与社会机能,社会机能又有保护机能与保障机能之分.正确的理解刑法机能,对于揭示刑法的社会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试作为人才选拔方式之一,一直以其公开公正著称。多有动机不端者试图通过舞弊等行为获得不应得之利益。我国台湾地区"刑法"有"妨害考试罪"之规定,我国刑法也有"组织考试作弊罪"等立法。从比较法之视角,探究二者之异同,有助于进一步帮助执法者把握立法原意。  相似文献   

8.
当前司法实践中,主要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规制考试作弊行为。在以侵犯国家秘密类犯罪认定考试作弊行为中,试题及答案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渎职罪名评价考试作弊行为是否合适、试题及答案的保密期限如何确定、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等问题争议较大,造成各地执法不一。为了更准确、有效地依法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应尽快出台《考试法》,并在刑法分则中单独设立"妨害考试罪",以规制考试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主要以侵犯国家秘密类犯罪规制考试作弊行为,但是在"试题及答案的定密、以渎职罪名评价作弊行为、保密期限的确定、情节严重的认定、‘枪手’答案的性质"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已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准确、有效地依法打击考试作弊,应尽快出台考试法,并在刑法分则中单独设立"妨害考试罪",规制考试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10.
每个专业都有其特有的专业术语,刑法也不例外。为了使这些专业术语的含义更加明确,需要对其加以解释。对于刑法中专业术语的解释,历来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之分,而刑法条文中对于专业术语的解释则属于立法解释之一种。我国刑法条文从总则到分则设立了许多解释性条款,而刑法理论上对它们的研究却不够深入和细致。本文从解释性条款的概念、性质、分类几个方面加以探讨,并对解释性条款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院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办学的需要,一九九六年四日.我院的于绍元教授、张旭副教授被西南政法大学正式聘为诉讼法学研究生导师。于绍元教授。现任我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浙江省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检察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诉讼法学、行政法学、犯罪侦查学和司法文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和参编了《刑事诉讼法教程》、《民事诉讼法学新论》、《实用行政诉讼法学》、《中国诉讼法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案例析解》、《最新法律丈书写作·格式·实例应用大全》、《法律考试大全》、《中华…  相似文献   

12.
刑法第185条规定贿赂罪有三种:一是受贿罪,二是行贿罪,三是介绍贿赂罪。但在处理贿赂案件中,行贿案件处理很少。为了探索其原因,我们剖析了1989年立案处理的99件受贿赂,109名被告的犯罪情况,就当前受贿案中发现的行贿情况和一些政策、法律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机试题60分钟,分三部分内容:一是DOS命令(占30分);二是程序改错(占30分);三是编程题(占40分)。对多数学生来说,在短期培训中达到一定的编程能力确实比较困难,但阅读程序则相对容易一些。这样,考试能否合格,关键就看程序改措了。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培训和监考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以帮助广大考生提高应试能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一、做改错题的步骤:1.首先阅读题意,查阅给定的数据库结构,必要时查阅库中记录;2.浏览程序,注意错误出现在***found***之下,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4.
结合犯这一概念源于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立法、刑法理论中,我国将其作为理论上的研究,不仅起步晚且缺乏深入的探讨,加之现今立法中并无规定结合犯这一犯罪形态,从而引起人们对结合犯存废之争论。下面拟就结合犯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我国刑法理论对结合犯的认识对于结合犯的定义,我国刑法教科书及刑法专著中基本上都有表述,但在认定结合犯的性质、特征及处断原则上却不统一,现择几种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高级法官培训中心委员会委员周道鸾教授应我院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邀请,在贵州省政法学院阶梯教室就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执行等有关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为期5天的专题讲学。全省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的干部和我院部分师生聆听了周教授的讲学。 在讲学中,周教授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的背景及修改的初步构想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同时结合新的经济形势下刑事审判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颁布的若干单行刑事法  相似文献   

16.
刑法修订之前 ,司法实践中对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 ,都是以诈骗罪定罪处理的。刑法修订之后 ,利用合同诈骗犯罪的行为 ,则被从诈骗罪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罪名 ,即合同诈编罪。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 ,在《合同法》颁布前后 ,其内涵和处延并不完全相同。那么 ,认定合同诈骗罪中之“合同” ,是以刑法修订前所存在的《经济合同法》等的规定为依据 ,还是以刑法修订后所颁布的《合同法》的规定为根据 ,其范围到底应如何界分 ?目前 ,刑法理论上尚未明确决定。本文在区别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构成特征的基础上 ,着重对此进行了探索 ,同时也论述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在法条竞合情况下的法律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战争犯罪的惩治分国内和国际两种形式。国际惩治是对国内惩治的补充。两种惩治刑法适用各有应遵循的原则、适用的法律、适用的主体及罪名等。在我国刑法分则中应增加“战争犯罪”专章。  相似文献   

18.
刑法法源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刑法定主义要求刑法法规原则上必须是立法机关的制定法 ,如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附属刑法等 ,但从法律渊源理论出发 ,不得不认为刑法也有直接法源与间接法源之分 ,本文主张我国刑法的直接法源有法律、国际条约、行政法规以及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间接法源有习惯、学说、条理与判例。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刑法全面确立单位犯罪的前提下,对于刑法中是否规定了单位累犯,理论和实务界存有一定的争议,虽然目前立法并未作出相应规定,但是应该承认单位累犯,所以有必要完善累犯的立法规定。单位累犯的立法模式存在“自然人累犯与单位累犯分立模式”和“自然人累犯与单位累犯并立模式”两种可能模式,其中分立模式中又存在完全分立和部分分立两种,建议我国刑法采取自然人累犯与单位累犯并立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 79《刑法》设置的罪名仅 10 8个 ,而 97《刑法》设置的罪名猛增至 413个。若按传统“逐罪讲解”的教学法 ,则每个罪名分不到 2分钟。怎么办 ?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法不能适应新刑法分则教学需要的情况 ,提出了作者的改革思路 :五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